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导师:苏玉亮

发布时间:2021-10-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导师:苏玉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导师:苏玉亮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导师:苏玉亮 正文


  苏玉亮,男,1970年9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采油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1995年获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5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学位。现任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管理办公室主任。

  一、主要教学经历
  先后给本科生主讲了《渗流力学》、《油藏工程基础》、《油藏工程与采油工艺原理》、《物理化学驱与热力驱采油》、《油层物理及采油》、《石油工程概论》等专业课,编著教材1部,给研究生主讲了《渗流物理》学位课。

  二、科研工作
  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40余项,主要研究领域:低渗油藏驱替机理及开采、注气提高采收率、深水油气田开发等。作为负责人主持的代表项目有:
  1.2008-2010年,国家重大专项,西非深水典型油气田产能评价及高效开发模式研究。
  2.2006-2010年,973子课题,CO2驱的基础数学模型研究。
  3.2006-2008年,中石化,特低渗油藏渗流机理研究。
  4.2010-2011年,横向项目,特低渗透油藏仿水平井开发渗流机理及技术政策界限研究
  5.2010-2011年,横向项目,镇泾油田长8油藏超前注水技术优化研究
  6.2010-2011年,横向项目,三叠系长7储层体积压裂缝网系统优化研究
  7.2010-2011年,横向项目,华庆油田长6油藏井网适应性评价及优化
  8.2010-2011年,横向项目,安塞油田长6油藏人工裂缝与井网加密优化研究
  9.2010-2011年,横向项目,窄河道薄层油藏关键开发技术政策研究。
  10.2009-2010年,横向项目,超低渗透油藏示范区跟踪分析评价
  11.2009-2010年,横向项目,超低渗油藏渗流宏观表征方法研究
  12.2009-2010年,横向项目,镇泾长8油藏渗流机理及有效驱替压力系统研究
  13.2009-2010年,横向项目,大庆低渗透油田水平井开发效果评价及开发技术界限
  14.2008-2009年,横向项目,聚驱后堵调技术政策研究。
  15.2008-2009年,横向项目,超低渗油藏开发方式研究。
  16.2008年,横向项目,高43块稠油油藏水平井注蒸汽开发技术研究。
  17.2007年,横向项目,安塞油田长2底水油藏流入动态研究。
  18.2007-2008年,横向项目,胜坨油田厚油层剩余油分布及堵水技术政策研究
  19.2006年,横向项目,粘弹性稠油驱替特征研究
  20.2006年,横向项目,牛庄未动用史131地区开发模式研究。
  21.2006年,横向项目,长2底水、长6未饱和油藏流入动态与抽汲参数匹配模式研究。
  22.2006年,横向项目,埕岛油田馆陶组老区提液机理研究。
  23.2005年,横向项目,史115沙二10油藏描述及提高开发水平研究。
  24.2005年,横向项目,水平井油藏—井筒系统耦合技术及求解方法研究。
  25.2005年,横向项目,任丘雾迷山油藏驱油机理研究。
  26.2004年,横向项目,埕岛油田馆陶组油水运动规律及开发技术。
  27.2004年,横向项目,白豹长3、虎狼茆长6、麻黄山长2油藏工程研究
  28.2002年,横向项目,庄9、吴410、子午岭超前注水研究。

  三、获奖及发表论文
  在《石油学报》、《化工学报》、《Journal of Hydrodynamics》等国家级或国内影响力较大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有20多篇被EI系统检索。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及校级各级奖励9项。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代表论文论著包括:
  1.油藏驱替机理。石油工业出版社,石油高等院校特色教材,2009,7.独著。
  2.Measurements of Wall Shear Stress in Horizontal Air-Water Bubbly Flows。Flow Measurement and Instrumentation,2010,21.373-381。
  3.特低渗油藏二氧化碳非混相驱油特征。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年,第4期,第56页
  4.低渗透油藏CO2混相驱油机制及影响因素。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版,2011年 第3期
  5.低渗透未饱和油藏产能计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6)
  6.倾斜油藏二氧化碳驱油粘性指进分析,石油钻探技术。2009,37(5)。
  7.非活塞驱替条件下粘性指进的表征及影响因素研究。特种油气藏,2009,16(5)。
  8.特低渗透油藏驱替特征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9增刊I:119-122。
  9.平面非均质性对特低渗透油藏水驱油规律的影响,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9,16(1):69-71。
  10.稠油蒸汽驱热效率影响因素研究,断块油气田。2009,16(2):73-74。
  11.不可逆变形的特低渗透油藏稳定渗流特征。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15(5):78-81。
  12.油藏中渗流与水平井筒内流动的耦合数学模型。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36(6),752-758。EI
  13.黏弹性稠油的松弛特性对其注水开发的影响。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2(2):146-148。EI.
  14.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泡状流进口段壁面切应力?;ぱП?,2006.11。EI
  15.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泡状流壁面切应力预测模型。核动力工程,2006.6。EI
  16.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泡状流壁面切应力的实验测量,实验流体力学,2006,3。EI
  17.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泡状流壁面切应力的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6,V40(5)。EI
  18.人工裂缝对低渗透油田开发的影响研究。钻采工艺,2006,4。
  19.天然裂缝对油藏开采特征的影响,钻采工艺,2006,6。
  20.Chaotic Hydrodynamics in Horizontal Gas-Liquid Bubbly Flow.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2003.2。EI
  21.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泡状流的混沌特征.核科学与工程。2002.2。
  22.变形介质中粘弹性稠油驱替特征.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2.1.EI
  23.变形介质油藏开发特征.石油学报,2000年.2。EI

  通讯地址: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
  联系电话:0532-86981663,0532-86983115
  邮编:266555
  Email:suyuliang@upc.edu.cn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联系方式

添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研分数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报录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研群、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姐微信、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研真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业目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排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保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公众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zhongguoshiyou/daoshi_47716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