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6-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物理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及专业代码:0702 )
一、学科概况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及其实际应用的基础学科。在物理学研究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力、热、电、磁、光、时间、空间、能量、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及物质结构等基本概念,经典物理学及相对论、量子力学等基本理论,时间、空间、能量等物理量的基本实验手段和精密测量方法,构成了物理学的理论与知识基础及研究方法。根据研究的物质运动形态和具体对象不同,物理学可主要分为如下几个学科方向:理论物理、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声学、光学、无线电物理及计算物理等。
西北师范大学的物理学专业为教育部特色建设专业,甘肃省重点学科;具有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物理学一级博士点。建立了原子分子物理与功能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基金委理论物理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平台,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中科院近物所联合建立了极端环境原子分子物理实验室。
学科点凝聚了一批淡泊名利、扎根西部、艰苦奋斗的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现有(截止2018.5)专任教师54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9人,在岗博士生导师13名,硕士生导师4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总人数的94.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专家1人,省领军人才5人,省“333”“555”科技创新人才4人,省教学名师2人,“飞天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青年学者1人,留学回国人员19人,入选学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双星计划”13人,有国际兼职教授7名、国内兼职教授17名。
学科点精心凝练研究方向, 在原子与分子物理、理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的一些方向开展了高水平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标志性成果,形成了明显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近5年(2013-2017),学位点累计获得各类项目、平台建设总经费4000多万元。主持国家级项目68项,其中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6项(面上项目6项),总经费2400多万元;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横向项目共41项,其中获批31项,总经费200多万元;获得各类平台建设经费7项,总经费1500多万元。近5年,共发表各类科研论文500余篇。其中,在Nat. Photonics,Energ. Environ.Sci., Nat. Commun., Phys. Rev. Lett., Appl. Phys. Lett., J. Geophys. Res, Sci. Rep., Opt. Lett., Opt. Express, Phys. Rev. A, Phys. Rev. B, Phys. Rev. E, J. Chem. Phys., J. Phys. Chem, Phys. Plasmas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EI论文400余篇,其中JCR I区和II区期刊97篇,Nature子刊6篇,Physical Review 系列25篇,中文核心期刊40篇,获授权发表专利7项,合作出版专著2部;获得省部级三等奖3项,其他科研奖励14项。近5年有1篇论文进入HCP,6篇论文进入ESI前3%。
与国内外的许多相关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利用地域优势,充分依托国家大科学装置,与中科院近物所、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合作。
该学科点十分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在《中国研究生教育分专业排行榜》上,物理学一级学科被评价为B+级,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研究生培养多年被评为A级。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物理学一级学科位列B-档。
西北师范大学物理学科涵盖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声学、光电子学(Z)等二级学科。
二、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是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能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学风严谨、踏实勤奋、积极进取,身心健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数理推演能力,具备实验研究的设计和操作技能,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熟练使用一门外语,有及时了解本专业前沿动态的能力;初步具有独立从事与物理学科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培养方式
依据本学科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声学、光电子学(Z)等专业特点,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培养环节由学院隶属的各研究所统筹安排,按导师及指导小组制定的具体培养计划执行。
专业基础课的教学采取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进行,通过考试取得学分;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的教学采取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相接合的方式进行,通过考试(或考查)取得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中的科研实践要求研究生除参加研究小组、研究所及学院例行的学术讨论会外,还要求每个研究生完成文献综述报告、开题报告以及课题进展报告,并提交书面科研实践报告,经导师或指导小组认可合格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教学实践由学院统一安排研究生做一学期的助教工作,并取得相应学分。
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研究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考试或考查中宜采用书面考试和课程论文(或专题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在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和发挥研究生的创造能力,师生密切配合,共同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内容的确定、实验过程的实际操作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应在导师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所选的研究题目和学位论文进行。
四、本学科所需其他相关(近)学科知识
数学。
五、学制及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基本学制3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生,可推荐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或允许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毕业期一般不超过1年。最长学习年限5年。
六、研究方向
1.理论物理(070201)
非线性物理
超冷原子分子理论
量子相干调控
计算物理
量子场论
凝聚态理论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2.原子与分子物理(070203)
原子结构与原子碰撞
强激光场中的原子分子物理
团簇性质与应用
大气环境中的原子与分子过程
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
等离子体环境中的原子与分子过程
原子分子精密谱理论
3.等离子体物理(070204)
复杂等离子体理论
基础等离子体
激光等离子体
计算等离子体
量子等离子体
高温高密等离子体
低温等离子体物理
4.凝聚态物理(070205)
低维先进材料物性与器件
纳米功能材料
低温与超导物理
半导体纳米材料与器件
功能薄膜材料
5.光学(070207)
应用光谱技术
超快光学
新型光电子材料与技术
等离子体光谱学
6.光电子学(0702Z1)
纳米光电子学
低维光电子材料及应用
超导光电子材料
七、学分要求
获本学科硕士学位要求所修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33学分(公共必修课5学分,专业基础必修课12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9学分,公共选修课1学分,专业选修课6学分),实践环节2学分。
八、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具体见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九、学位论文要求
1.选题和文献综述能力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生需通过阅读相当数量的中外文资料,进行深入的文献调研,在分析总结他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导师的科研课题,提出具有一定新意的研究课题,写出开题报告或设计方案,经导师和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实施。文献综述客观严谨,能够找到已有成果的局限和新的研究热点,并合理导入自己的研究选题。
2.规范性要求
硕士学位论文须是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或者合作完成的、较为完整的学术研究工作的总结,论文应体现出硕士生在所在学科领域做出的学术成果,应能反映出硕士生已经掌握了较为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较为系统的专门知识。论文写作符合规范。
硕士论文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与结论等内容。学位论文必须遵守学术规范,学位论文的撰写及印制应符合《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及印制规格的规定》的要求。学位论文应引用不少于40篇的参考文献,其中外文文献资料至少应在10篇以上,硕士学位论文不多于5篇,近5年论文不少于1/3,同时学位论文正文内容一般不能少于40页。
3.成果创新性要求
硕士生应在所在学科领域做出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并发表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4.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的一些主要成果应能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位论文应如实反映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独立或者合作完成的研究工作;论文应阐明选题的目的和学术意义,或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及国民经济建设的价值;论文作者应在了解本研究方向国内外发展动向的基础上突出自己的工作特点,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见解
硕士学位论文学术不断行为检测“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不超过20%者可直接送审;“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20%且≤30%须在导师指导下修改后申请复检,达到要求的可直接送审,复检仍不能达到送审标准者,取消本次学位申请资格;“去除引用文献复制比”>30%的取消本次学位申请资格,申请人须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认真修改,半年后可申请进行复检。学位申请人员提交不同于送审评阅论文版本的电子版进行检测,属于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出,取消本次学位申请资格,并按我校学籍管理及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如果对检测结果及初步认定结果存在异议,允许当事人向学院分委会提出申诉。由于自身原因未提交学位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的申请人,一律不能组织论文评阅和答辩。
研究生独立撰写完成学位论文后,须聘请本专业有影响的专家学者进行评审,评审专家一般应具有硕导资格或高级职称。硕士学位学位论文评阅一式两份,要求至少双盲评审一份,其中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如果发表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一致的B类或B类以上学术论文1篇,学院随机抽取10%的学位论文进行双盲评审,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如果发表与学位论文研究内容一致的学术论文达不到B类标准,学位论文进行双盲评审。评阅专家对硕士论文审阅后,根据《论文评阅意见书》撰写评阅意见,并就是否同意申请人参加答辩提出明确意见。评阅结论为:同意答辩,同意修改后答辩,修改半年后答辩,不同意答辩四种。两位专家评审意见为“修改半年后答辩”者,在导师指导下修改半年后重新送审评阅。两位专家评阅意见均为“不同意答辩”者,本次学位申请程序中止。评阅专家中有一位的评阅结论为“修改半年后答辩”或“不同意答辩”者,可另送一位专家复审。盲审论文复审须按照盲审要求进行。复审结论为“同意答辩”或“同意修改后答辩”视为评审通过;复审结论为“修改半年后答辩”或“不同意答辩”,则在导师指导下修改至少半年后重新送审。学位毕业论文评审通过后,可组织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后方能授予理学硕士学位。
 
附件:物理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附件:
物理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开课
学期

学时
总学
时数

任课
教师
考核
方式

 

 
公共
必修
M0051001 中国特色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2 36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M0050003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18 1 马克思主义学院 考试
M0101021 英语 一、二 2 72 2 外国语学院 考试
专业
基础
M0172101 物理学中的群论基础 4 72 3 石玉仁 王  建 考试
M0172102 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 4 72 3 石玉仁 丁晓彬 考试
M0172103 高等量子力学 4 72 3 陈宏善 贾多杰   张登红 李鹏程 考试
M0172104 固体理论 4 72 3 李  燕 陈建彪 考试


方向
原子与分子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06-07方向、光学
M0173101 原子结构与原子光谱理论I 4 72 3 董晨钟 丁晓彬 考试
M0173102 原子碰撞理论 4 72 3 颉录有 考试
M0173103 分子结构理论 4 72 3 陈宏善 考试
理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01-05方向 M0173104 物理学中的非线性方程 4 72 3 林麦麦 考试
M0173105 非线性动力学 4 72 3 唐荣安 豆福全王文元 考试
M0173106 等离子体物理基础 4 72 3 段文山 薛具奎 考试
凝聚态物理、
光电子学
M0173107 凝聚态物理导论 4 72 3 孙爱民 考试
M0173108 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 4 72 3 王成伟 考试
M0173109 半导体物理 4 72 3 马书懿 考试

 

 
专业
选修
M0174101 高等统计物理 2 36 2 段文山 王  涛 考查
M0174102 原子结构与原子光谱理论II 2 36 2 董晨钟 丁晓彬 考查
M0174103 分子光谱理论 2 36 2 尹跃洪 宋  燕 考查
M0174104 大气物理 2 36 2 袁  萍 考查
M0174105 激光场中原子分子性质 2 36 2 周效信 王国利 考查
M0174106 激光物理学 2 36 2 李鹏程 赵松峰 考查
M0174107 激光等离子体光谱实验 2 36 2 苏茂根 考查
M0174108 连续介质力学 2 36 2 薛具奎 考查
M0174109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2 36 2 薛具奎 考查
M0174110 多体量子理论 2 36 2 贾多杰 考查
M0173111 量子物理前沿 2 36 2 豆福全 王文元 考查
M0174112 尘埃等离子体物理 2 36 2 薛具奎 考查
M0174113 激光等离子体物理 2 36 2 洪学仁 唐荣安 考查
M0174114 计算等离子体物理 2 36 2 洪学仁 杨  阳
林麦麦
考查
M0174115 等离子体数值模拟 2 36 2 袁强华 殷桂琴 考查
M0174116 等离子体放电与材料处理 2 36 2 袁强华 殷桂琴 考查
M0174117 真空技术与薄膜物理 2 36 2 王成伟 考查
M0174118 超导物理 2 36 2 孙爱民 考查
M0174119 功能材料表征方法 2 36 2 马书懿 考查
M0174120 前沿专题选讲 2 36 2 各专业教授等 考查
注:专业选修课也可以跨方向选修“专业必修课”中的课程。
公共
选修
M0007000 语言能力提升课程 2 36 1 外国语学院
文学院
考查
M0006000 荣誉课程 一、二 - - 1 研究生院 考查
注:1.语言能力提升课程包括:法语、德语、日语、俄语等小语种课程以及古代汉语课程;2.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必须从科学知识概论、艺术知识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西方文化概论、社会科学知识概论等荣誉课程中选修1门修读,计1学分。
其他
培养
环节
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1次、给本科生至少做一次学术报告(1学分)
教学实践(1学分)
总学分 不低于35学分
 
西北师范大学

添加西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北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师范大学报录比、西北师范大学考研群、西北师范大学学姐微信、西北师范大学考研真题、西北师范大学专业目录、西北师范大学排名、西北师范大学保研、西北师范大学公众号、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北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ibei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33251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