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Add 赣南师范大学
学姐微信为你答疑

【考研派 okaoyan.com】 为大家提供2021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相关资讯,以下是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和招生简章,在这里你可以了解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的专业和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报考要求。具体请下载附件,查看赣南师范大学考研专业目录。

点击下载:2022年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点击下载:2021年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简章+招生目录
2021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是广大考研学子和家长朋友们十分关心的问题,招生专业目录包含了招生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学习方式等具体信息,以下是考研派为大家整理的2021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院代码、名称、联系人
学科名称
初试考试科目
复试笔试科目
同等学力考生
加试科目
001
文学院
祝老师
0797-8393643
050100中国语言文学
01文艺学
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3中国古代文学
04中国现当代文学
05中国古典文献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专业科目1:
01.03.04.05方向:611文学基础
02方向:612汉语基?。ㄗ悦猓?/div>
④专业科目2:811作文
01、03、04、05方向:
文学评论
02方向:
语言学概论
 
1.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2.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专业学位>兼招非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333教育综合
④911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语文教学设计
 
1.现代汉语
2.写作
135103戏曲
02戏曲编导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634艺术概论
④907戏曲创作
戏曲作品分析
 
 
 
1.美学
 
2.作文
 
002
新闻与传播学院
陈老师0797-8393876
 
040110教育技术学
01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02教育媒体的理论与实践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615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自命题)
 
 
 
教育技术学导论
1.大学计算机基础
2.远程教育基础
050300新闻传播学
01新闻学
02传播学
03广播电视学与数字传播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616新闻传播史论(自命题)
④816新闻传播实务(自命题)
新闻传播学综合笔试
1.新闻学概论
2.广播电视学概论
045114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333教育综合
④925现代教育技术
多媒体课件制作
1.计算机网络
2.数据库技术
135105广播电视 <专业学位>
01广播电视编导
02播音与主持艺术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634艺术概论
01方向:905广播电视实务
02方向:906播音主持实务
01方向:
影视作品分析
02方向:
播音主持作品分析
 
01方向
1.广播电视概论
2.视听语言
02方向
1.广播电视概论
2.节目主持概论
003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吴老师
0797-8393646
030500马克思主义理论
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3思想政治教育
04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6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④818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2.社会学理论
 
035101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98法硕联考专业基?。ǚ欠ㄑВ?/div>
④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
法学基?。穹ㄗ苈?、刑法总论)
 
1.法理学
2.宪法学
035102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ǚㄑВ?/div>
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法学基?。穹ㄗ苈?、刑法总论)
 
1.法理学
2.宪法学
 
045102学科教学(思政)<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333教育综合
④912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004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袁老师
0797-8393648
 
030300社会学
01社会学
02人类学
03民俗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641社会学概论
④841社会学研究方法
 
01方向:社会学理论
02方向:人类学概论
03方向:民俗学理论
 
 
1.中国社会学史
2.发展社会学
 
060200中国史
01中国古代史
02中国近代史
03中国专门史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644中国通史
中国古代史
 
1.史学概论
2.中国近现代史
 
060300世界史
01世界地区与国别史
02世界通史与专门史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或203日语(全国统考)
ƒ645世界通史
世界近现代史
 
1.史学概论
2.中国近现代史
 
035200社会工作<专业学位>
01农村社会工作
02社会服务与社会政策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1社会工作概论
④437社会工作实务(自命题)
社会工作理论
 
1.社会工作实务
2.社会政策
 
125400旅游管理<专业学位>
01旅游企业管理
02旅游规划
03休闲旅游
?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204英语二
 
旅游学概论
 
1.管理学
2.旅游市场学
 
045109学科教学(历史)<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 333教育综合
④913历史教学论
中国古代史
 
1.史学概论
2.中国近现代史
 
005
外国语学院
范老师
0797-8393650
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01英语文学
02英语语言学
03翻译
?101思想政治理论
‚第二外语(241日语或242法语)(自命题)
ƒ621综合英语(含英汉互译)
④821英语写作
英语语言文学综合
 
1.英语口语
2.英语写作
 
055101英语笔译
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11翻译硕士英语(自命题)
③357英语翻译基?。ㄗ悦猓?/div>
④448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自命题)
英汉互译(笔译)
英语听辨能力考核
 
1.英语写作
2.英语口语
045108学科教学(英语)<专业学位>兼招非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 333教育综合
④914英语综合
英语教学法
 
1.英语写作
2.英语口语
006
教育科学学院
范老师
0797-8393655
 
040100教育学
01教育学原理
02课程与教学论(课程论、教学论、语文、数学、历史、思政方向)
03高等教育学
04学前教育学
05教师教育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615教育学基础综合(自命题)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教育哲学
2.中外教育史
040200心理学
01发展心理学
02学校心理学
03教育心理学
04心理测量学
05管理心理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622心理学基础综合(自命题)
心理学研究方法
1.认知心理学
2.人格心理学
045101教育管理<专业学位>只招非全日制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333 教育综合
④923教育管理学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学校管理学
2.教育政策法规
045115小学教育<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333教育综合
④924小学教育学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课程与教学论
2.教育心理学
045116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333教育综合
④926学校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方法
1.普通心理学
2.教育心理学
007
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廖老师
0797-8393663
 
070100数学
01基础数学
02计算数学
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04应用数学
05数学教育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623数学分析
④823高等代数
 
三门课程任选一门:
1.常微分方程
2.数值分析
3.近世代数
 
1.近世代数
2.实变函数
 
 
 
 
0701Z1数据智能分析与应用
01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02多媒体计算与智能网络
03生物信息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651C语言程序设计(科目三)
④851数据库原理
 
线性代数
 
1.软件工程
2.数据结构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301数学一(全国统考)
④851数据库原理
C语言程序设计
 
1.软件工程
2.数据结构
 
045104学科教学(数学)<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333教育综合
④915数学教学论
数学思想方法与解题
 
1.数学分析
2.高等代数
 
085400电子信息
04计算机技术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302数学二(全国统考)
④853C语言程序设计(科目四)
数据结构基础
 
1.数据库基础
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
 
008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阮老师
0797-8393668
 
080900 电子科学与技术
01 物理电子学
02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301数学一(全国统考)
④824普通物理学或
854数字电路
 
1.电磁场理论
2.电路分析
 
 
1.光学
2.固体物理学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
01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02智能感知与自主控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301数学一(全国统考)
④854 数字电路
 
电路分析
 
信号与系统
 
045105学科教学(物理)<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333教育综合
④916物理教学论
电磁学
 
1.力学
2.光学
 
085400电子信息
01 电子与通信
02计算机技术
03 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302数学二(全国统考)
01方向:854 数字电路
02方向:853 C语言程序设计
03方向:824普通物理学
01方向:电路分析
02方向:数据结构基础
03方向:电磁场理论
1.信号与系统
2.单片机与接口技术
009
化学化工学院
张老师
0797-8393670
 
070300化学
01无机化学
02分析化学
03有机化学
04物理化学
05化学生物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
01方向:625无机化学
02:626分析化学
03方向:627有机化学
04方向:625 无机化学、626分析化学、627有机化学中任选1门
05方向:628生物化学(自命题)
④825物理化学
综合化学
 
1.无机化学实验
2.有机化学实验
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
01化学工程
02应用化学
03化学工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302数学二(全国统考)
④825物理化学或827化工原理
 
 
综合化学
 
1.有机化学实验
2.化工原理实验
 
045106学科教学(化学)<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333教育综合
④917化学教学论
化学教学论实验
 
1.无机化学
2.有机化学
 
010
脐橙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郭颖慧
0797-8397768
 
090200园艺学
01果树学
02观赏园艺学
03 蔬菜学
04 园艺植物?;ぱ?/div>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629植物生理学(自命题)
④829无机及分析化学
园艺学专业综合
1.园艺学概论
2.植物学
 
045107学科教学(生物)<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333教育综合
④918普通生物学
生物课程教学论
 
1.植物学
2.动物学
 
085400电子信息<专业学位>
03生物信息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302数学二(全国统考)
④908分子生物学(自命题)
生物化学
 
1.园艺学概论
2.植物学
 
011
地理与环境工程学院
熊老师
0797-8393756
 
0303Z1社会文化地理与规划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630人文地理学
④830经济地理学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1.区域经济学
2.中国地理
 
070300化学
06环境化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655环境化学
④855环境科学导论
环境化学
 
1.环境工程学
2.分析化学
045110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333教育综合
④919地理教学论
中国地理
 
1.自然地理学
2.人文地理学
 
012
商学院
张老师
0797-8393652
025100金融<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303数学三(全国统考)
④431金融学综合(自命题)
 
专业综合
 
1.经济学
2.金融学
 
注:加试含跨专业考生
013
音乐学院
吕老师
0797-8393528
2
0303Z2区域音乐与舞蹈文化
01区域音乐文化研究
02区域舞蹈文化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702艺术学基础
④846文化人类学
 
01方向:音乐学概论
02方向:舞蹈艺术概论
 
1.音乐基础乐理
2.专业技能展示
135103戏曲<专业学位>
01赣南采茶戏表演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ƒ702艺术学基础
④904赣南采茶戏歌舞艺术
戏曲表演理论
 
1.戏曲名作分析
2.中国戏曲发展史
 
135101 艺术硕士(音乐)
01声乐演唱
02钢琴演奏
03音乐教育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ƒ702艺术学基础
④902和声与曲式
 
01、02方向:视唱练耳(笔试)
03方向:
音乐教育基础理论
1.音乐基础理论
2.音乐美学
 
135106艺术硕士(舞蹈)
01舞蹈编导
02舞蹈教育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ƒ702艺术学基础
④903舞蹈理论知识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
中国舞蹈发展史
045111学科教学(音乐)<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333教育综合
④920音乐教育学
1.音乐教育基础理论
2.专业技能展示(面试)
1.视唱练耳
2.音乐美学
014
美术学院肖老师
0797-8393658
 
130400美术学
01美术历史及理论
02公共艺术
03苏区美术创作研究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634艺术概论
01方向:
834中外美术史
02方向:
835快题设计
03方向:
836素描
 
01方向:美术史命题写作
02方向:命题创作
03方向:命题创作
 
1.中国美术史
2.外国美术史
 
135107美术<专业学位>
01中国画
02油画
03陶瓷艺术鉴赏研究与修复
04美术教育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ƒ634艺术概论
④836素描
 
 
01方向:
1.中囯画命题创作
2.技能测试:速写
02方向:
1.油画命题创作
2.技能测试:速写
03方向:
1.中国陶瓷造型、纹饰表现
2.技能测试:速写
04方向:
1.美术创作
2.技能测试:速写
3.说课
1.中国美术史
2.外国美术史
 
 
135108 艺术设计
01视觉与媒体艺术
02环境艺术设计
03服装与服饰设计
?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ƒ634艺术概论
④835快题设计
01、02方向:
1.世界平面设计史   
2.世界现代建筑史3.世界现代设计史4.新媒体艺术概论5.《美国视觉设计学院用书2册》
6.《美国室内设计通用教材》
技能测试:手绘表现,适合专业方向的手绘表现类书籍均
03方向:
1.世界现代设计史
2.西洋服装史第二版
3. 中国服装史 4.外国服装史
技能测试:手绘表现,适合专业方向的手绘表现类书籍均可
1.中国美术史
2.外国美术史
015
体育学院
王老师
0797-8393672
040300体育学
01体育人文社会学
02运动人体科学
03体育教育训练学
04民族传统体育学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ƒ638体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体育概论
 
1.运动训练学
2.体育心理学
 
.
045112学科教学(体育)<专业学位>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4英语二
ƒ333教育综合
④921体育教学论
体育概论
 
1.运动生理学
2.体育心理学


一、招生专业
我校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有16个一级学科、5个二级学科以及8个硕士专业学位。具体招生专业、研究方向、考试科目等见赣南师范大学2021年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招生类别与计划
招生类别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英语)招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管理只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其他专业只招收全日制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原则上只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拟招生计划为739人(2020年上级下达我校总招生计划数),其中全日制699人,非全日制40人。学术学位研究生252人,专业学位研究生447人(含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学校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只用于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各专业拟招生人数以2020年下达计划数为依据,实际招生人数及类别以上级下达我校的招生计划为依据,综合考虑一志愿上线及当年招生情况确定。
三、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忌既〉蹦耆胙埃?021年9月1日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3.报名参加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1.2.3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招生单位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四、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旅游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要求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0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
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招生单位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4.考生应按招生单位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5.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6.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应及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忌部稍诒盎虮诩渥孕械锹?ldquo;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前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将学历(学籍)认证报告电子版发我校研究生招生指定邮箱(503759207@qq.com),并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提供纸质认证报告。
7.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忌庇Φ毖≡裉畋ㄍ艘鄞笱勘ㄏ罴苹?,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9.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0.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忌蛲ㄐ畔⑻钚创砦?、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要求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在网上或到报考点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根据国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区报考组织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2.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5.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三)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四)我校将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合的,取消考试资格。
五、打印准考证
考生应当在2020年12月19日至12月28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蹲伎贾ぁ肥褂肁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忌鞠略卮蛴〉摹蹲伎贾ぁ芳坝行Ь用裆矸葜げ渭映跏院透词?。
六、初试
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2020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超过3小时或有使用画板等特殊要求的考试科目在12月28日进行??际允奔湟员本┦奔湮?。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七、复试、调剂与录取
1.我校执行国家一区复试及调剂分数基本要求和政策。“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和接受其他招生单位该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由我校根据报考情况自主划定。
 2.复试时间一般安排在3月中下旬或4月初,我校将在网上公布符合我校复试要求的一志愿考生名单;调剂复试考生名单以我校通过国家调剂服务系统发送的复试通知为准。
   3.复试包括外语听说能力测试、业务课笔试、面试内容。复试录取详细要求等见我校当年复试录取办法。
4.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
跨专业报考考生加试相关要求由相关教学学院确定。
5.报考旅游管理的考生在复试时要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考试,考试方式为笔试,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6.复试报到时对考生的有效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考生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问题的,未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并提供学籍学历认证报告的,取消复试和录取资格。
7.复试体检工作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未在规定时间内参加体检或体检不合格的,取消拟录取资格。
八、硕士研究生奖助政策
学校有优秀新生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各类社会奖学金、研究生“三助”津贴、研究生培养业务费等。
奖助学金类别 奖励标准 说明
优秀新生奖学金 特等奖学金:学术学位研究生2万元;专业学位研究生1.5万元 奖励覆盖面达80%以上。优秀新生奖学金在新生入学报到注册并取得学籍后核发,分两学年发放。第一、二学年各发放50%。详细评选办法见《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优秀新生奖学金实施细则(暂行)》
一等奖学金:学术学位研究生1.6万元;专业学位研究生1.1万元
二等奖学金:学术学位研究生1.2万元;专业学位研究生0.7万元
学业奖学金 0.8万元 全日制研究生,40%比例
国家助学金 0.6万元/年 全日制非定向硕士研究生,100%覆盖
国家奖学金 2万元 按学习成绩、科研业绩及综合表现评选。
省政府奖学金 1万元 按学习成绩、科研业绩及综合表现评选
培养业务费 0.35万元-0.4万元 全日制工科类、艺术类0.4万元/人,其它类0.35万元/人;非全日制0.15万元/人。
各类社会奖学金 0.2万元-1万元不等 惠济奖学金、南海奋进奖学金等。
“三助”津贴 0.03万元-0.08万元/月 学校设立招聘岗位,研究生主动申请。
 
注:优秀新生奖学金奖励办法及标准按《赣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优秀新生奖学金实施细则(暂行)》执行。其他奖项具体评选对象、评选条件等根据录取当年上级部门和学校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九、学制与学习年限
学校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2至5年
十、学费标准
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教育部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3〕887号)以及《江西省发展改革委 省财政厅 省教育厅关于加强研究生教育学费标准管理及有关问题的意见》(赣发改收费〔2014〕373号)等文件精神,经省发改委、财政厅核准,我校2021年录取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费标准为:
1.学术学位研究生0.8万元/人·年。
2.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硕士研究生0.8万元/人·年,
其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2万元/人·年。
十一、其他相关说明
1.我校2021年研究生招生及奖励政策按照国家和江西省有关文件精神执行,如上级政策有新的要求,按新的要求执行。
2.招生专业目录中所列的各专业招生人数为我校拟招生人数,实际招生人数及类别以上级下达我校的招生计划为依据,综合考虑一志愿上线及当年招生情况确定。分专业(方向)招生计划以复试时公布的计划为准。
3.退役大学生士兵相关招生政策按照国家有关文件执行。
4.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只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不招收其他类别研究生,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资格的考生根据我校专业要求报考,凡不符合我校该计划专业类别要求导致不能考试、复试、录取的,后果一律由本人承担。
5.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为与我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单位,其与我校联合培养的硕士研究生计划列入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计划。学生的学籍、学位管理等相关工作由我校负责。具体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及学生管理等相关事宜根据联合培养协议具体协商确定。
6.学校招生简章相关内容如与国家相关文件不符,以国家文件为准。
十二、联系方式
单位代码:10418         电话:0797-8393666
联系人:白老师           QQ:503759207
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师院南路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邮政编码:341000   学校网址:http://www.gnnu.cn
  

添加赣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之家”,关注【考研派之家】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之家微信号输入【赣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赣南师范大学报录比、赣南师范大学考研群、赣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赣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赣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赣南师范大学排名、赣南师范大学保研、赣南师范大学公众号、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赣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赣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之家公众号

2021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 全文

一、招生专业及人数
(一)招生专业
我校 2021 年面向全国招收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含刑事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等 3 个专业方向)、环境与资源?;しㄑ?、国际法学、军事法学、侦查学、司法鉴定、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信息内容安全、网络安全等17 个专业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和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社会工作、
新闻与传播、会计等 5 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详见《甘肃政法大学 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招生人数
我校 2021 年硕士研究生预计招生 800 名左右,具体总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数为准,分专业计划根据报名、调剂、复试情况会有调整。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我校法学、工商管理、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及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 须符合下列条件: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 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学历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
之日)或 2 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报名参加我校法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  行。
1. 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
(2)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 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 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 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的各项要求。
(2) 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的(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 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
(三)各专业均招收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
三、报名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络或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指定网址或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络或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络或现场确认手续。
(一)网上报名:2021 年全国硕士生招生考试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1.网上报名时间:
2020 年 10 月 10 日至 10 月 31 日,每天 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
2020 年 9 月 24 日至 9 月 27 日,每天 9:00-22:00。
2.报名要求:
 
(1) 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公网网址: 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 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2) 考生报名时只填报我校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校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3) 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应按我校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 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5)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忌部稍诒盎虮诩渥孕械锹?ldquo;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6) 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7) 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忌庇ρ≡裉畋ㄍ艘鄞笱勘ㄏ罴苹?,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8) 国防生和现役军人报考我校,应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我校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事先与我校联系。
(9) 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
 
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络或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0) 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忌蛲ㄐ畔⑻钚创砦?、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二)网络或现场确认
1. 所有考生均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网址或地点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网络或现场确认时间以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和公布的日期为准。
2. 考生网络确认需提供的材料,请及时关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和考点的有关公告;考生现场确认应当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当提交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3. 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4. 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5. 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6. 我省各考点最终确认形式(网络或现?。┮允〖督逃猩际曰购涂嫉愕姆⒉嫉挠泄毓嫖?。
7. 考生报名时须签署《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并遵守相关约定及要求。
(三)资格审查
我校将根据相关规定,对考生报考信息和网络或现场确认材料进行全面审查,确定考生的考试资格??忌畋ǖ谋畔⒂氡继跫环?,不准予考试。
四、初试
(一)准考证下载打印
考生应在 2020 年 12 月 19 日至 12 月 28 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蹲伎贾ぁ肥褂?A4 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忌鞠略卮蛴〉摹蹲伎贾ぁ芳坝行Ь用裆矸?/div>
 
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二)初试日期和时间
2021 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时间为 2020 年 12 月 26 日至 12 月 27 日。
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每天上午 8:30-11:30,下午 14:00-17:00。
(三)初试科目
12 月 26 日上午 思想政治理论、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
12 月 26 日下午 外国语
12 月 27 日上午 业务课一
12 月 27 日下午 业务课二
每科考试时间均为 3 小时,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满分各为 100 分;业务课
一和业务课二的满分各为 150 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为 200 分??际苑绞骄适?。
(四)考试大纲及命题
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日语、俄语、数学一、数学三。全国联考科目为法硕联考专业基?。ǚ欠ㄑВ?、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法硕联考专业基?。ǚㄑВ?、法硕联考综合(法学)、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全国统考和全国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联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的相关机构组织编制。
报考学术型各专业和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领域考生的考试科目业务课一
(数学一、数学三除外)和业务课二,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
(五)报考我校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具体考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  录。
五、复试
(一)资格审查
复试前,我校将对考生的居民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学历学籍核验结果、学生证等报名材料原件及考生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不符合规定者,不予复试。
在资格审查时,考生还应提交由考生人事档案或工作所在单位出具的考生本
 
人政审材料。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核验有疑问的,我校将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
少数民族考生身份以报考时查验的身份证为准,复试时不得更改。少数民族地区以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的《全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简表》为准。
(二)复试
1. 复试是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考查考生的创新能力、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等,是硕士研究生录取的必要环节,复试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2. 复试时间、地点、内容、方式、成绩使用办法、组织管理等由我校按教育部有关规定自主确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我校公布。全部复试工作一般在 2021
年 4 月底前完成。
3. 我校在国家确定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基础上,结合生源和招生计划等情况,自主确定报考我??忌敫词缘某跏猿杉ㄒ蠹捌渌跻?。
4. 报考我校“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要求和接受其他招生单位该计划考生调剂的初试成绩要求,由我校依据教育部有关政策自主确定并公布。
5. 报考我校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可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
6. 复试采取差额形式,我校自主确定复试差额比例并提前公布,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 120%。
7. 同等学力考生、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在复试中须加试至少两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科目与初试科目不同。加试方式为笔试。
8. 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均在复试中进行,由我校自行组织,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9. 我校认为有必要时,可对考生再次复试。
10.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
 
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 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 10 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现役退役,达到报考条件后,3 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初试总分加 10 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纳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招录的,不再享受退役大学生士兵初试加分政策。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以上,符合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条件的,可申请免试(初试)攻读我校硕士研究生。
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服务期满、考核称职以上的考生,3 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 10 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其中报考人文社科类专业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 15 分。
我校将对加分项目考生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进行核实。
(三)调剂
初试结束后,我校将按教育部有关政策确定并公布调剂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程序。我校接收所有调剂考生(既包括接收外单位调剂考生,也包括接收本校内部调剂考生)必须通过教育部指定的“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进行(各加分项目考生、享受少数民族政策考生可除外)。我校将通过“全国硕士生招生调剂服务系统”及时公布生源缺额信息及调剂要求,积极利用该系统为考生调剂提供服务。
六、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由我校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规定执行。
七、录取
1. 我校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教育部有关招生录取政策规定及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的补充规定,根据我校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
 
2. 硕士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招收的定向硕士生在被录取前,均须与我校、用人单位之间分别签定定向就业合同。
3. 被录取的新生,由考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我校同意后可保留入学资格, 工作 1 至 2 年,再入学学习。
4. 在研究生考试招生中有违反考试管理规定和考场纪律,影响考试公平、公正的考生,一律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 33 号)处理。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应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违法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其中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 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八、学费标准8000 元/生/学年。九、奖助政策
1.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范围覆盖 2021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所有无固定工资收入的全日制研究生,硕士研究生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 6000 元。
2.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名额由甘肃省教育厅分配,硕士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 20000 元。
3.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我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用于奖励支持研究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奖励标准分别为一等学业奖学金 8000 元/学年,二等学业奖学金 6000 元/学年,三等学业奖学金 4000 元/学年,覆盖比例分别占在校研究生总数的 10%、20%和 30%。评定对象为档案转入我校的所有纳入全国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
其中新生学业奖学金考评标准如下:
以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原 985、211 院校的全日制考生直接享受一等学业奖
 
学金; 以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其他院校全日制考生,原 985、211 院校及原司法部所属 5 所政法院校法学专业的调剂全日制考生享受二等以上学业奖学金。其他新生的考评标准主要以学生入学考试成绩为主,其中初试成绩占 40%,复试成绩占 60%。如果考评成绩相同,则应按先后顺序考查新生外语水平、专业课成绩、毕业院校、毕业专业确定。具体计算以当年录取办法为准。
4. 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岗位津贴
我校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津贴用于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教学、科研、管理,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岗位津贴标准如下:
(一)“助教”岗位津贴标准按照 10 元/小时标准执行,原则上每名“助教”
岗位研究生每月不能超过 20 小时。
(二)“助研”岗位津贴标准按照 15 元/小时的标准执行。
(三)“助管”岗位津贴标准按照 15 元/小时的标准执行,原则上每名“助
管”岗位研究生每月不能超过 30 小时。5.经济困难研究生资助
我校经济困难研究生资助制度以助学贷款、发放困难补助、开辟入学绿色通道、减免学费等形式对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给予资助,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不因贫困而辍学或影响学业。
6. 研究生优秀科研论文(著作)奖
我校研究生以第一作者、以甘肃政法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学校认定的 T 类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 100000 元;在学校认定的 A 类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 50000 元;在学校认定的 B 类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每篇奖励20000 元;在学校认定的 C1 类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每篇奖励 10000 元;在 CSSCI 扩展版、CSCD 扩展版来源期刊发表的论文每篇奖励 6000 元。
7. 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
为加强研究生创新创业意识、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鼓励研究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活动,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突出双创精神引领,我校设立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创新创业教育项目下设科研创新项目、学术交流项目、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培育与奖励项目、科研成果奖励项目、
 
创业实践项目等 5 大项目,经费每年总计核拨 50 万元。8.专项就业(升学)奖励
我校研究生考取原“985”院校博士研究生者,奖励 10000 元;考取其他院
校博士研究生者,奖励 5000 元??既≡?ldquo;211”院校主体专业博士研究生者,按考取原“985”院校标准进行奖励。
十、学制年限
我校 2020 年招收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 3 年,专业学位硕士
研究生的基本学制为 2-3 年,均为全日制。
十一、毕业生就业
硕士研究生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
定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入学时可不调档。人事档案不转入我校的非定向考生,录取后按定向培养硕士研究生对待,且相关情况考生须在复试时以书面形式向研招办说明。
十二、其他注意事项
(-)以上信息如遇国家政策调整,则以调整后的国家相关规定为准。
(二)初试成绩单和复试通知由考生自行在我校研究生处网站查询,我校不再给考生寄发书面通知。
(三)我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前辅导班,不出售参考书。
(四)我校硕士研究生均在校本部(兰州市安宁区校区)培养。邮政编码:730070
通讯地址:兰州市安宁西路 6 号 甘肃政法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联系电话:0931-7601383
传 真:0931-7602158
E-mail:zfyzb@gsli.edu.cn

90%的同学都浏览了: 赣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 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赣南师范大学招生简章 赣南师范大学联系方式 赣南师范大学考研复试 赣南师范大学成绩查询 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 赣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 赣南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 赣南师范大学专业排名 赣南师范大学参考书目 赣南师范大学考研经验 赣南师范大学考研报录比 赣南师范大学考研问题

因为赣南师范大学专业研究生数量有限,愿意做考研辅导的数量不确定,请加我们顾问的微信进行咨询和确认,抢先预订研究生,以免错失研究生一对一辅导培训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