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杨晓红

发布时间:2021-11-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杨晓红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杨晓红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杨晓红 正文

姓  名: 杨晓红 性别:

出生年月: 1963-7-0 工作单位: 西南大学

所在院系: 园艺园林学院 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招生专业: 071001植物学

研究领域: 园艺植物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微生物生理生态 是否兼职:

指导博士生总数: 指导硕士生总数:

目前博士生数: 目前硕士生数:

个人简介

西南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博士后。1983年在云南大学获植物学理学学士,1988年、2001年分别在前西南农业大学获植物学硕士和果树学博士学位。1999年4月-2000年4月在日本爱媛大学农学部门屋一臣教授实验室研修。2003年7月 - 2005年9月在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与孙中海教授合作开展博士后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   1. 园艺植物菌根资源多样性、分类及应用潜力研究   1996 - 2006年,先后在日本国际教育协会(AIEJ)短期学生交流推进制度和平友好奖学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三峡库区(湖北段)柑桔优势丛枝菌根真菌资源及其离体培养技术研究(编号:2003034492)”、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M真菌与柑桔转型根双重培养体系的建立及产孢机理研究(编号9069)”等基金的资助下,分别在园艺植物(柑桔类和药用植物)菌根资源的多样性、菌根真菌的分类、菌根柑桔的营养生长和矿质吸收机理、柑桔菌根应用潜力(耐贫瘠耐干旱耐高温、促进生长、提高果苗和果实品质)、丛枝菌根真菌生长促进物质的分离提纯、丛枝菌根真菌的离体培养体系建立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目前重点是研究库区柑桔菌根资源的多样性和分类,从三峡库区桔园中筛选柑桔高亲合性优良丛枝菌根真菌,建立丛枝菌根真菌与柑桔Ri T-DNA转型根的双重培养体系,进一步探索影响丛枝菌根真菌离体纯培养的关键因素。   2. 园艺植物生殖生物学、系统演化、评价和利用   1985 - 2005年,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苹果和苹果属植物的起源演化》、《世界苹果属植物种的多型性特征及种质特性研究》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对苹果属植物的形态学、系统分类学、孢粉学、小金海棠的无融合生殖特性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基础研究,提出苹果属植物的孢粉大小、外壁纹饰和P/E值是该属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研究中的重要参考特征。作为项目的主要完成者之一,苹果属植物重要砧木资源小金海棠的研究成果于1986年获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苹果和苹果属植物的起源演化及种的多型性特征和种质特性研究成果于1999年获得了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五完成人)。研究成果收入《中国果树志 - 苹果卷》、《苹果学》和《苹果属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有关苹果属孢粉学及其对苹果属植物系统演化的贡献研究成果,被瑞典国家博物馆收藏。   3. 园艺作物遗传转化及应用研究   2002-2006年,在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三峡库区(湖北段)柑桔优势丛枝菌根真菌资源及其离体培养技术研究(编号:2003034492)”、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项目“AM真菌与柑桔转型根双重培养体系的建立及产孢机理研究(编号9069)”等基金的资助下,对长寿沙田柚、枳壳、柠檬、红桔等柑桔外植体的遗传转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建立了长寿沙田柚转型根优化培养体系,获得了长寿沙田柚Ri T-DNA转型根。目前重点是对柑桔及重要药用植物的Ri T-DNA转型根遗传稳定性和克隆个体繁殖特性等开展深入的研究,为多种柑桔的高亲和性丛枝菌根真菌的离体纯培养建立多样的优良培养体系,并为重要药用植物根系的重要代谢产物实现工厂化规模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依据。

著作及论文

代表论著:   1.Ishii T,Yang XH,Matsumoto I et al.Effect of fermentation of organic mater on changes in growth stimulatory and inhibitory substainces for vesicular-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Jour Japan Soc Hort Sci, 69   (Suppl.1),2000,69(1):218   2.杨晓红等.丛枝菌根真菌的垂直平板定时转动培养及菌丝生长观察,菌物系统,2001(3):258-361   3.杨晓红等.杂草发酵物对枳生长和VA菌根形成的影响,园艺学报,2001(4):336-338   4.杨晓红等,丛枝菌根真菌培养方法研究进展,菌物学报,2004,23(3):444-456   5.仝瑞建,杨晓红等,长寿沙田柚无菌苗培育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5,21(8):278-281   6.杨晓红等,AM真菌种间差异对枳壳生长及抗热效应的研究,菌物学报,2005,24(4):582-589   7.杨晓红等,长寿沙田柚Ri T-DNA转型根优化培养体系研究,中国农业科学,2005,22(1):178-281   8.YANG Xiao-hong et al.,Optimizing culture system of Ri T-DNA Transformed roots for Citrus grandis cv.Changshou Shatianyou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6,5(2):90-97   9.仝瑞建,杨晓红等,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83-286-784   10.仝瑞建,杨晓红等,AM真菌种间差异对柚苗营养生长及矿质含量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 2006,17(7)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西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南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大学报录比、西南大学考研群、西南大学学姐微信、西南大学考研真题、西南大学专业目录、西南大学排名、西南大学保研、西南大学公众号、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西南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inandaxue/daoshi_55050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