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导师:吴建营

发布时间:2021-10-0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导师:吴建营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导师:吴建营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导师:吴建营 正文


  姓名:吴建营
  性别:男
  所在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职称职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个人简介:
  吴建营,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7年6月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市;
  2004年6月毕业于同济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4年7月至2010年10月于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任教,期间于2009年02月至2009年11月赴美国西北大学(Northwestern University)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从事访问交流和合作研究;
  2010年11月调至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高性能建筑结构与材料研究所工作。
  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获得者,研究成果作为结构非线性分析推荐混凝土本构关系已被纳入最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1)》;
  现任中国建筑学会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和《振动与冲击》等杂志特约审稿人,并与美国和欧洲多位知名教授保持密切的合作关系。

  主要研究方向:
  1.准脆性材料(混凝土、复合材料等)的非线性本构建模理论(损伤力学、微平面理论、数值混凝土方法等);
  2.准脆性材料和结构计算破坏力学:弥散/离散/嵌入裂缝模型、扩展有限元方法(X-FEM)等;
  3.准脆性材料和结构极端环境下(火灾、腐蚀等)和全寿命周期的多尺度和多物理场分析方法;
  4.复杂结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以及地震、爆炸冲击等作用下的结构渐变破坏/倒塌分析;
  5.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FEAP等)的用户自定义材料和自定义单元二次开发。

  主要在研科研项目:
  1.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自主研究项目(项目名称:火灾全过程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与结构整体行为及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2008ZA10;项目研究年限:2009.01~2012.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基于改进混合物理论的混凝土新型微平面模型;项目批准号:51008130;项目研究年限:2011.01~2013.12)

  代表性论文:
  目前已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SCI收录论文6篇(含浙江大学TOP期刊5篇,最高影响因子2.211;单篇论文被web of science论文引用最高次数35次)。15篇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如下:
  1.Wu, J.Y., 2011.Unified analysis of enriched finite elements for modeling cohesive cracks.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doi: 10.1016/j.cma.2011.05.008.
  2.Wu, J.Y., and Xu S.L., 2011.An augmented multicrack elastoplastic damage model for tensile crack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doi: 10.1016/j.ijsolstr.2011.05.001.
  3.Wu, J.Y., 2009.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microplane theory.Mechanics of Materials, 41(2): 87-105.
  4.Wu, J.Y.and Li, J., 2008.On the mathematical and thermodynamical descriptions of strain equivalence based anisotropic damage model.Mechanics of Materials, 40(4/5): 377-400.
  5.Wu, J.Y.and Li, J., 2007.Unified plastic-damage model for concrete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dynamic nonlinear analysis of structures.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25(5): 519-540.
  6.Wu, J.Y., Li, J.and Faria, R., 2006.An energy release rate-based plastic-damage model for concret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43(3-4): 583-612.
  7.吴建营,2009.热力学相容的混凝土各向异性单边损伤模型.力学学报, 41(5): 696-707.
  8.吴建营、李杰,2009.混凝土各项异性损伤模型的数学和热力学表述.工程力学, 26(增II): 13.
  9.吴建营, 2007.张量和张量率的投影算子.计算力学学报, 24(4): 519-523.
  10.吴建营, 李杰, 2006.考虑应变率效应的混凝土弹塑性动力损伤本构模型.同济大学学报, 34(11): 1427-1430.
  11.吴建营, 李杰, 2006.反映阻尼影响的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工程力学, 23(11): 116-121.
  12.吴建营, 李杰, 2005.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统一模型.建筑科学与工程, 22(4): 15-21.
  13.李杰, 吴建营, 2005.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I:基本公式.土木工程学报, 38(9): 14-20.
  14.吴建营, 李杰, 2005.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研究II:数值计算和试验验证.土木工程学报, 38 (9): 21-27.
  15.吴建营, 李杰, 2004.混凝土的连续损伤模型和弥散裂缝模型,同济大学学报,32(11): 1428-1432.

  主要奖励和荣誉:
  1.迄今为止,论文An energy release rate-based plastic-damage model for concrete (Wu et al., 2006.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43(3-4): 583-612.)已经被Elsevier Scopus索引论文引用45次,被web of science索引论文引用35次,被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杂志评为近5年来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
  2.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基于损伤能释放率的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及其在结构非线性分析中的应用”。
  3.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大会特邀报告:混凝土各向异性损伤模型的数学和热力学表述。
  4.发明专利“钢拱混凝土简支梁”(专利号:ZL 2004 1 0051328.2,吴波、吴建营)。
  5.第9届全国混凝土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优秀青年论文二等奖。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浙江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浙江大学考研分数线、浙江大学报录比、浙江大学考研群、浙江大学学姐微信、浙江大学考研真题、浙江大学专业目录、浙江大学排名、浙江大学保研、浙江大学公众号、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浙江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浙江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浙江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zhejiangdaxue/daoshi_48094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