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招生简章

发布时间:2021-07-0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添加中国传媒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越考保研”,关注[越考保研]微信公众号,在越考保研微信号输入[中国传媒大学保研夏令营条件、中国传媒大学保研加分细则、中国传媒大学保研群、中国传媒大学保研学姐微信、中国传媒大学保研真题、中国传媒大学夏令营2022]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传媒大学保研信息和免费资源。
回复[夏令营信息][保研去向][保研来源][入营名单]即可查看蕞新蕞全的保研数据。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招生简章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招生简章 正文

中国传媒大学外语学科创办迄今已有 60 年历史,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的前身即为北京广播学院建校之初的三大系之一——外语系。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现有22 个本科专业,其中 19 个非通用语专业,部分语种专业全国率先创办,现拥有 1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语种群。学院现有 1 个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1 个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MTI)以及 1 个跨文化研究国际硕(博)士项目。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为教育部国家外语非通用语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并与中央电视台、中国电影集团(译制中心)建设双向人才培养(实验)基地,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建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商务部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交流中心共建校外实习基地,与广东广播电视台共建专业人才双向培养基地,另还建有国际化青年培养基地 2 个,每年选派学生赴基地实习实践,参加国际交流项目。全国话语语言学研究会秘书处和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影视译制与传播委员会也设在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学院现有巴基斯坦研究中心、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坦桑尼亚研究中心等三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问题研究中心,以及中国传媒大学葡萄牙语中心、西班牙安达卢西亚文化中心。
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与 20 多所海外高校保持或建立“3+1”合作关系,对外交流频繁。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现有本科生 700 余名,硕士生 100 余人,国际硕(博)士生 15 人。研究生通过担任国际会议翻译、参加国际课程、海外留学游学、海外实习实践等形式开展国际交流。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 112 人,其中教授 10 人,副教授 33 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 46 人,博士在读 15 人,1 人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44 人为硕士生导师。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师科研成果丰硕,业界经验丰富。近年来学院教师每年均有入选国家社科项目或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翻译影视及文学作品《2012》《唐山大地震》《饥饿游戏》《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为中央主流媒体承担大量新闻编译工作和重大新闻同传工作

学院语言学风浓厚、传媒特色鲜明、实践育人底色深厚,承担了多项国家任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大批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扎实的语言基本功、通晓国际规则和鲜明传媒特色的优秀外语人才,他们中间有知名记者、著名主持人和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央电视台台长、中国银行董事以及将军、大使等,多人获得“韬奋新闻奖”、“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中国新闻奖”、“金话筒奖”、“国家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 等。知名校友有陈鲁豫、陈晓楠、段暄、朱华、王冠等。中国首个战地记者、1945 年在“密苏里号”见证和报道日本无条件投降仪式的黎秀石后曾长期在我院任教。
我校承担着“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国家使命和服务文化传媒产业的行业任务。作为外国语言文化研究与传播重镇,近两年来,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教师参加党的十九大报告等翻译工作,师生参与国家发改委的“一带一路”国际传播力监测项目、文化和旅游部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和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影片翻译,学生服务访问坦桑尼亚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世园会、亚洲文明对话并参加世界青年大会、中俄媒体交流年活动等。
2019、2020 届我院硕士研究生就业率近 90%,其中 MTI 专硕近 80%在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语文出版社、纽约时报、今日头条、中视前卫、中影集团等传媒和教育相关行业或岗位就业,学硕近 80%在外交部、商务部、外研社、广外等政府机关、科教单位以及新华社、中国日报和北京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等传媒行业工作。

一、夏令营时间安排及招生专业

 
本次夏令营报名时间为 2021年6月 25 日至6月 30 日,夏令营举办时间为 2021 年7月 13 日至7月 14 日,本次夏令营招生专业如下表:
 


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
专业代
学术型/专业型 全日制/非全日制
 
英语笔译
01 影视翻译  
055101
专业型 全日制
  02 新闻翻译      
日语口译 00 不区分研究方向 055106 专业型 全日制

 

二、申请条件

 
1.全国各高校 2022 年应届毕业生(985 和 211 高校优先考虑)。

 

2.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身心健康。
3. 学习成绩优秀,本科前 5 学期总评成绩(绩点)排名在该校本专业同年级前 20%
之内,且有望获得 2022 年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
4. 外国语成绩须通过大学英语六级水平考试(425 分以上[含 425 分])(或英语专业四级或其他语种相应等级)。
5.申请专业与本科就读专业相同或相近,如语言类、跨文化传播类等,或为外语类院校本科专业,或具有翻译资格证书、在涉外大型活动会议中有工作经历、在媒体与跨文化传播领域有较长时间的实习经历者(以上三项条件至少满足两项)。
6.对于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如有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著作、专利
等),申请条件可适当放宽。申请人须提交申请及证明材料,经招生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通过后,报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特别提示:本次夏令营也面向本校学生开放。
 

三、申请材料

 
1.《中国传媒大学 2021 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表》,须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公章。
2.本人第二代(或第三代)居民身份证扫描件,身份证正反两面信息均须清晰, 且正反面需扫描在一页纸上。
3.本科阶段前 5 学期成绩单,须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或院系公章。
4.大学英语水平考试成绩单或其他能证明本人外语水平的正式成绩证明。
5.个人陈述。
6.其他证明材料,如获奖证书、发表的论文或著作、获批的专利等。
7.翻译证书、相关工作实习证明等(非必须项)。
8.诚信考试承诺书。
请严格按照《中国传媒大学 2021 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材料汇总表》要求的格式将各类材料的电子版整合为一个 PDF 文档,文件命名为“姓名-申请专业所在的学院
-申请专业名称”。
 

四、申请程序

 

1.申请人通过“中国传媒大学夏令营报名系统”报名,并将《中国传媒大学 2021 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申请材料汇总表》PDF 文档上传至报名系统。
2.我院将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综合评审,确定夏令营录取名单。录取名单由我院直接通知本人(以电话、微信、短信或电子邮件等方式)。届时未接到录取通知的同学即为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3.被录取的学生须准备好纸版原件以供随时核对,如发现弄虚作假者即取消夏令营录取资格。
 

五、活动安排

 
本次夏令营拟以网络形式开展相关活动,内容包括工作坊、课程体验等。具体日程安排如下表。
 

时间

活动内容

 
7月 13 日

上午

云端开营式 云参观

下午

云端学术讲座

 
7月 14 日

上午

工作坊(面试、外语口试)

下午

工作坊(面试、外语口试)

注:本日程为拟定计划,具体安排可能会适当调整。
 

六、考核评优

 
夏令营活动期间将采取多种方式对营员进行全面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外国语水平测试、专业水平测试。根据考核成绩评出“优秀营员”。我校将对优秀营员提供以下奖励政策:
1. “优秀营员”如获得就读学校 2022 年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并申请中国传媒大学推免生(须与“优秀营员”公示的招生单位、专业相同),可直接拟录取为我校2022 级硕士研究生。
2. “优秀营员”如未获得就读学校 2022 年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但在 2022 年全国研究生入学统考中报考我校(须与“优秀营员”公示的招生单位、专业相同),达到复试分数线后,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七、其他事项

 

1.每名申请人限报一个招生单位、一个专业。
2.自愿放弃入营资格请提前告知。
3.未尽事宜将不定期在中传研招办或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官方网站公布,请密切关注。

八、联系方式

培养单位网址:http://sis.cuc.edu.cn 邮箱:cucsis@126.com
联系人:赵老师
 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2021年6 月

中国传媒大学

添加中国传媒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越考保研”,关注【越考保研】微信公众号,在保研喵微信号输入【中国传媒大学保研夏令营条件、中国传媒大学保研加分细则、中国传媒大学保研群、中国传媒大学保研学姐微信、中国传媒大学保研真题、中国传媒大学夏令营】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传媒大学保研信息和免费资源。
回复【夏令营信息】【保研去向】【保研来源】【入营名单】即可查看蕞新蕞全的保研数据。
中国传媒大学保研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zhongguochuanmeidaxue/byxly_44975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