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6-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学位培养方案 正文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或专业代码:085229)
一、学科概况
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院黄大燊教授就在国内开展了环境科学以及幼儿园环境教育模式研究等工作。20世纪80年代,我校地理系成立了环境与发展教研室,开展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的调研工作,在此基础上开设了环境规划与管理大专班。1998年正式成立环境科学系,2000年我校也是教育部环境教育中心。2009年通过了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学学位点的合格评估,位列甘肃参评单位第二。学院现有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本科专业,一个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一个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与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等十多个单位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校企、校局联合、校内外整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学研结合,培养了一批国家急需的高级环保人才。
学科点凝聚了一批扎根甘肃、眼界开阔、思想活跃、踏实勤奋的高学历、高水平、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长期致力于环境评价与规划管理、城市生态、环境化学、水污染控制技术开发、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生态修复等领域的研究及人才培养。先后承担并完成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厅局级以上奖励近十项。在Analytica Chimica Acta、Talanta等国内外权威刊物和重要会议发表论文400余篇。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居国内同类专业前列。
二、培养目标
本领域培养的硕士生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知识面宽、适应性强,能够从事城市、区域和企业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污染的控制与治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环境修复以及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环境工程某一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应有较全面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环境工程某一研究方向的开发、设计与工程管理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多方面需求的能力和发展潜力。
三、培养方式
1.人才培养的双导师制,每位研究生由一位校内导师和校外兼职导师共同指导,负责学生课内外科技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以及毕业论文指导,依靠各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开展研究生实践教学活动,实践与研究相结合,重点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独立研究能力、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
2.教书育人,注意研究生思想素质培养,注重研究生就业和创业指导。
3.研究生在读期间提交研究报告或工程设计一份。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习方式为全日制攻读,基本学制一般为三年或在职四年。一般不能提前毕业。学业特别优秀、成果特别突出的学生,经导师同意、研究生院批准,可申请提前毕业,但提前期一般不超过半年。确需延长学习年限的一般不超过1年。
五、研究方向
1.水污染控制工程
2.水质净化
3.现代监测技术方法
4.环境评价与规划管理
5.生态监测技术和生态工程
6.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
7.环境恢复生态学
8.区域环境与生态产业
9.空间监测技术
10.环境监理
11.“三废”处理技术开发
12.环保及清洁生产技术开发
13.高浊度水净化
14.环保与健康
15.综合污水处理应用技术
16.含重金属废水处理与综合利用
17.废弃物资源化
六、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2个学期,实践和论文工作4个学期。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 34 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政治2学分、外语2学分)4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8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不少于12学分。
专业实践不少于半年,依托实践基地,可集中或分段进行。各研究方向根据需要设定各自的考核标准,研究生提交实践报告,实践基地提供评价结论。
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门知识,可由导师指定内容系统自学,并列入个人培养计划。自学课程学分可计入研究方向专业课学分,但不得超过4学分。
七、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具体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专业学位课程要求学生阅读教学大纲中所列的参考书目和任课教师推荐的文献,专业选修课程要求学生在任课教师指导下阅读一定数量的文献。
八、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获得实践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应开展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和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2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6个月,不具有2年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时间应不少于1年。非全日制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可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任务开展。
专业实践应有明确的任务要求和考核指标,实践成果能够反映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能力和工程素养方面取得的成效。
九、学位论文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研究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硕士生应保证至少一年时间进行科研论文(设计)工作。
论文(设计)阶段学习主要包括论文(设计)的选题、论文(设计)内容的研究、论文(设计)的写作和答辩。
1.学位论文(设计)的选题: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体现本学科领域的前沿性和先进性,要与导师的科研任务相结合,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也可在导师指导下,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自主选题。学位论文要有开题报告,进展检查,预答辩等过程,有明确的时间安排。
2.学位论文(设计)的内容:理论分析,建立相关的模型以及进行数值计算,设计实验方案,调试仪器设备,获取和分析实验数据等,其中方法和数据有一定的新见解。
3.学位论文(设计)的撰写: 论文应充分反映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外先进水平。对基础研究,论文应反映客体的背景或应用前景,给出实验方法或试验流程图,给出实验数据及其理论分析结果,并对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提出建议。
4.学位论文(设计)答辩
论文在答辩前要请两位在环境工程领域有较深造诣的专家评阅,其中至少有一位是外校专家。论文答辩应由校内外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主持进行。答辩委员会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主持答辩工作,统一评分标准和要求,最终决定每个学生的成绩及评语。
 
附件: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附件:
  环境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学时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公共必修课 Z0051001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Z005000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Z0101444 第一外国语 一、二 2 72 4 外国语学院 考试
专业基

Z0202001 生态系统生态学 4 72 4 巨天珍 曹  春
李玉霖
课程论文或者调研报告
Z0202002 高等环境化学 4 72 4 张松林 陈粉丽
Z0202003 环境工程学 4 72 4 赵学茂 葛建团
专业必修课 Z0203001 环境规划与管理 3 54 3 张小平 师  玮
窦立宝
Z0203002 污染生态学 3 54 3 刘旻霞 王继伟
Z0203003 现代环境监测技术 3 54 3 周喜斌 钟  耀
周小平
Z0203004 空间监测技术 3 54 3 赵  军 张  剑

  修
  课
专业选修课 Z0204001 生态监测技术 2 36 2 巨天珍 李玉霖 课程论文或者调研报告
Z0204002 大气∕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 2 36 2 赵学茂
Z0204003 固废资源化原理技术 2 36 2 张松林 赵慧宏
Z0204004 环境信息系统及其实验 2 36 2 赵 军
Z0204005 环境影响评价 2 36 2 张小平 窦立宝
Z0204006 环境电化学 2 36 2 周喜斌
Z0204007 恢复生态学 2 36 2 刘旻霞
Z0204008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2 36 2 张小平 师  玮
刘发强
Z0204010 高浊度水处理 2 36 2 王其召 王  刚
Z0204014 环保技术开发 2 36 2 刘光利 杨  帆
Z0084015 重金属废水处理与综合利用 2 36 2
 
路八智 李开文
Z0204017 能源评估基础与案例 2 36 2 张松林 赵成章
Z0204018 环境分子生物监测技术实验 2 36 2 王继伟
Z0204019 数学建模 2 36 2 数统学院
其他
培养
环节
Z0205003 参加学术讲座,1学分。
Z0205002 实践环节,1学分。
总学分 不低于37学分
 
西北师范大学

添加西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师范大学报录比、西北师范大学考研群、西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西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西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西北师范大学排名、西北师范大学保研、西北师范大学公众号、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ibei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33264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