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林华勇

发布时间:2021-10-0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林华勇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林华勇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林华勇 正文


  姓名:林华勇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7年3月
  职称:副教授  学院:中文系  最后学历: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汉语方言语法、现代汉语语法

基本情况

  男,广东廉江人,1977年3月生。现任中山大学(广州)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室副教授。
  1995至1999年、1999年至2002年,就读于南开大学中文系,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
  2002至2005年,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5年7月至2010年6月,任教于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目前主要研究汉语方言语法、现代汉语语法。

开设课程

  本科:汉语方言语法研究(专?。?br />   硕士:现代汉语研究(必修)、中介语理论与偏误分析(专?。?、汉语方言学(专?。?br />
主要论文

  1.“V/A透(了)”格式与谓词的类,《世界汉语教学》2012年第1期(第一作者)
  2.廉江粤语动词后置成分“倒”的来源和发展——从语言接触的角度为切入点,《语言暨语言学》(Language and Linguistics)第十三卷第二期,2012年2月(第二作者,与郭必之合作)
  3.廉江粤语的两种短语重叠式,《中国语文》2011年第4期
  4.廉江粤语的“在”、“走”及相关持续体貌形式,《中国语言学集刊》第四卷第二期,中华书局2011年3月
  5.廉江粤语“来/去”的语法化与功能趋近现象,《中国语文》2010年第6期(第一作者)
  6.廉江粤语中因方言接触产生的语法变异现象,《南方语言学》(二),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第一作者)
  7.“一会儿”的叠用与功能演化,《汉语学报》2009年第3期
  8.广东廉江方言的“子”义语素与小称问题,《语言科学》2008年第6期(第一作者)
  9.广东廉江方言语气助词的功能和类别,《方言》2007年第4期
  10.廉江方言言说义动词“讲”的语法化,《中国语文》2007年第2期(第一作者)
  11.方位成分功能的分化及其演变——以廉江、饶平、栖霞方言为例,(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2007年10月(第一作者)
  12.廉江方言中表尝试与猜测的助词“睇过”——“看”义动词语法化的一项考察,(香港)《中国语文研究》2007年第1期
  13.以“哥”称父等现象的社会语言学视野,(香港)《中国语文通讯》第80期,2006年12月
  14.廉江方言起始体助词“起身”的语法化——兼谈语法化的不一致现象,《语言科学》2006年第4期
  15.广东廉江方言的“将现”体,《语言学论丛》(三十三),商务印书馆2006年6月
  16.广东廉江方言的经历体和重行体——兼谈体貌的区分及谓词的语义作用,(香港)《中国语文研究》2005年第2期
  17.可控副词和非可控副词,《语言研究》2005年第1期
  18.现代汉语副词语义辖域的类型,《南开语言学刊》(五),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19.现代汉语副词研究回顾,《汉语学习》2003年第1期

主持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科青年项目“粤闽客方言接触对粤西粤语语法的影响”(2007,已结项)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粤语体貌研究”(2009)
  高?;究蒲幸滴穹阎猩酱笱嗄杲淌ε嘤钅?ldquo;粤语的多功能语法形式研究”(2011)

学术交流

  2008年10月至12月,香港城市大学语言信息科学研究中心访问副研究员。
  2010年8月16日至24日,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访问研究员。
 

中山大学

添加中山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中山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山大学报录比、中山大学考研群、中山大学学姐微信、中山大学考研真题、中山大学专业目录、中山大学排名、中山大学保研、中山大学公众号、中山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山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山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zhongshandaxue/daoshi_47496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