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2020-04-1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方案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方案 正文

为了贯彻教育部和北京市有关文件精神,促进我院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提高生源质量,根据《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及录取工作方案》,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一)坚持按需招生、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规范透明,监督机制健全;
(三)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考生,充分关注考生切身利益。
二、组织机构
(一)学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的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负责制订学院复试录取工作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复试小组进行相应考核工作。
(二)学院成立复试小组,在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面试和实践能力等考核,确定考生面试和实践能力考核的具体内容、评分标准、程序,并具体组织实施。
复试小组由学科负责人担任组长,由复试经验丰富、业务水平高、公道正派并了解招生政策的导师担任成员,成员不少于5人。复试小组成员现场独立评分,评分前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察评价意见。
复试小组指定专人担任心理素质测评人员、外语水平测试人员和秘书,其中秘书负责具体调剂生源资格审查、面试组织等工作。
复试小组对复试导师进行培训,明确招生导师在复试工作中的权利、责任和纪律要求,了解政策、熟悉规则、掌握方法。招生导师全部参与复试工作。
三、调剂工作办法
(一)调剂准备工作
对报考一志愿考生进行复试后,剩余名额由学院通过调剂方式满足招生需求。
对申请同一专业、初试科目完全相同的调剂考生,择优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
(二)调剂生源基本要求
1.须符合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报考条件。
2.初试成绩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在一区的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
3.第一志愿报考专业要与新闻与传播学相同或相近。
4.初试科目与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其中统考科目原则上应当相同。
(三)调剂录取流程
1.开放调剂系统,每次持续时间不低于12个小时,开放关闭调剂服务系统时间提前公布。
2.考生(包括校内调剂考生)网上填报调剂志愿??忌骷林驹杆ㄊ奔洳怀?6小时。
3.36小时内回复考生,是否同意参加复试。
4.考生应在网上12小时内回复同意“参加复试”,否则视为放弃复试资格。
5.考生需按时参加资格审查及复试,并按学院要求进行体检。
6.考生在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调剂平台上查询待录取信息,并在24小时内回复同意“待录取”状态,否则取消“待录取”通知。
7.在研究生信息网调剂平台上同意“待录取”的考生,到学院领取相关材料,办理相关手续。
8.向研究生院上报拟录取名单。
四、复试录取办法
(一)复试准备工作
1.学院对复试工作人员进行政策、业务、纪律等方面的培训,明确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评判规则和评判标准。
2.学院经集体讨论后确定复试及录取方案,包括复试程序、方式、复试成绩计算方法和使用以及其他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公布复试条件与考生名单
1.在不低于教育部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确定本学院各专业复试分数线。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不低于120%。
2.及时在学院网站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资格条件,进入复试考生的姓名、考生编号、初试各科成绩等信息。
(三)考生报考资格审查
对考生的准考证、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对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教育部规定者,不予复试。
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网上报名信息中民族栏应与身份证民族项填写一致,复试时不得更改。
未通过或未完成学历(学籍)审核的考生不列入拟录取名单上报
(四)复试考核方式及内容
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加强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的考核,从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认真考核考生的现实表现。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加大对疑似作弊考生的甄别力度。对弄虚作假及违纪、作弊考生,无论何时核查确定,一律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严肃处理。
1.主要方式
(1)笔试
主要为专业课测试。
笔试科目:新闻传播业务综合测试
参考书目:《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新闻编辑》,《新闻编辑》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7月;《传播学总论(第二版)》,胡正荣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网络传播概论》,雷跃捷等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2)面试。
A.复试小组成员不少于5人。
B.复试小组对考生作答情况进行全程录音录像。
2.面试主要内容
(1)专业素质和能力。包括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外语听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包括:
①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政审在发放录取通知书之前完成);
②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③事业心、责任感、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3.面试分数比例构成
综合素质(A)30分,外语(B)20分,专业基本理论(C)20分,专业基本能力(D)30分。
(五)总成绩核算办法
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总成绩为百分制。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为40%。
1.总成绩=a*折算后的初试成绩+b*笔试成绩+c*面试成绩。其中a=0.4、b=0.1、c=0.5。(注:a、b、c为加权系数,a+b+c=1)
初试成绩以研究生考试总分500分为满分折算成为百分制,折算后的初试成绩=研究生考试的总分*20%。
2.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复试录取工作
复试小组按复试考生总成绩统一排名,从高到低按顺序提出拟录取意见。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根据复试小组意见,在综合考虑考生总成绩排名、诚信考核、思想品德考核、综合素质及身体健康状况的基础上,确定拟录取名单。思想品德考察、诚信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录取。若认为有必要,可对考生再次复试。
录取工作依法?;げ屑部忌暮戏ㄈㄒ?,严格执行国家政策规定,不按单位、行业、地域、学校层次类别等限定生源范围,也不设置其他歧视性条件。
留存所有复试材料,其中评分记录和考生作答情况上交研究生院集中统一保管,任何人不得改动。学院加强复试过程监管,规范复试程序,对复试全程录音录像。
复试时间、地点报研究生院备案。
五、公示
学院将拟录取考生名单,名单包括考生姓名、考生编号、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总成绩等信息,上报给研究生院,由研究生院进行拟录取名单公示。
六、办理录取手续
凡符合报名条件、达到进入复试基本要求的考生,复试合格、体检合格、学校公示无异议并经教育部“研招信息公开平台”检查通过,可予以录取。学校为录取考生打印《录取登记表》,盖章后存入考生的人事档案。
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学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被录取的新生,经考生本人申请和学院、学校同意后可以保留入学资格1至2年,再入学学习。录取为保留入学资格的考生占学院当年的招生计划。
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学院、学校均不承担责任。
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入学时(9月1日前)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者,录取资格无效。
七、同等学力考生加试
对符合复试基本要求的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一门为专业基础课,一门为专业课。
加试考核方式为笔试,加试科目与初试科目不同,难易程度为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
加试工作在复试后一周内进行。
加试科目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八、考生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在复试阶段组织进行。学院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等相关规定,不要求开展乙肝项目检测(简称“乙肝五项”和HBV-DNA检测等),不要求提供乙肝项目检测报告,也不询问是否为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需要评价肝脏功能的,应当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简称转氨酶)项目。
九、工作进度
根据生源情况,设置招生进度时间结点,报研究生院备案。
学院复试录取工作于2019年4月10日前完成。
十、咨询联系方式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办公室
电话:(010)82427107   邮箱:jingjingwu189@126.com
办公地点:北京市海淀区小营东路12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1号办公楼216室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添加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报录比、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研群、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姐微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研真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专业目录、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排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保研、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众号、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beijingxinxikejidaxue/yjsy_25169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