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叶祥松

发布时间:2021-10-0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叶祥松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叶祥松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导师:叶祥松 正文


  叶祥松,男,1957年10月生,汉族,湖北赤壁市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教授、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和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理事、中国宏观经济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综合性大学《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房地产协会和广州市房地产学会理事、广东证券高级顾问。
  
  一、主要经历:1974年7月参加工作,曾先后当过农民、小学教师、军人;1979年9月——1983年7月在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系读政治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3年7月——1987年9月在湖北省中共咸宁地委党校任教,1987年破格晋升为讲师;1987年9月——1990年6月在广西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读硕士研究生,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0年7月——1995年11月在武汉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任教,1994年破格晋升为经济学副教授;1995年11月至今在广东商学院任教,1997年被广东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破格晋升为经济学教授,同年考入华南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读博士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汤在新教授。(2001年被西北大学遴选为政治经济学和世界经济专业博士生导师。)参加工作20多年来,先后担任广东商学院经贸学院副院长、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9次被中共咸宁地委党校、广西大学、武汉工业大学、广东商学院评为优秀工作者和优秀研究生,3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3次被广东商学院评为先进科研工作者。
  
  二、主要研究成果:近10几年来,在全国70余种学术刊物上,独立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其中在《求是》、《经济学动态》、《管理世界》、《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中国改革》、《经济学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研究》、《国有资产管理》、《江汉论坛》、《福建论坛》、《河北学刊》、《经济评论》、《经济论坛》、《学术研究》、《学术界》、《中南财经大学学报》、《财经科学》、《当代财经》等30余种国家级刊物和全国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其中40多篇学术论文先后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全文复印或摘要。其科研成果多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公开出版学术著作、教材12部:其中专著3部、主编4部、副主编2部,参编3部,累计个人著述280万字。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独立主持完成校级科研项目3项。十几年来,结合教学和科研,为党政部门撰写大量调研报告,积极参与政府部门的经济体制改革,为党政部门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产权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华人经济研究。
  
  三、教学情况:先后为博士研究、硕士研究生、MBA和本科生主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专题、管理经济学、经济学前沿问题、《资本论》、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课程。曾获武汉工业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科研情况简介:
  一、1990年9月以来公开发表的论文(不完全统计、全部论文均为本人独立完成) 考
  1.发达农村地区社会保障问题,《社会工作研究》1990年第3期。
  2.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几点想法,《广西大学学报》1990年第5期。
  3.发达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的两个问题,《广西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
  4.论发达农村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改革纵横》1990年第7期。 研
  5.犯罪,当前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经济管理与译丛》1991年第2期。 kaoyangj
  6.大学生政治教育心态剖析,《时代青年研究》199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青年》1991年第4期索引。
  7.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市场经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专辑。
  8.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江汉论坛》1994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4年第6期索引。
  9.发达农村地区社会保障系统及运行机制,《民政论坛》1994年第5期。
  10.谈谈发达农村地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条件,《江汉论坛》1994年第11期,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5年第3期索引。
  11.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系统分析,《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4年第6期。料《国民经济管理》1995年第1期全文复印。
  12.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外建材科技》,1995年第2期。
  13.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发利用与转移建议,《经济论坛》1995年第5期。
  14.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发利用与转移的几个政策问题,《咨询与决策》1995年第6期。
  15.我国跨国经营的步骤与组织机构的探讨,《对外经贸实务》1995年第6期。
  16.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若干对策,《江汉论坛》1995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1995年第11期索引。
  17.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成因及对策,《学习与实践》1995年第12期。
  18.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八大难题,《经济学动态》1995年第9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5年第10期全文复印。
  19.国有企业改革,明年将如何运作?,《中国财经报》1995年12月24日。
  20.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几点想法,《广西大学学报》1995年第6期。
  21.现代企业制度形成的历史考察,《经济评论》199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 1996年第3期索引。
  22.海外华人经济国际化趋势及其原因,《当代亚太》1996年第1期。
  23.海外华人和华人经济,《当代亚太》1996年第2期。
  24.论粤港经济运行机制的衔接,《当代亚太》1996年第3期。
  25.评政企分开的两种思路,《社科信息》199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 年第8期索引。
  26.国有企业改革,究竟难在哪里?《改革之声》199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8期索引。
  27.通货膨胀的十大危害,《广东价格报》1996年2月8日。
  28.关于国有资产产权交易中的三个糊涂认识,《福建论坛》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5期索引。
  29.法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资料,《经济研究资料》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体制改革》1996年第5期索引。
  30.“九五”期间如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上海企业》199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5期索引。
  31.德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管理世界》199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8期全文复印。
  32.“九五”体改五步走,《广州日报》,1996年4月5日。
  33.现代企业制度三题,《湖北省系统工程学会论文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
  34.法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特区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7期索引。
  35.韩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当代亚太》1996年第4期,载《东北亚论坛》1996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10期全文复印。
  36.美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10期全文复印。
  37.国企产权,如何界定?《中国改革》1996年第11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11期索引。
  38.英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国有资产管理》1996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6年第11期全文复印。
  39.新加坡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学术研究》1996年第4期,载《学术界》1996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8期全文复印。
  40.巴西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河北学刊》1996年第4期,载《财经科学》1996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6期全文复印。
  41.日本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当代财经》1996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6年第7期索引。
  42.新加坡国连公司的运行机制,《现代企业》1996年第4期。
  43.关于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的若干思考,《广东商学院教学改革论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
  44.现代企业家的十大特征,《广州工商管理》1996年第6期。
  45.西欧各国国有企业私有化对我国国有经济调整的启示,《当代亚太》1996年第11期。
  46.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措施之我见,《珠江经济》1997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7年第4期索引。
  47.海外华人经济国际化趋势及其原因,《当代亚太》1997年第1期。
  48.关于对国有企业的评价问题,《广西商专学报》1997年第1期。
  49.关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经营范围问题,《云南财贸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50.意大利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及其启示,《学术研究》199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7年第6期全文复印。
  51.论美国货币市场构成及其特点,《世界经济与政治》1997年第3期。
  52.法国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广州日报》1997年4月8日。
  53.通货膨胀的十大危害,《广东价格报》1997年4月7日。
  54.现代企业制度呼唤现代企业家,《江汉论坛》1997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1997年第8期索引。
  55.国有经济在我国中的比重和经营范围问题探讨,《岭南学刊》1997年第4期。
  56.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中的两个基本问题—兼评国有企业改革中若干不同认识,《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8年第1期。
  57.肇庆市端州区国有中小商业企业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经济研究参考》1998年第16期。
  58.关于国有企业托管的几个问题,《学术界》1998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8年第10期索引。
  59.论邓小平经济理论体系,《广东商学院学报》1998年创刊号,人大复印资料《邓小平理论》1999年第5期索引。
  60.国有企业托管中的误区,《财经科学》1998年第4期。
  61.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演变及改革的目标模式,《国有资产研究》1999年第4期。
  62.马克思的经济均衡和非均衡理论是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中州学刊》1999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10期全文复印。
  63.试论对小平经济理论体系,《开放时代》2000年第2期。
  64.对上市公司国有资本股权结构和主体问题的探讨,《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65.科技进步、市场经济、第三产业,《广东商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66.论马克思的产权理论,《经济经纬》2000年第4期。(曾载于《社会科学家》2000年第4期。)
  67.论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结构,《宁夏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68.论控制内部人控制,《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69.论国有公司的激励机制及约束机制,《特区与港澳经济》2000年第11期。
  70.上市公司国有资本股权结构和主体问题,《经济管理》2001年第1期。
  71.国有公司新老三会关系论,《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1年第1期。
  72.不同国家公司治理结构及其比较,《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73.两种不同国有公司治理模式及其评析,《中南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74.论我国国有公司治理模式,《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开放时代》2001年第2期。
  75.论我国国有独资公司的治理结构,《广西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经济》2001年第7期全文复印。
  76.规范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行为初探,《现代财经》2001年第2期。
  77.关于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两个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78.关于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行为的几个问题,《岭南学刊》2001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1年第8期全文复印。
  79.西部大开发之逻辑演进,《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80.关于国有公司的国有资产所有权主体问题,《南方经济》2001年第4期;《吉林省经济管理班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全文复印。
  81.论国有公司产权关系问题,《当代财经》2001年第5期。
  82.西方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当代亚太》2001年第7期。
  83.略论东南亚华人经济,《当代亚太》2001年第8期。
  84.关于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几个问题,《现代企业》2002年第5期。
  85.关于国有独资公司法人财产权问题,《学术探索》2002年第3期。
  86.国有股减持的理论研究综述,《经济研究资料》2002年第4期。
  87.两种不同国有资产管理和营运模式比较分析,《现代财经》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0期全文复印。
  88.论现代公司的产权关系,《经济评论》2001年增刊。
  89.论国有公司产权关系问题,《桂海论丛》2002年第3期。
  90.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几个基本问题,《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3期?!缎禄恼?002年第5期索引。
  91.论我国上市公司的制度性缺陷,《求是学刊》2002年4期。人大复印资料《金融与保险》2002年第9期、《工业企业管理》2002年第12期全文复印。
  92.经理股票期权同职工持股的比较分析,《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93.实施股票期权的障碍分析,《延安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94.内部人控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失效,《西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11期全文复印。
  95.推进独立董事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合著,第一作者)《求是》2002年第16期。
  96.论国有公司产权关系,《国有资产管理》2002年第6期。
  97.独立董事的涵义、职责、角色定位的探讨,《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98.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八大难题,《中州学科》200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2002年第10期全文复印。
  99.论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100.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变,《当代亚太》2002年第4期。
  101.独立董事制度的问题研究,(合著,第一作者)《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第1期。
  102.中外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分析,《经济学家》2003年第1期。
  103.对设立独立董事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西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04.日本公司治理结构的演变,《天府新论》2003年第1期。
  105.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失灵问题探讨,《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06.股份制度国有企业股份制成本,《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107.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思考,《经济学动态》2003年第5期即将发表。
  108.科期定理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陕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西安石油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09.我国国有公司治理结构特点及其依据,《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110.国有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失灵的原因分析,《国有资产管理》2003年第4期。
  111.我国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问题,《中国经济评论》2003年第7期。
  112.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必需解决的几个问题,《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2003年第1期。
  113.我国设立独立董事制度研究综述,《经济研究资料》2003年第6期。
  114.国有股减持的理论研究综述,《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1期。
  115.对独立董事制度几个基本问题的认识,《兰州商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16.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经济学家》,2004年第2期。
  117.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思考,《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18.对劳动价值理论中若干基本观点质疑,《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19.劳动价值理论中的几个重大理论问题,《经济评论》2004年第5期。
  
  二、公开出版的专著和教材
  1.《三峡窗口》,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1月。参编,撰写2.1万字。
  2.《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参编,1.8万字。
  3.《土地有偿使用理论与实务》,中国商业出版社,1993年11月,副主编,撰写4.5万字。
  4.《实用政务大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年10月,副主编,撰写10万字。
  5.《政治经济学》,武汉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主编。
  6.《国有企业改革—探索、借鉴、启示》,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独著。该书由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作序,《南方经济》《广州日报》《商学论坛》发表书评,给予较高评价。
  7.《政治经济学》,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主编。
  8.《政治经济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主编。
  9.《东南亚华人经济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5月,专著(第一作者)。
  10.《国有公司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7月。独著。
  1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主编。
  12.《中国市场经济与所有制结构》,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主要作者。
  13.《现代企业前沿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独著。
  
  三、科研项目
  1.主持并独立完成200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轨经济中我国国有公司产权关系和治理结构研究”,资助经费8.00万元。
  2.主持并独立完成1998—200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营运机制研究”,资助经费3.96万元。
  3.主持1999—2000年度广东高校第三批人文社科项目“珠江三角洲地区国有经济调整与富余人员再就业研究”,资助经费1.52万元。
  4.主持湖北省1995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资助经费0.50万元。
  5.主持广东省高教厅“八五”规划重点课题“东南亚华人经济研究”,资助经费1.6万元。
  6.独立完成1996年度广东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外国有企业制度比较研究”,资助经费0.3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7.独立完成1991年度武汉工业大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8.独立完成1995年度武汉业大学社会科学项目“现代企业制度研究”。资助经费0.1万元。
  
  四、获奖情况
  1.《发达农村地区社会保障问题》获1988—1990年度中国民政与社会福利学会优秀论文奖。
  2.《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及其对策》获广东省劳动厅优秀论文二等奖。
  3.《国有企业创新的八大难题》获“中草堂杯”第三届广东青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北省企业家评价协会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第六次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4.2001年1月14日获广东商学院“科研工作特殊贡献奖”。
  5.1997年评为广东商学院科研先进个人。
  6.2000年被评为广东商学院科研先进个人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西北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西北大学考研分数线、西北大学报录比、西北大学考研群、西北大学学姐微信、西北大学考研真题、西北大学专业目录、西北大学排名、西北大学保研、西北大学公众号、西北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西北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西北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西北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ibeidaxue/daoshi_48591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