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导师:范代娣

发布时间:2021-10-0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导师:范代娣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导师:范代娣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导师:范代娣 正文


  姓 名: 范代娣
  出 生: 1966年1月生于陕西省蒲城县
  最高学历: 生物化工博士
  专 业: 生物化工
  职称/职务: 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联系方式: 通信地址: 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710069;西北大学化工学院
电话: +86-029-88303360;
  手机: 13809193640
  传真: +86-029-88302633
  电子邮件: fandaidi@nwu.edu.cn
   
  学术团体、兼职:
  中国工业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学会陕西省生化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生化学会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陕西省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发酵及酶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教育背景:
  1991年9月—1994年7月: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系生物化工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1988年9月—1991年7月: 西北大学化工系生物化工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1984年9月—1988年7月: 西北大学化学工程系化学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4年7月—现在:西北大学化工系生物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9 年1月—2000年1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家生物工程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做学术研究;
  1996年6月:被聘为副教授;
  2000年:破格晋升为教授;
  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2005年:被聘为西北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研究领域及研究兴趣:
  主要研究集中在重组蛋白质工程、生物医学材料、高密度发酵工程及其生产产品开发等领域。目前正在从事类人胶原蛋白系列衍生物及其下游产品的开发,已成功研究出性能不同的十几种类人胶原蛋白,被列入国家级重点新产品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其负责完成的“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类人胶原蛋白中试”由陕西省组织专家鉴定认为项目水平达到国际领先,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并申报了国际PCT专利。
   
  主要主持的科研项目
  · 国家火炬计划 · 国家级重点新产品
  · 国家高技术示范工程 · 国家“十五”重大攻关计划
  · 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陕西省火炬计划 · 陕西省重大攻关计划
  · 陕西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 · 西安市重大创新项目
  · 西安市重大产业化项目
   
  指导博、硕士生研究方向
  1. 重组蛋白质工程: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分离纯化蛋白质;
  2. 生物医学材料:研究蛋白类生物材料的生物学特性,获得低免疫排异性的组织工程用生物医用材料;
  3.发酵工程:对微生物工程菌进行高密度发酵及放大研究,探索大规模条件下工程菌高密度、高表达发酵的优化控制理论及技术。
   
  曾获奖励
  1. 2006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2. 2005年,获第二届中国女科学家提名奖;
  3. 2004年,“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类人胶原蛋白的研究”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4. 2003年,“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类人胶原蛋白中试”获西安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5. 2002年,获第四届陕西省青年科技进步奖,陕西省科协、陕西省组织部、陕西省教育厅;
  6. 2001年,获“陕西省‘三·五’工程人才”称号,陕西省人民政府,第二层次;
  7. 2001年,获“陕西省优秀回国人员”称号;
  8. 1998年,“发酵放大技术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9. 1997年,获第六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全国优秀青年教师三等奖;
  10. 1997年,“西洋参悬浮培养及放大研究”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专著及著作
  1.《细胞培养及蛋白质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独著;
  2.《重组蛋白质分离与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第一;
  3.《微生物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十五”国家重点图书,编写第一部第四章?!?br />    
  近年来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 Fan Daidi, LUO Yan’e,Mi yu . Characteristics of fed-batch cultures of recombinant Escherichia coli containing human-like collagen cDNA at different specific growth rates, Biotechnology letter, 2005,27:865-870.《SCI》源期刊
  2. LUO Yan’e, FAN Daidi,MA Xiaoxuan:Process Control for Production of Human-like Collagen in Fed-batch Culture of Escherichia coli BL 21,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05,13(2):276-279.被《EI》和《SCI》同时收录
  3.Longan Shang, Jin Hwan DO, Fan Daidi :Optimization of Propionic Feeding for Production of 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valerate) in Fed-Batch Culture of Ralstonia eutropha, 2003,11(2):220-223.被《EI》和《SCI》同时收录
  4.Fan daidi ,Shang longan,Mi yu: The kinetics of erythromycin fermentation in an air-lift bioreactor.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3,33(1):34-36.
  5.Fan daidi , Shang longan, Li baozhang, Yu Juntang. The Route and Technology of Oxygen Uptake Rate as Fermentation Scale-up Parameters.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Marching toward the Century of Biotechnology, volume1,1997,542- 545.
  6.FanDaidi,Shang Longan,Li Baozhang,Yu Juntang:Engineering and Techncal Parameters of B.t Obtained from Shake Flask.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Marching toward the Century of Biotechnology, volume1,1997,546- 549.
  7.Fan Daidi,Shang Longan,Yu Juntang: Research on Fermentation Scale-up Based the OUR Obtained from a Shake Flask. 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1996,12(3):177- 184.
  8.Shang Longan, Fan Daidi, Li Baozhang; Study of Downflow Liquid Jet Loop Reactor.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1996, 4(3): 246 - 256. 被《EI》和《SCI》同时收录
  9.Fan Daidi,Yu Juntang, Wei Dongzi; Determination of Oxygen Permeability and Volumetric Oxygen Transfer Rate of Shaken Flask. 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1995,10(2): 91 - 95.
  10.Juntang Yu, Daidi Fan:Study on Scale-up from Shake Flask to Ferment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Extracts of Scientific Lectures,Beijing,Chna,1995,107-109.
  11.范代娣,孙晓红,史新元等: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在红霉素发酵中的应用初探.化学工程.2000,28(2):49-50. 被《EI》收录
  12.范代娣,俞俊棠:苏云金杆菌摇瓶发酵动力学研究.化学工程,1996,24(4): 51- 53. 被《EI》收录
  13.尚龙安,范代娣,凌海燕:环流反应器中固定化酵母乙醇连续发酵.化学工程,1997,25(6): 30 -33. 被《EI》收录
  14.范代娣,俞俊棠:摇瓶发酵参数的测定及其应用的探索.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5, 12(1): 91- 95. 被《EI》收录
  15.范代娣,俞俊棠:消除摇瓶与罐发酵工程参数差异的方法.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5,12(6):680-683. 被《EI》收录
  16.马晓轩,范代娣:基因重组大肠杆菌表达类人胶原蛋白诱导条件优化研究,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25(4):29-34.
  17.骆艳娥,范代娣,花秀夫:重组大肠杆菌分批-补料培养生产类人胶原蛋白的过程控制,西北大学学报,2005,35(2):180-183.
  18.尚龙安,范代娣:高密度Ralstonia eutropha 细胞培养过程中二氧化碳的生成及其抑制作用,高?;Чこ萄П?,2004,18(5):633-638.
  19.范代娣, 原龙,米钰: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L-苯丙氨酸工艺优化,2002,32(1):33-36.
  20.范代娣 段明瑞 米钰等:重组E. coli 工程菌高密度培养生产人源型胶原蛋白,化工学报,2002,53(7):752-755.
  21.段明瑞,米钰,范代娣:重组人源型胶原蛋白基因工程菌补料分批发酵过程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02, 18(3):238-243
  22.范代娣,俞俊棠,魏东芝:摇瓶的体积氧传递系数与氧通透率的测定.生物工程学报,1995,10(2): 114-117.
  23.范代娣,俞俊棠:以摇瓶所得摄氧率为基准进行发酵放大.生物工程学报,1996, 12(3): 301-306.
  24.范代娣,尚龙安,俞俊棠:以摄氧率为基准的放大技术.化学工程,1996,24(6): 26-29.
  25.范代娣,俞俊棠,李宝璋等:摇瓶发酵中间过程的检测方法.西北大学学报,1996, 26(4): 317-320.
  26.范代娣,陈斌,尚龙安等:红霉素发酵工艺优化研究.生物工程学报,1999,15(1): 104-108.
  27.范代娣,俞俊棠:特制摇瓶用于测定菌种发酵动力学的研究.西北大学学报,1995,25(6):671-674.
  28.范代娣,党政,孙晓红:红霉素摇瓶发酵实验工艺条件.西北大学学报,2000,30(1):43-46.
  29.范代娣,张小燕,李万华:732H+ 树脂吸附L-苯丙氨酸发酵纯化中的应用, 西北大学学报,2000,30(4):143-146.
  30.范代娣,党政,孙晓红:红霉素摇瓶发酵实验工艺条件,西北大学学报,2000,30(2):42-46.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西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北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大学报录比、西北大学考研群、西北大学学姐微信、西北大学考研真题、西北大学专业目录、西北大学排名、西北大学保研、西北大学公众号、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西北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ibeidaxue/daoshi_48602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