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导师:陈卫东

发布时间:2021-10-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导师:陈卫东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导师:陈卫东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诉讼法学导师:陈卫东 正文

 

?个人简介
陈卫东
男,1960年7月生,山东蓬莱人,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刑事诉讼法、司法改革与律师制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讲座教授,CCTV2012年度十大法治人物。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律师业务研究所所长


?教育背景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1998)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1986)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1983)


?研究领域
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律师制度、司法制度等


?社会兼职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刑法学会中国分会副主席,国际证据科学协会理事;受聘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公安部特邀监督员;北京市人民检察院、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公安局专家咨询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山东大学、河北大学、湘潭大学、烟台大学、中国刑警学院、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司法部司法考试命题专家委员,《法制日报》专家顾问团成员。


?荣誉奖励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7)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6)
《模范刑事诉讼法典》:司法部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6)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第一届应用法学研究有奖征文一等奖
《论集中审理原则与合议庭功能的强化》: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中国律师学》: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3)
《司法改革十年检讨》:《人民检察》优秀文章二等奖(2002)
《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以公诉权为核心的分析》:全国第五节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二等奖(2002)
第二届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
北京市优秀青年法学家(1999)


?代表性成果
著作类:
《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刑事诉讼法(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原理与案例教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刑事二审开庭程序研究》(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刑事审前程序与人权保障》(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中欧遏制酷刑比较研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刑事审前程序与人权保障》(主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律师学(第三版)》(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法律文书写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法律文书写作》(21世纪远程教育精品教材?法学系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007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解析》(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刑事诉讼法》(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2006年修订版(第二卷)刑事诉讼法部分》,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中国律师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程序正义之路》(第一、二卷)(独著),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模范刑事诉讼法典》(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刑事诉讼法案例分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诉讼法理论与实践》(2005年卷),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律师执业概论》(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2005年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羁押制度与人权保障》(专著),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证据法学》(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刑事二审开庭程序研究》(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刑事审前程序研究》(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刑事诉讼法学》(十五规划教材,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国刑事法院诉讼程序》(译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对策研究》(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调研报告》(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审判监督程序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律师学》(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腐败控制论》,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律师制度原理》(参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香港三联书店有限公司1997年版
《刑事二审程序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7年版
《司法文书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新刑事诉讼法通论》(主编),法律出版社1996年4月版
《自诉案件审判程序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检察监督职能论》,群众出版社1989年版
论文类:
《刑事诉讼程序意义上的“犯罪”定义》,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
《完善职务犯罪侦查体制的两个维度》,载《法学论坛》2008年第4期
《我国证据能力制度的反思与完善》,载《证据科学》2008年第1期
《刑事诉讼法治视阈中的理论新探索》,载《法学家》2008年第1期
《分而治之:一种完善死刑案件证明标准的思路》,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期
《刑事诉讼法证据制度修改的宏观思考》,载《法学家》2007年第4期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难点》,载《刑事诉讼前沿研究》2007年第6期
《严格司法程序 维护公平正义》,载《求是》2007年第4期
《刑事程序法治进程中的理论新进展》,载《法学家》2007年第1期
《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遏制刑讯逼供》,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2期
《我国刑事庭审中交叉询问规则之重构》,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22期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几个基本问题》,载《中国法律(香港)》2007年第5期
《我国台湾地区刑事诉讼法的改革与发展动向》,载《人民司法》2007年第17期
《关于〈律师法〉修改的几个问题》,载《律师与法制》2007年第1期
《欧洲三国反酷刑的经验及其启示》,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5期
《刑事二审程序中检察机关的职能与地位》,载《法学杂志》2007年第1期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载《人民司法》2006年第22期
《关注法律修改 完善诉讼程序》,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期
《对酷刑“酷”起来-“反酷刑公约及附加议定书”国际研讨会述要》,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0期
《我国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障碍透视与建议》,载《法律适用》2006年第6期
《检察一体与检察官独立》,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1期
《“中欧‘反酷刑公约及附加议定书’国际研讨会”综述》,载《人权》2006年第5期
《强化证据意识,是避免错案的关键》,载《法学》2005年第5期
《探讨刑事诉讼法修改 关注司法改革》,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期
《关于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的几点意见》,载《环球法律评论》2006年第5期
《论法治理念下的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7期
《不仅仅是收回》,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5期
《佘祥林案的程序法分析》,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5期
《人权理念映照下的刑事司法改革》,载《法学家》2005年第4期
《检察官的角色》,载《法学论坛》2005年第4期
《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基本理念》,载《人民司法》2005年第5期
《关于律师法修改的几个问题》,载《中国司法》2005年第1期
《英国保释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人民检察》2003年第3期
《集中审理原则与合议庭功能的强化》,《中国法学》2003年第1期
《从建立有罪答辩制度到引入辩诉交易——论美国辩诉交易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6期
《司法官遴选制度探微》,《法学论坛》2002年3期
《我国检察权的反思与重构》,《法学研究》2002年2期
《司法改革十年检讨》,《人民检察》2002年3期
《以法官独立为核心推动我国法官制度的现代化》,《人民司法》2002年2期
《刑事庭审查程序改革研究》,《诉讼法学研究》2002年2月
《如何保障法官的真正独立》,《诉讼法学研究》2001年12月
《公正与效率——刑事审判的两个目标》,《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5期
《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刑事司法制度的创立、发展及其完善》,《法学家》2001年第3期
《论侦查权的司法控制》,载于《政法论坛》2000年第6期
《我国公诉方式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正》,《法学研究》2000年第4期
《刑事再审一审终审制之改造》,《法学家》2000年第4期
《刑事诉讼中的司法资源配置》,载于《中国法学》2000年第1期
《刑事申诉制度改革研究》,载于《法学家》1999年第4期
《被告人诉讼权利与程序救济论纲》,载于《中外法学》1999年第第3期
《实然与应然——侦检权是否属于司法权的思考》,载于《法学》1999年第6期
《侦检一体化模式研究》,载于《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
《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现状及存废的思考》,《中国法学》1998年第5期
《正当程序的简易化与简易程序的正当化》,载于《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
《我国刑事诉讼中法官司法调查权的变化》,《法学评论》1998年第2期
《论不起诉制度》,《中国法学》1997年第1期
《论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法学家》1996年第5期
《论立案管辖的立法完善》,《政法论坛》1996年第2期


?代表性项目
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建立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美国律师协会项目
中欧合作反酷刑,欧盟项目
国家司法考试题库研究与建设,司法部委托项目
模范刑事诉讼法典,福特基金会项目
刑诉法修改,欧盟项目
保释制度改革试点,耶鲁大学项目
辩护律师权利保障与证据开示制度研究,英国使馆项目
刑事诉讼法配套项目,福特基金会项目
刑事审前程序中的人权保障问题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刑事审判监督程序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联系方式

添加中国人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分数线、中国人民大学报录比、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群、中国人民大学学姐微信、中国人民大学考研真题、中国人民大学专业目录、中国人民大学排名、中国人民大学保研、中国人民大学公众号、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人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中国人民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zhongguorenmindaxue/daoshi_477499.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