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二)专业研究生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0-11-1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二)专业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二)专业研究生考试大纲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二)专业研究生考试大纲 正文

    考试科目代码:802考试科目名称:经济学(二)
    一、考核目标
    经济学(二)的考试涵盖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专业课考试内容。要求考生:
    1.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掌握和再现学科的有关范畴、原理和规律。
    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运用有关理论辨析、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
    3.理解和把握国家相关政策和方针,结合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背景,运用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主要范围
    政治经济学部分:(75分)
    (一)导论
    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四个环节、相互关系和现实意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相互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和现实意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二)商品与货币
    劳动的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及其关系,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劳动价值论的数理分析
    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货币的本质和职能、货币流通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关系;
    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生产;
    资本的本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依据和意义;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现代生产自动化条件下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当代劳资关系的特点。
    (四)资本积累与再生产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资本积累的实质、原因和后果;
    资本价值构成和技术构成的关系、资本有机构成、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原因,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
    相对过剩人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相对过剩人口与社会主义国家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失业现象。
    (五)资本循环与周转
    产业资本正常循环的基本条件;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依据和意义,生产资本两种划分的区别;
    固定资本磨损及其成因,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加速资本周转的意义和途径。
    (六)社会总资本在生产与经济?;?/div>
    研究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出发点和核心问题;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其经济含义;
    资本主义经济?;木咛灞硐?、实质和根源,固定资本更新与资本主义经济?;芷谛?。
    (七)剩余价值的分配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平均利润的决定因素,生产价格;价值转形理论
    商业利润的来源及其获得途径;
    股份资本和股票价格;
    虚拟资本及其与实际资本的关系,虚拟资本的作用;
    地租的本质,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与原因,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和原因,土地价格及其变动趋势,空间生产与租金理论。
    (八)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与经济全球化
    垄断的形成,垄断组织,金融垄断资本的发展,垄断与竞争的关系,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原因与性质;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动因,经济全球化性质的二重性。
    (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公有制与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完善产权?;ぶ贫扔爰岢趾屯晟苹揪弥贫?;
    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基本经济制度实现形式;
    (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与特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经济机制(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及其特征,要素价格改革;
    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和规范市场秩序;
    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十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微观基础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形成条件;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意义,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我国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中国农户经营的利弊,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户经营的关系。
    (十二)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基本含义和要求,政府进行再分配的原因以及再分配的功能;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分配制度改革和分配关系的调整,以初次分配促进公平和效率的统一,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社会保障的内容和功能,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消费与生产的辩证关系,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十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优化开放结构;服务贸易;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对外经济关系。
    (十四)宏观经济运行与调控
    通货膨胀及其影响;通货紧缩及其影响;转型经济中的就业问题;
    市场经济中政府的经济职能;
    宏观调控的目标及其关系;
    宏观调控政策及其运用(财政政策的手段及其作用机制、货币政策的手段及其作用机制);健全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创新。
    (十五)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体制转变的关系;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联系和区别;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现机制,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其特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新发展格局。
    西方经济学部分(75分)
    (一)消费者行为
    1、掌握效用最大化的模型,理解消费者均衡的条件和原则,推导价格提供曲线,推导需求函数和曲线。
    2、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能计算和画出正常品和吉芬商品??怂狗纸?。
    3、应用:能解释为什么劳动供给曲线的形状,能理解税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二)生产者行为
    1、长期和短期的生产的概念、图形、基本规律和相互关系。
    2、长期和短期的成本的概念、图形、基本规律和相互关系。
    3、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利润最大化行为和原则,长期和短期的供给曲线。
    (三)完全竞争市场均衡、福利和效率
    1、理解完全竞争市场的局部均衡,掌握均衡价格、产量的概念和计算,能理解均衡的变动,能掌握弹性的概念和计算。
    2、理解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总剩余的概念,能计算各种剩余和进行相应的分析。
    3、掌握帕累托改进和帕累托最优的基本含义,理解完全市场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关系。
    4、能运用上述概念和方法分析税收、补贴、关税等实际经济现象对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的影响。
    (四)不完全竞争
    1、掌握垄断厂商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自然垄断的特点;垄断厂商的均衡原则和图形;垄断厂商的效率评价和福利损失;价格歧视行为。
    2、垄断竞争厂商的特点,长期和短期的均衡、效率评价。
    3、寡头厂商的含义和特点;掌握卡特尔模型、古诺模型的经济学含义和计算。
    4、理解博弈论的概念和基本要素,掌握占优策略和占优策略均衡,掌握纳什均衡,理解囚徒困境等经典博弈模型。
    (五)外部性和公共物品
    1、掌握外部性的含义和表现,理解外部性的效率,掌握外部性的治理方法、理解科斯定理。
    2、理解排他性(非排他性)、竞争性(非竞争性)的含义,掌握物品的分类,并能举出实际例子。
    3、理解公共物品的概念及产生的问题,理解共有资源概念及产生的问题。
    (六)不对称信息
    1、理解什么是信息和信息不对称,举出不同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的例子。
    2、掌握逆向选择的基本概念、问题和表现;理解什么是信号发送和信号甄别。
    3、掌握道德风险的基本概念、问题和表现;理解解决道德风险的基本方法。
    (七)要素市场
    1、掌握要素需求的概念、特点,竞争性要素需求曲线的形成。
    2、掌握要素需求的概念、特点,竞争性要素供给曲线的形成。
    3、掌握竞争性要素市场的均衡。
    (八)宏观经济总量:GDP和价格指数
    1、GDP指标的定义;GDP指标的各种相关指标定义;GDP的三种核算方法。
    2、CPI指标的定义;PPI、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关系;CPI、实际GDP、名义GDP、通货膨胀率的计算。
    (九)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式
    1、凯恩斯主义的消费需求函数;投资需求函数。
    2、两部门经济体系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乘数原理。
    3、三部门经济体系的均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平衡预算原理。
    (十)扩大的凯恩斯主义模型
    1、IS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IS曲线的经济含义。
    2、LM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LM曲线的经济含义。
    3、IS-LM模型的经济含义。
    4、运用IS-LM模型解释财政政策变动效果;运用IS-LM模型解释货币政策变动效果。
    (十一)一般的凯恩斯主义模型
    1、总需求曲线推导的数学条件;总需求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总需求曲线的经济含义。
    2、总供给曲线推导的数学条件;总供给曲线的几何推导过程;总供给曲线的经济含义。
    3、AD-AS模型的经济含义。
    4、运用AD-AS模型解释总需求政策变动效果;运用AD-AS模型解释总供给政策变动效果。
    (十二)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
    1、财政政策的工具;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2、财政政策的效力分析:政策时滞;利益集团的阻挠;预期因素的影响;挤占效应。
    3、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4、货币政策的效力分析:利率对货币需求变动的弹性;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弹性。
    (十三)短期和长期宏观经济问题
    1、失业的含义;失业的类型;“奥肯定律”。
    2、通货膨胀的含义;通货膨胀的类型;通货膨胀效应;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反失业和反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核算方程和索洛增长模型。
西南财经大学

添加西南财经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南财经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南财经大学报录比、西南财经大学考研群、西南财经大学学姐微信、西南财经大学考研真题、西南财经大学专业目录、西南财经大学排名、西南财经大学保研、西南财经大学公众号、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南财经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南财经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inancaijing/cankaoshumu_37058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