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测绘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6-2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测绘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测绘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测绘工程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测绘工程
085215
一、培养目标
测绘工程专业领域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本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和创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掌握测绘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解决测绘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承担测绘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测绘工程领域研究方向包含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空间信息技术与防灾减灾、数字油气田信息工程三个研究方向。
(一)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
该方向主要开展基于航天、航空以及地基等遥感平台获取的光学和非光学影像数据,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开展分析、量测、处理和解译,研究被观测对象的空间几何与物理特性,为国土资源调查、环境变化监测、灾害应急测量、区域城市规划、地理国情监测等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苟嘣纯占涫莼袢?、处理、组织、存储管理与发布等技术与方法,和现代GIS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技术和方法研究,进行相关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为国家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推广应用和地区、行业工程应用、社会和公众提供空间信息服务支持。
(二)空间信息技术与防灾减灾
该方向开展现代GIS、遥感、卫星定位与导航、有线和无线网络等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技术,建筑、桥梁、铁路、隧道、水利枢纽工程健康监测与应急救援等的空间信息应用技术,防灾减灾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研究,为地质、土木工程领域防灾减灾提供空间信息技术支持。
(三)数字油气田信息工程
该方向开展现代GIS、遥感、卫星定位与导航、有线和无线网络等技术在油气田企业实体、油气管网的应用技术和数字油气田设计与开发研究,为石油天然气设计开发、油气管网设计、开发和安全运营提供空间信息技术支持。
三、培养方式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导师要教书育人,严格要求,关心和关注研究生的成长。对研究生的政治思想、业务学习、科研工作等各方面的问题要定期检查。
1)思想政治与品德教育。结合研究生的特点,通过课程学习、专题讲座与研讨、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人、职业与学术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法制教育。
2)积极搭建研究生培养的校企合作平台,实行校内导师与工程导师相合作的双导师联合指导制度。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工程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翁媒萄в绕涫亲ㄒ悼纬绦杞岷瞎こ贪咐捎冒咐萄?,可以在学?;蛘咂笠凳凳?;实践环节必须有研究生参与到企业具体的工程实践项目中进行,根据项目特点可以在学校、企业或者工程现场实施。
3)课程学习以工程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模拟训练、现场研究与实践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
4)通过文献阅读、专题讲座、学术交流等拓展专业视野,扩大专业面。
5)引导和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双导师合作,根据培养方案要求,结合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已(或者拟)就业研究生单位性质、个人专长和兴趣,在其入学后1个月内制订出具体的个人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学术活动、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或者研究报告)工作等的具体安排。
四、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及结构
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1)公共基础知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自然辩证法概论、外语、工程数学、计算机应用、知识产权、信息检索等。
(2)专业知识包括:①空间数据获取、处理、组织管理和分析应用理论和方法;②空间定位原理理论与应用;③空间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理论与方法;④数字油气田基本知识;⑤地质与工程灾害防灾减灾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理论与方法。
2、基本素质
该工程领域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
(1)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自觉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具有科学精神,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坚持实事求是、勤奋严谨、勇于创新、富有团队合作精神。
(3)遵守科学道德、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
(4)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文明,重视可持续发展。
3、基本学术能力
(1)获取知识能力。具备使用检索手段和网络信息,查阅专利、知识和方法的能力,关注本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2)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分析问题、利用现有手段和最新成果,提出解决思路并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有效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3)学术交流与汇报能力。具有与国内外同行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够阐明问题,交流认识,汇报学术和科研成果。
(5)组织协调能力。大力培养和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具备在团队和多学科合作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的能力,能够在科研院所或企业的技术工作,组织实施工程项目,推进解决各类工程问题。
4、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
2)开题报告:通过论文开题报告,确定论文题目。参加论文开题报告的专家应不少于3名(必须包括工程导师)。经双导师审查通过后,方可进行搜集资料、专题研究和论文撰写工作。
3)论文撰写:选题确认后,研究生按照基本可行的研究、设计和开发方案开展论文研究、设计、开发工作。研究、设计和开发与论文写作工作在课程学习完成后进行。
4)论文评审:答辩前一个月应将打印装订好的论文及评阅书送交2名具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校外专家评审(其中工程专家至少1名),论文评审应重点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书面评审意见必须全为“合格”或以上,方可进入答辩环节。
5)答辩资格:本领域硕士研究生取得学位论文答辩资格应同时具备如下条件:
Ø 完成本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并取得30学分;
Ø 完成实习实践环节;
Ø 在学期间,全日制研究生每年至少参加1次以上,在职工程硕士在读期间至少参加1次学术交流活动(包括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听取学术报告等),填写《西南石油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考核表》;
6)成果要求:全日制研究生需取得一定学术成果。
以第一作者(或者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西南石油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在中文核心(含)以上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至少1篇,或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5),或者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排名前2)。
申请提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应成绩优秀,创新能力强,在公开出版的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者导师第一作者,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身份且署名单位以西南石油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公开发表SCI、EI期刊收录学术论文至少1篇;或者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排名前2),或者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排名1);厅局级或以上科技奖励或者工程奖励(个人排名前3)。
研究生毕业成果条件详细信息见《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完成科研成果的基本要求》,其他条件见《西南石油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提前毕业规定》。
7)论文答辩:论文答辩应在开题答辩通过后至少一年进行,在每年5月底或ll月底前完成。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或7人组成(其中至少包含2名工程专家),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且平均成绩大于或等于60分者论文方为通过。
五、课程设置
本领域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见课程设置一览表。实行学分制,其中课程学分24学分,校外实践环节6学分??纬萄Х职ǎ?br /> 必修课:包括基本素质课、基础理论课,共14学分。
选修课:即专业课,根据研究方向和开课情况,选修10学分。
同等学力或本科所学专业非测绘工程、遥感工程、地理信息系统(或地理信息科学)的研究生,应补修本领域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4门,成绩不计入总学分。
六、实践环节要求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实践环节原则上安排在第三、四学期进行。包括校内实践环节和校外实践环节两部分,总时间不少于8个月,其中校内实践环节结合科研项目和工程项目开展,时间4-6个月,不计学分;校外实践环节结合企业工程项目开展,时间4-6个月,6学分。参加实践情况需详细填写在《西南石油大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实习实践考核表》上,并提交实习实践总结报告。经学院审核合格并报研究生院培养处审批备案生效。实践环节具体设置如课程设置表。
全日制研究生实践环节要求详见《西南石油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教学管理办法》。
七、学制
本领域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可2年毕业,最长不得超过5年。
八、考核与分流
1) 学术道德: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学术道德,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经查实有学术不端行为者,将对其进行教育并推迟一年毕业,因学术不端行为受到省级及以上单位或部门处分者取消其学籍。
2) 课程学习: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一般在取得学籍后的1年内修读完所有计划课程,在取得所有计划课程的学分半年后才能参加学位论文开题答辩;3年内未取得计划要求的所有课程的学分者,取消其学籍。
3) 学术创新:未按要求取得相应的学术成果或者学位论文未接合要求的科研项目完成者,不能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4) 学位论文评审:学位论文书面评阅意见必须全为“合格”或以上,方可进入答辩环节;否则,需要进行论文修改,且至少推迟至学校的下一批次答辩申请。
5) 学位论文答辩:论文未经答辩委员会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或者平均成绩在60分以下者,答辩不通过。答辩未通过者,经论文修改或者重新撰写后可申请二次答辩,两次答辩至少间隔六个月。二次答辩的评审和答辩要求同初次答辩,二次答辩未通过者,学校不再受理该生论文答辩,不再受理学位申请。
考核分流其它规定见《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分流实施办法》。
附:课程设置一览表
测绘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课程
属性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备注
基础
理论课
公共
基础
理论
S22221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公共课 36 2   必选
S22221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全校公选课 18 1   必选
Z3333101 专业硕士英语(一外) 公共课 54 3    
必选
Z3333102 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 公共课 20 1  
Z3333103 知识产权 公共课 18 1  
专业
基础
理论
Z3333201 工程数学模型及数值方法 全校公选课 48 3   在职必选,
全日制不选
S2222204 应用统计 全校公选课 36 2   全日制必选
2-3门,
在职不选
 
S2222205 矩阵理论 全校公选课 36 2  
S2222207 最优化理论与方法 全校公选课 36 2  
S2222202 数值分析 全校公选课 36 2  
专业核心课 z5215301 空间信息系统原理和技术 专业课 36 2   必选





 
  z5215401 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 专业课 32 2   必选
4-5门
z5215402 近景摄影测量与三维建模 专业课 32 2  
z5215403 航空航天摄影测量 专业课 32 2  
z5215404 变形监测与灾害预测预报 专业课 32 2  
z5215405 遥感图像处理 专业课 32 2  
z5215406 遥感信息处理与解译理论与方法 专业课 32 2  
z5215407 高分辨率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 专业课 32 2  
z5215408 空间大地测量 专业课 32 2  
z5215409 空间数据误差理论与处理方法 专业课 32 2  
z5215410 理论地图学 专业课 32 2  
z5215411 数字油气田 专业课 32 2  
专题课程
 
  S0709410 雷达遥感原理及应用 专业课 32 2   根据研究方向限选1
S0709411 网络地理信息与服务 专业课 32 2  
S0709408 防灾减灾信息系统 专业课 32 2  



校内 科研项目开题报告   2~3月       必选1
(学院考核)
实验方案设计及实践   2~3月    
工程项目设计   2~3月     必选1
(学院考核)
工程软件应用   2~3月    
校外 企业实践   4~6月 6
  必选1
(学院考核)
 
 
注: 1、如选带“*”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课程,则限选1门;
2、在职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结合单位科研工作完成,不做考核。
跨学科补修课程
补修课程*   地图学 48     不计学分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基础 56     不计学分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48     不计学分
  卫星定位原理与技术 48     不计学分
 
 
西南石油大学

添加西南石油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南石油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石油大学报录比、西南石油大学考研群、西南石油大学学姐微信、西南石油大学考研真题、西南石油大学专业目录、西南石油大学排名、西南石油大学保研、西南石油大学公众号、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石油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石油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inanshiyoudaxue/yanjiushengyuan_34126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