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中国哲学考研

发布时间:2019-09-11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浙江大学中国哲学考研

浙江大学中国哲学考研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浙江大学中国哲学考研 正文

浙江大学中国哲学考研考试科目

一级学科代码 一级学科名称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复试办法及内容 备注
010102 ▲中国哲学 01先秦儒家哲学;02魏晋玄学; 03宋明理学;04中国佛教哲学; 05道家道教哲学;06中国近现代 哲学与比较哲学 ①101政治②201英语一或202 俄或203日或241德或242法③ 705哲学进展④807中西哲学 史 面试加笔试 笔试科目: 中国哲学 按哲学一级学科统一分组复试录取。705哲学进展试卷含 甲、乙、丙、丁四组题,本专业考生限选乙组题作答; 807中西哲学史试卷含甲、乙两组题,本专业考生限选甲 组题作答??际运得髑氩渭苎低荆篽ttp: //www. ch. zju. edu.cn/phil/

浙江大学中国哲学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册) 冯契 上海人民出版社
《西方哲学简史》 赵敦华 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 赵家祥 北京大学出版社

浙江大学中国哲学考研专业排名

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北京大学 A+
2 复旦大学 A+
3 中国人民大学 A
4 南京大学 A
5 北京师范大学 A-
6 吉林大学 A-
7 武汉大学 A-
8 中山大学 A-
9 清华大学 B+
10 南开大学 B+
11 黑龙江大学 B+
12 华东师范大学 B+
13 东南大学 B+
14 浙江大学 B+
15 山东大学 B+
16 华中科技大学 B+
17 中央民族大学 B
18 山西大学 B
19 东北大学 B
20 同济大学 B
21 南京师范大学 B
22 厦门大学 B
23 湖南师范大学 B
24 四川大学 B
25 陕西师范大学 B
26 辽宁大学 B-
27 大连理工大学 B-
28 上海师范大学 B-
29 苏州大学 B-
30 中南大学 B-

浙江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经验

1. 中国哲学史的经验分享
这门课最主要的参考书就是董平老师的《中国哲学教程》。董老师这本书结构非常清晰,哲学阐释的用语上没有袭用很多西哲、马哲的词汇,书中的很多观点也已经参考了学界(特别是现代新儒家)最新的研究成果,篇幅也不长,我觉得就我目前的认知来看,确实是入门中哲史最好的书了。这本书要老老实实的,一节一节的把笔记做下来,记忆背诵也主要以这本书为准。(注意,我这里针对的是考浙大中哲的考生,其他学校的中哲考生并不能简单的以这本书为背诵应试的准则。)
但董老师的书并非完美,不完美的地方在于,有很多地方讲的过于笼统,背下来应付考试可以,但读者可能并不能真正理解有些地方的思想。那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第二套书来帮助我们理解中哲中的理论,我推荐的是劳思光先生四卷本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劳先生这套书的特点是脑子非常清楚。对,就是脑子非常清楚,再复杂的中哲理论,他都能用他清晰的理性思维指出它的观点,抓住它的内核。比如说老子的“道”到底是什么,很多书说的很复杂,“道”来“道”去,好像是个很玄的很难理解的东西。劳思光先生就说,老子的“道”很简单,它起源于观变思常,这个概念表示的是一种“不变的规律”。那这个规律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反”,包括相反相成和循环往复两个基本意思。一页篇幅的内容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刘述先先生说劳思光的特点是“清而要”,概括得很准确。另外说一下,劳先生的书在港台及海外的影响比较大,可以说,就是他们的教学用书。熟悉劳书,也可以帮助我们以后与港台、海外的学者交流。
好,对于应付初试来说,其实上面两套书就够了。但如果你想在应付初试的同时也顾及到复试,希望自己在面对复试的时候有自信,不手忙脚乱,那下面的书也可以在复习时一同参看。
首先是陈荣捷先生的《中国哲学文献选编》,这本书把中国历代哲学家的经典文本都挑出来,方便读者一下子抓住他们各自精彩的地方,而且从古到今,从《尚书》到熊十力,非常全面。阅读这本书就是一个熟悉中哲原著的过程。熟悉原著为什么重要?一是因为复试的笔试有文言白文标点,所以考生要熟悉文言文,特别是以哲学为内容的文言文;二是因为复试面试时,老师很关心你已经看了多少中哲原著了。如果你说看过这本书,那说明中哲精华的原著你都已经过目过一遍。
其次我推荐葛兆光先生的《中国思想史》。思想史和哲学史不同的地方在于,哲学史关注的是哲学家本人,比如孔子本人的哲学理论是怎么样的,而思想史更关注这一种理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简单说,阅读这套书能帮助你了解一种哲学思想产生的前因后果,了解一种哲学生发的社会土壤和思想土壤是什么。这套书一共三本,导论篇不用看,直接看上篇和下篇就好。
再之后就是推荐看一些全本的中哲原著了,按照重要顺序,越前面的说明越重要,排列如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周易》、《老子》、《庄子》、《韩非子》、《心经》、《六祖坛经》、《近思录》、《传习录》、《荀子》、《墨子》。
如果上面这些书你都看了,这一科目肯定是稳了。
另外要说一套不推荐的书,就是冯达文和郭齐勇两位老师编的《新编中国哲学史》,这套书编者太庞杂,文风不统一,看起来累,而且袭用很多的西哲和马哲词汇,所以并不推荐。但这套书的近现代部分是可以看的,但这不是为了“中国哲学史”这一科目,而是为了“哲学进展”这一科目。
2. 哲学进展的经验分享
这一科目如果要复习得全面,并不容易,因为就我自己目力所及,没有一本参考书能大致包容所有有可能考到的哲学家。我先把这一科目有可能考到的哲学家列出来,这是我研究近些年真题之后做出的一个总结。这一科目可能考到的人,以出生先后顺序排列如下:张之洞、康有为、谭嗣同、孙中山、章太炎、马一浮、熊十力、太虚法师、胡适、梁漱溟、金岳霖、冯友兰、方东美、贺麟、徐复观、唐君毅、牟宗三、张岱年、冯契、劳思光、李泽厚。如果想准备地更周全一些,还包括傅伟勋、刘述先、成中英、杜维明(这四个人我自己也只是列了出来,没有准备)。
这一科目针对初试的参考书,我先推荐两本,一本是上面提到的冯达文、郭齐勇的《新编中国哲学史》。注意,只看近现代部分。这一部分大概写到冯友兰、贺麟、金岳霖几个人为止。剩下的人可以通过另外一本书掌握,即张岱年主编的《中国哲学大辞典》。这本辞典的近现代部分里有很多上面列举哲学家的词条、哲学主要理论的词条,背下来,应付初试也足够了。
但是,问题是,如果你不理解这些哲学家的理论,而只是背别人总结的该哲学家的思想,一来很难背,二来复试的时候就不管用了。所以,如果你要追求理解这些哲学家的思想,我采用的办法是,去图书馆找其他学者研究该哲学家的专论。比如牟宗三,就可以通过颜炳罡老师的《整合与重铸:牟宗三哲学思想研究》来了解。这些专论的书不用看的太仔细,只要抓住该哲学家最主要的哲学创见,看清楚,理解下来就够了。但要说的是,这样一个一个哲学家专著看下来,也是比较累人的,当时我整理这部分,大概花了3个月的时间。
好了,到这里,如果你还有余力,想在这一科目上,也同时兼顾复试准备,看一些原著的话,我推荐下面几部书看完就很稳了。牟宗三的《中国哲学十九讲》、《才性与玄理》、《佛性与般若》、《心体与性体》综论部和唐君毅的《中国哲学原论》
浙江大学

添加浙江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浙江大学考研分数线、浙江大学报录比、浙江大学考研群、浙江大学学姐微信、浙江大学考研真题、浙江大学专业目录、浙江大学排名、浙江大学保研、浙江大学公众号、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浙江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浙江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zhejiangdaxue/zhuanye_22464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