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董娟娥

发布时间:2021-10-0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董娟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董娟娥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导师:董娟娥 正文

 

  1.基本信息
  董娟娥,女,1968年9月生,陕西省蒲城县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1年本科毕业于西北林学院,200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研究中心博士学位。2009年2月至2010年1月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和华盛顿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
  现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从事药用植物学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任日本杜仲研究会委员,陕西省中药协会顾问委员,陕西省中药协会理事。2005年入选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2009年入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骨干支持计划”。

  2.研究方向
  植物次生代谢与调控、天然产物提取分离。

  3.开设课程
  先后承担本科生的天然产物提取技术、天然香料生产工艺、天然产物生产工艺、树木提取物工艺学、药物分析、生物工程研究进展和林产化工学科导论,博、硕士研究生的萜类化学理论、植物次生代谢理论与调控、植物资源化学研究进展和大型现代仪器培训之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与技术等课程。
  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在读硕士研究生6名。

  4.学术成果
  1998年至今,一直致力于植物次生代谢与调控和天然产物提取分离方面的研究与实践。先后参加国家“十五”、“十一五”、“948”和陕西省重大科研项目;主持完成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和1项陕西省中药现代化项目,作为子项目负责人协助完成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8B03)。目前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79B06)子项目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骨干支持计划项目?;竦霉曳⒚髯ɡ?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2奖,获杨凌示范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先后在《Journal of Biotechnology》、《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应用生态学报》、《农业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林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编和副主编出版著作、教材5部,参编著作5部。
  注重学科建设和教学研究,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近年来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主要有:
  1. 杜仲变异及次生代谢物:国际合作项目(主持);
  2. 延安地区杜仲水保林建造:中国科学院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主持);
  3. 杜仲和红豆杉工业原料林丰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18B03)(子课题负责人);
  4. 丹参精准管理与远程信息服务集成与示范: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79B06)(子课题负责人);
  5. 水杨酸诱导丹参次生代谢及其机理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骨干支持计划;
  6. 建设杜仲GAP基地:陕西省中药现代化项目(主持)。
  7. 建设板蓝根GAP基地:陕西省中药现代化项目(负责)。

  获奖成果主要有:
  1. “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体系的建立”获2007年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2. “农林院校药用植物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获2009年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3. “创建产学研基地,加强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培养”获2005年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以第一发明人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有:
  1. 一种脱除杜仲叶苦涩异味的方法(ZL02139406.7)
  2. 绿色杜仲雄花茶的制备方法(ZL200510042883.3)

  出版的专著、教材主要有:
  1. 植物次生代谢与调控(主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 药用植物繁育学(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副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3. 风靡全球的杜仲健康新理念(副主编,英文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 The proceedings of the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ucommia ulmoides (Editor), Tokosha Inc. Tokyo, Japan. 2007
  5. 药用植物学(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统稿),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6. 天然产物提取分离与鉴定技术(编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近年来发表的论文主要有:
  Investigation on 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 of salvianolic acid B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 root.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2010, 17(1): 61~65. (第一作者)
  Accumulation of salicylic acid-induced phenolic compounds and raised activities of secondary metabolic and antioxidative enzymes in Salvia miltiorrhiza cell cultur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2010, 148(2~3): 99~104. (第一作者)
  Preparatio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pyroligneous acids from walnut tree branches. 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 2010, 87(1): 24~28. (第三作者)
  A study on the mechanisms of synthesis and accumulation of rubber in the leaves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Eucommia ulmoides, 2007, 1(1): 86~90. (第一作者)
  Growth and saikosaponin production of the medicinal herb Bupleurum chinense DC.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dustrial crops and products. 2008. (第四作者)
  杜仲雄花茶加工中护绿工艺响应面优化. 农业机械学报, 2010, 44(4): 145~150. (EI收录,通讯作者)
  观赏及药用杜仲无性系的选择. 林业科学, 2008, 44(5): 165~170. (第一作者)
  温度对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中草药, 2008, 39(1): 111~114. (第一作者)
  RP-HPLC测定杜仲雄花中京尼平苷酸和绿原酸. 色 谱, 2007, 25(2): 217~220. (第一作者)
  不同区域菘蓝根、叶(板蓝根、大青叶)有效成分差异.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7(9): 1613~1618.?(第一作者)
  大孔吸附树脂一次性分离杜仲叶中杜仲总苷和杜仲黄酮的研究.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7): 154~158. (EI收录,第一作者)
  杜仲酸性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含量测定. 林业科学, 2006, 43(10): 59~64. (第一作者)
  秦仲(1~4 号) 繁殖技术研究. 林业科学, 2007, 43(50: 120~124. (通讯作者)

  5.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陕西杨凌西农路22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邮编:712100
  联系电话:13992802592
  Email:dzsys@nwsuaf.edu.cn;dje009@126.com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联系方式

添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报录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姐微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真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业目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排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保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公众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ibeinonglin/daoshi_48446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