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介绍

发布时间:2020-06-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介绍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介绍 正文

【历史回眸】西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前身为1904年创建的京师大学堂博物科,至今已有116年连续的办学历史。1939年,国立西北师范学院设博物系,1951年改建为生物系。1958年,教育部批准成立植物分类研究室,1980年改建为植物研究所。2000年,成立生命科学学院。中国植物分类学奠基人孔宪武先生在生物系、植物所的创建和发展中做出了卓越贡献。2020年,为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曹福亮教授为我院双聘院士。


【学院机构】学院现设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制药工程3个教学系,1个甘肃省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设植物学、动物与生态学、旱区微生物资源与技术、细胞与分子生物学、西北特色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5个研究所。学院建设有甘肃省特色植物有效成分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省科技厅主管)、甘肃省特色农产品高值化利用工程实验室(甘肃省发改委主管)、西北特色农产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甘肃省科技厅主管)3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学院是西北师范大学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主建学院之一。
 
【学科专业】学院现有生物学、生态学2个甘肃省重点学科,与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共建甘肃省特色学科——“寒旱区地理生态与资源学科群”。现有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植物学、动物学、发育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资源生物学等学科方向招收培养学术型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在职业技术教育(农林牧渔领域)专业硕士学位点招收培养全日制中职教育硕士。现有生物科学(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技术和制药工程(甘肃省双创教育试点专业)三个本科专业。
 
【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77人,其中专任教师56人、实验系列教师11人、行政管理人员10人,专任教师中教授20人、副教授28人,51人具有博士学位;有博士生导师7人(双聘博导2人),硕士生导师46人;学院有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0人(含退休专家),甘肃省优秀专家1人,5人入选甘肃省“555”(“333”)科技创新人才工程,4人入选2009年甘肃省一、二层次领军人才,6人获得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1人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提名奖,1人获第四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新奖,2人被评为甘肃省师德标兵,1人入选甘肃省青年飞天学者,3人被评为西北师大“教学名师”;20余位专任教师在全国性和省级学术团体中兼任理事长、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等职务。
 
【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是学院办学的第一要务。学院开办的生物科学本科专业2009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制药工程专业为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改革专业。建设有《人体科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为省级精品课程,《动物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药物化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和《发育生物学》等10门校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为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有人体科学省级教学团队,植物生物学、人体科学、微生物学三个校级教学团队。
学院非常重视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导师科研项目和学校学术科研资助项目。近五年来,本科学生共完成100余份研究报告,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有150多项科研成果申报参加了学校、甘肃省和全国“挑战杯”竞赛,获得国家级奖励5项、省级奖励30余项,学院是全校唯一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中连续八届都获奖的学院。牛天水同学获第六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李凯同学获第十届李政道奖学金,贾蓉同学勇夺2015年西北地区师范生教学大赛桂冠。学生考研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和就业率在全校领先,近年来每届毕业生有60余人考取“985”、“211”等院校的研究生。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学霸宿舍”、“学霸班级”被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广泛报道。学院多次获学校“本科教学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现分布在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如美国蒙山都生物技术公司的李常宝、吕海生,美国纽约大学的颉东旭,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王新平、俞发宏、熊煜青,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周兴金,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会成,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贺超英研究员、郭亚龙研究员,兰州大学王锁民教授、侯岁稳教授、赵志刚教授,甘肃省林业优秀专家何丽霞研究员等杰出校友,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优异成绩。
 
【科学研究】学院历来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在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生物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研究成果《高乌甲素镇疼药》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学院教师参与编写《中国植物志》、《高等植物图鉴》、《西藏植物志》、《Flora of China》等著作,其中参编成果《中国植物志》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近五年来,专任教师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资源普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重点研发项目等科研项目100余项,累计批准科研经费4000余万元。
   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近600余篇,其中在Mol Plant Pathol、BMC Plant Biology、Plant Cell Tiss Organ Cult、Plant Growth Regul、Ecotox Environ Safe、Mol Endocrinol、Horm Behav、J Electroanal Chem、Biomater Sci、Food Chem Toxicol、Food Hydrocolloids、Carbohyd Polym、Int J Biol Macromol、Sci China、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中国环境科学、微生物学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等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80余篇;主编或参编《世界藜科植物新分类系统(英文版)》(科学出版社)、《生态系统生态学》(科学出版社)、《生物电化学》(化学工业出版社)、《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で笮驼婢技?、《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で苤参锖图棺刀锒嘌杂氡;ぁ返茸ㄖ敖滩?0余部、授权国家技术发明专利20余件件;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项、厅局级科技奖励10余项。
 
【办学条件】学院自2012年搬迁至新校区后,教学科研硬件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学院现有实验室、办公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现有2500余台(件)总价值4000余万元的专用仪器设备,馆藏各类动物、植物标本20余万份。除建设有生物学中心实验室和甘肃特色植物有效成分制品工程中心公共科研平台外,还建有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资源生物学等学科方向的专业研究室40余间;已建成14个本科教学实验室,其中4个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细胞与发育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实验室、制药工程实验室、药物化学实验室);与化工学院、地环学院协同共建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湿地资源?;び氩悼⒐こ萄芯恐行?、风沙危害区生态修复与沙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学校和学院馆藏图书期刊和购置的电子数据库齐全,各类支撑条件较完善。
 
【前景展望】回首过去,生科人一步一个脚印书写着历史。展望未来,生命科学学院正秉承百年学府的办学精神和优良传统,高举新师范教育大旗,坚持“知行合一、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把传承特色与创新改革、教书育人与科学研究、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有机融合,全面贯彻落实西北师范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动方案,协同推进“七高一体系”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根本、队伍建设为核心、条件建设为支撑、制度建设为保障、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努力将生命科学学院建设成为西北地区培养生物学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生命科学研究与产业服务的高地,为我国西北地区的生物教育事业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和符合行业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西北师范大学

添加西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师范大学报录比、西北师范大学考研群、西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西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西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西北师范大学排名、西北师范大学保研、西北师范大学公众号、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ibei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33262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