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招生目录

Add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学姐微信为你答疑

【考研派 okaoyan.com】 为大家提供202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招生目录相关资讯,以下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招生目录和招生简章,在这里你可以了解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招生目录的专业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报考要求。具体请下载附件,查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研专业目录。

点击下载:2022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点击下载:2021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202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是广大考研学子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招生专业目录包含了招生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学习方式等具体信息,以下是考研派为大家整理的202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点击下列链接即可查看:202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https://img.zhinengdayi.com/imgServer/2020-09-29/1ejc0dp2v.pdf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目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0403人,国际学生943人。
 
  学校拥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33个一级学科硕
 
  士点,其中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一级学科16个;有15种专业学位授予权。
 
  2021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覆盖8大学科门类;同时可在应用统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法律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14类别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我校研究生。
 
  一、招生专业及招生人数
 
  1.2021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3000人左右,其中拟接收推免生人数1000人左右(以实际接收推免生为准,将在10月底公布,推免生报名及录取有关事宜推免生章程及推免生专业目录),各专业具体招生人数见招生专业目录。此外,我校2021年拟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50人左右
 
 ?。ㄆ渲?0个计划数用于土地资源管理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其他少骨计划数均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非全日制专业拟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41人。拟在50个学科、专业中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
 
  1300余人。其中34个学科按一级学科招生(学科代码后两位为“00”);6个为
 
  自设二级学科(学科代码第5位为“Z”)。
 
  2.拟在12个类别(其中工程专业学位5个类别)中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
 
  生1400余人。
 
  3.拟主要在9个类别(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土木水
 
  利、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翻译硕士)和2个学术学位专业
 
 ?。ㄗ试床稻?、控制科学与工程)中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480人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4.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给我校的2021年招生计划为准,招生计划可能有增减,专项计划单列。
 
  二、学习形式及学制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均实行3年学制。
 
  非全日制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3-5年。
 
  三、报考条件
 
 ?。ㄒ唬┍渭铀妒垦芯可猩际缘娜嗽?,须符合以下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俟页腥涎Ю挠毂究票弦瞪ê胀ǜ咝?、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忌既〉蹦耆胙埃ň咛迤谙抻烧猩ノ还娑ǎ┍匦肴〉霉页腥系谋究票弦抵な?,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诰哂泄页腥系拇笱П究票弦笛Ю娜嗽?。
 
 ?、刍竦霉页腥系母咧案咦ū弦笛Ю舐?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芤鸦袼妒?、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在境外获得学位或学历证书的考生在资格审查时必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认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5.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截止规定日期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ǘ┍渭右韵伦ㄒ笛蝗妒垦芯可猩际缘?,按下列规定执行。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
 
  条件:
 
 ?、俜系冢ㄒ唬┨踔械母飨钜?。
 
 ?、诒记八ёㄒ滴欠ㄑёㄒ担ㄆ胀ǜ叩妊1究谱ㄒ的柯挤ㄑ爬嘀械姆ㄑЮ嘧ㄒ礫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俜系冢ㄒ唬┨踔械母飨钜?。
 
 ?、诒记八ёㄒ滴ㄑёㄒ担ń銎胀ǜ叩妊1究谱ㄒ的柯挤ㄑ爬嘀械姆ㄑЮ嘧ㄒ礫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俜系冢ㄒ唬┨踔械?、2、3各项的要求。
 
 ?、诖笱П究票弦岛笥?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
 
  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ㄈ┍渭拥ザ揽际缘娜嗽?,须符合下列条件:
 
  报考资格须经我校审核同意,申请材料(申请表格从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下载),请于2020年10月10日前交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单考生必须选择我校报考点报名、考试。单考生报考须符合下列条件:
 
 ?、俜希ㄒ唬┲械?、2、3各项的要求。
 
 ?、谌〉霉页腥系拇笱П究蒲Ю罅ぷ鳎茨暌陨?,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本校教职工不允许报考本校单独考试。
 
 ?。ㄋ模?ldquo;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按教育部相关文件执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忌庇Φ毖≡裉畋ㄍ艘鄞笱勘ㄏ罴苹?,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ㄎ澹┛忌既诽钚幢救怂芙背颓榭?,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忌Φ卑匆笞既诽钚锤鋈送媳畔⒉⑻峁┱媸挡牧???忌蛲ㄐ畔⑻钚创砦?、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考试科目及复习参考
 
 ?。ㄒ唬└髯ㄒ党跏跃咛蹇颇棵萍按肭氩樵恼猩ㄒ的柯?。
 
 ?。ǘ┑タ忌际钥颇坑胪ㄒ低晨忌嗤?,具体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以准考证为准。
 
 ?。ㄈ└词院屯妊Я邮钥颇壳氲轿倚Q芯可猩畔⑼蚋髡猩г?/div>
 
 ?。ú?、所、实验室、中心)网站查询。
 
 ?。ㄋ模┟饧翱际源蟾?/div>
 
  1.国家统考或联考科目复习请参考教育部考试中心或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考试大纲。其中下列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101-思想政治理论、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04-英语二、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
 
 ?。ǚㄑВ?、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其中下列科目由我校自行命题:211-翻译硕士英语、333-教育综合、346-体育综合、357-英语翻译基础、432-统计学、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2.其他考试科目均由我校公布考试大纲并命题??际源蟾偾氪游倚M静榭?。根据教育部规定,我校不指定具体参考书目和参考资料,不举办自命题科目辅导班。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不办理购书业务。
 
  五、收费及奖助体系
 
 ?。ㄒ唬┙敝逑?/div>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享受学业奖学金和助学金(定向生除外):
 
  1.学业奖学金:硕士生一等学业奖学金8000元/人.年,二等学业奖学金4000元/人.年。所有推免硕士生第一年享受硕士生一等奖学金;统考硕士生一等、二等学业奖学金分别占80%、20%(非重点学科为70%、30%)。新生录取时根据入学考试初复试总评成绩评定,以后每年根据学习成绩、科研表现情况动态评定。
 
  2.国家奖学金:根据国家下达指标评选,每年评选约120人,奖金20000元/人。
 
  3.国家助学金: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生全部享受6000元/年的助学金(按月发放)。
 
  4.专项奖学金:学校设有研究生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在社会活动、学术活动、学习成绩、科技成果等方面获得突出成绩的研究生。
 
  5.学校学业助学金:学校自2017年起,为博士生、硕博连读硕士生设置学校学业助学金。学校学业助学金分为三等,学校投入部分为15000元—8000元/生/年,导师配套部分根据学科差异在每个等次中分为A、B两类,配套额度为16000元—2000元/生/年。
 
  6.研究生同学可以申请“助教”、“助管”、“助研”岗位。“助教”和“助管”岗位由学校设置并发放津贴,根据工作时间,每个岗位每学期最长可聘用和发放5个月,合计1500元/岗/学期。“助研”岗位由导师(项目负责人)设置,助
 
  研津贴从科研经费中支出,按研究生实际工作表现和时间发放,每学期最多发放5个月。2019-2020学年,“三助”岗位聘用人次约占全体在校研究生的72.9%。
 
  7.由社会力量在学校设有王大纯创新奖学金、赵鹏大奖学金、信才奖学金、无锡金帆奖学金、爱贝尔奖学金、华狮化工奖学金、贝乐外语之星奖学金等供研究生申请。
 
  8.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在入学前先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或到校报到后办理新生校园地助学贷款。更多生源地贷款信息可登录国家开发银行官网进行查询。学校设有完备的助学体系,新生入学的“绿色通道”是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入学新生开通的特殊通道,使经济压力较重的新生能够暂缓缴纳学费,确保所有新生顺利入学。
 
 ?。ǘ┭Х驯曜?/div>
 
  1.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生:学术学位硕士各专业学费为8000元/人.年;工程硕士各专业8000元/人.年,翻译硕士12000元/人.年,艺术硕士16000元/人.年,其他专业学位硕士10000元/人.年。
 
  2.全日制定向硕士生:学费2.2万元/人.年。
 
  3.非全日制硕士生:公共管理硕士学费1.8万元/人.年;会计硕士3.5万元/人.
 
  年;工商管理硕士10万元/人(前两年4万元/人,第三年2万元/人);其他均
 
  为1.8万元/人.年。收费标准以最终相关部门文件为准。
 
  六、信息与服务
 
  1.我校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如因名额所限,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不能在其报考专业录取,我校将依据相关政策尽量协助考生调剂。
 
  2.对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地质类艰苦专业和志愿到西部地区就业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及成绩查询、复试名单、录取查询等均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zhinengdayi.com/cugyz)进行,我校研招微信平台也可查询有关信息,不再向考生寄送纸质成绩单、复试通知书等,请考生注意经常登录网站查询有关信息。
 
  七、其他
 
  报名考试现场确认及考试时间等相关信息以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布为准。
 
  八、咨询、监督与申诉渠道
 
  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对考生申诉有关问题按照规定及时处理,保证各级投诉、申诉渠道畅通。
 
  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电话:027-67885153,邮箱:yzb@cug.edu.cn。
单位名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单位代码:1049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 388 号 邮政编码:430074
联系部门: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郑老师、王老师
网址:http://zhinengdayi.com/cugyz 电话/传真:027-67885153
电子信箱:yzb@cug.edu.cn 微信公众号:cugyzb


添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研分数线、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报录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研群、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姐微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研真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业目录、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排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保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众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研信息或资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202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招生目录 全文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国地质大学位于武汉东湖之畔,南望山麓,学校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学科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门类,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目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10403人,国际学生943人。
    学校拥有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其中国家重点一级学科2个,省部级重点一级学科16个;有15种专业学位授予权。
    2021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覆盖8大学科门类;同时可在应用统计硕士、资产评估硕士、法律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艺术硕士14类别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报考我校研究生。
    一、招生专业及招生人数
    1.2021年我校拟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约3000人左右,其中拟接收推免生人数1000人左右(以实际接收推免生为准,将在10月底公布,推免生报名及录取有关事宜推免生章程及推免生专业目录),各专业具体招生人数见招生专业目录。此外,我校2021年拟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50人左右(其中10个计划数用于土地资源管理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其他少骨计划数均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非全日制专业拟招收“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硕士研究生41人。拟在50个学科、专业中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其中34个学科按一级学科招生(学科代码后两位为“00”);6个为自设二级学科(学科代码第5位为“Z”)。
    2.拟在12个类别(其中工程专业学位5个类别)中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1400余人。
    3.拟主要在9个类别(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会计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翻译硕士)和2个学术学位专业(资源产业经济、控制科学与工程)中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480人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4.实际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给我校的2021年招生计划为准,招生计划可能有增减,专项计划单列。
    二、学习形式及学制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及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均实行3年学制。
    非全日制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3-5年。
    三、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以下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忌既〉蹦耆胙?具体期限由招生单位规定)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②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③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④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在境外获得学位或学历证书的考生在资格审查时必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认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5.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截止规定日期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招生单位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②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②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第(一)条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②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关考试招生政策同时按照《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意见》(教研〔2016〕2号)有关规定执行。
    (三)报名参加单独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报考资格须经我校审核同意,申请材料(申请表格从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下载),请于2020年10月10日前交我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单考生必须选择我校报考点报名、考试。单考生报考须符合下列条件:
    ①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②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定向就业本单位的在职人员。本校教职工不允许报考本校单独考试。
    (四)“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报考条件按教育部相关文件执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以考生报名时填报确认的信息为准。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忌庇Φ毖≡裉畋ㄍ艘鄞笱勘ㄏ罴苹?,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五)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六)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忌蛲ㄐ畔⑻钚创砦?、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考试科目及复习参考
    (一)各专业初试具体科目名称及代码请查阅招生专业目录。
    (二)单考生考试科目与同专业统考生相同,具体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以准考证为准。
    (三)复试和同等学力加试科目请到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各招生学院(部、所、实验室、中心)网站查询。
    (四)命题及考试大纲
    1.国家统考或联考科目复习请参考教育部考试中心或相关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考试大纲。其中下列科目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101-思想政治理论、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04-英语二、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其中下列科目由我校自行命题:211-翻译硕士英语、333-教育综合、346-体育综合、357-英语翻译基础、432-统计学、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2.其他考试科目均由我校公布考试大纲并命题??际源蟾偾氪游倚M静榭?。根据教育部规定,我校不指定具体参考书目和参考资料,不举办自命题科目辅导班。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不办理购书业务。
    五、收费及奖助体系
    (一)奖助体系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0%享受学业奖学金和助学金(定向生除外):
    1.学业奖学金:硕士生一等学业奖学金8000元/人.年,二等学业奖学金4000元/人.年。所有推免硕士生第一年享受硕士生一等奖学金;统考硕士生一等、二等学业奖学金分别占80%、20%(非重点学科为70%、30%)。新生录取时根据入学考试初复试总评成绩评定,以后每年根据学习成绩、科研表现情况动态评定。
    2.国家奖学金:根据国家下达指标评选,每年评选约120人,奖金20000元/人。
    3.国家助学金: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生全部享受6000元/年的助学金(按月发放)。
    4.专项奖学金:学校设有研究生专项奖学金,用于奖励在社会活动、学术活动、学习成绩、科技成果等方面获得突出成绩的研究生。
    5.学校学业助学金:学校自2017年起,为博士生、硕博连读硕士生设置学校学业助学金。学校学业助学金分为三等,学校投入部分为15000元—8000元/生/年,导师配套部分根据学科差异在每个等次中分为A、B两类,配套额度为16000元—2000元/生/年。
    6.研究生同学可以申请“助教”、“助管”、“助研”岗位。“助教”和“助管”岗位由学校设置并发放津贴,根据工作时间,每个岗位每学期最长可聘用和发放5个月,合计1500元/岗/学期。“助研”岗位由导师(项目负责人)设置,助研津贴从科研经费中支出,按研究生实际工作表现和时间发放,每学期最多发放5个月。2019-2020学年,“三助”岗位聘用人次约占全体在校研究生的72.9%。
    7.由社会力量在学校设有王大纯创新奖学金、赵鹏大奖学金、信才奖学金、无锡金帆奖学金、爱贝尔奖学金、华狮化工奖学金、贝乐外语之星奖学金等供研究生申请。
    8.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可在入学前先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或到校报到后办理新生校园地助学贷款。更多生源地贷款信息可登录国家开发银行官网进行查询。学校设有完备的助学体系,新生入学的“绿色通道”是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入学新生开通的特殊通道,使经济压力较重的新生能够暂缓缴纳学费,确保所有新生顺利入学。
    (二)学费标准
    1.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生:学术学位硕士各专业学费为8000元/人.年;工程硕士各专业8000元/人.年,翻译硕士12000元/人.年,艺术硕士16000元/人.年,其他专业学位硕士10000元/人.年。
    2.全日制定向硕士生:学费2.2万元/人.年。
    3.非全日制硕士生:公共管理硕士学费1.8万元/人.年;会计硕士3.5万元/人.年;工商管理硕士10万元/人(前两年4万元/人,第三年2万元/人);其他均为1.8万元/人.年。收费标准以最终相关部门文件为准。
    六、信息与服务
    1.我校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的原则。如因名额所限,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不能在其报考专业录取,我校将依据相关政策尽量协助考生调剂。
    2.对第一志愿报考我校地质类艰苦专业和志愿到西部地区就业的考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及成绩查询、复试名单、录取查询等均通过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zhinengdayi.com/cugyz)进行,我校研招微信平台也可查询有关信息,不再向考生寄送纸质成绩单、复试通知书等,请考生注意经常登录网站查询有关信息。
    七、其他
    报名考试现场确认及考试时间等相关信息以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考试院官方公布为准。
    八、咨询、监督与申诉渠道
    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对考生申诉有关问题按照规定及时处理,保证各级投诉、申诉渠道畅通。
    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电话:027-67885153,邮箱:yzb@cug.edu.cn。
单位名称: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单位代码:10491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 388 号 邮政编码:430074
联系部门: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联系人:郑老师、王老师
网址:http://zhinengdayi.com/cugyz 电话/传真:027-67885153
电子信箱:yzb@cug.edu.cn 微信公众号:cugyzb
 

因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一对一辅导培训机会。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研专业目录:

地球科学学院

资源学院

工程学院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环境学院

珠宝学院

材料与化学学院

海洋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计算机学院

自动化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艺术与传媒学院

外国语学院

数学与物理学院

体育部

高等教育研究所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研究中心

地质调查研究院

相关推荐

热门考研院校

安徽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外国语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中医药 长安大学 重庆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东华大学 东南大学 复旦大学 福州大学 广西大学 贵州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河海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湖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江南大学 吉林大学 暨南大学 兰州大学 辽宁大学 内蒙古大学 南昌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开大学 清华大学 山东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外国语 陕西师范大学 深圳大学 四川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苏州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同济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 武汉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厦门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新疆大学 延边大学 云南大学 浙江大学 郑州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