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生物学系导师:梁君荣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厦门大学生物学系导师:梁君荣

厦门大学生物学系导师:梁君荣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厦门大学生物学系导师:梁君荣 正文

      姓名:梁君荣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所获学位:博士
   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方向:海洋微藻生物学  
   电话:0592-2181386
   传真:0592-2181386
   电子邮箱:
   通信地址: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藻研究室
   邮编:361005
  
   个人中文简介
   梁君荣,女,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5年出生,1993-2002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海洋与环境学院海洋生物专业,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分子遗传学,1997年获海洋生物学理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海洋生物学理学博士学位。现在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藻实验室工作,从事海洋微藻(硅藻为主)的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研究。2007.11-2008.5香港公开大学访问学者,2008.11-2009.12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973子课题(1项),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厦门市科技重大项目(1项,已结题)、中科院开放课题(1项,已结题)、校预研基金(1项,已结题)等课题的研究;作为第一合作者或主要合作者参与了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项(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等多项的科研工作。这些科研项目涉及海洋硅藻程序化死亡;海洋硅藻硅吸收和生物硅化机理研究;海洋硅藻胞外产物生理生态特征研究;海洋赤潮藻类遗传多样性研究;海洋微藻分子生物学鉴定和快速检测与识别;船舶压载水外来入侵生物的生物学和防治研究;幼鲍附着的硅藻生物膜研究;以及海洋微藻生物活性物质(如不饱和脂肪酸、β-胡萝卜素等)的研究和开发。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EI收录论文5篇。合著出版专著 1部?;裣妹攀锌蒲Ъ际踅饺冉?次。曾承担的教学任务有本科生的《生物制药》、《海洋生态学》和《生命科学导论》。研究生的课程有《高级水生生物学》(学位课)、《微藻生理生化专题》和《微藻分子生物学专题》等。自工作以来,指导8名硕士研究生和8名本科生,协助指导4名研究生。
  
   个人英文简介
   Liang Junrong, female, born in 1975. Ph.D. in Marine Biology(2002), Associate
   Professor in Hydrobiology.
   Research Interests: Molecular biology in marine microalgae(especially marine diatom and dinoflagellate),including species identification using molecular methods,
   microalgae genetics and phylogenetic analysis.
   Research projects: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41076080,40676082,30270118);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Fujian Province of China(B0510005);the State Key Bas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 of China (2011CB200901,2001CB409701);Open Fund of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KLEE0202),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Project of innovation foundation of Xiamen University.
   Publications:more than fourty paper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international and
   national journals.
   Courses: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s、Marine ecology、Higher phycology、Seminar on
   physio-biochemistry of microalgae.
  
  代表性成果
  论文发表

 ?。?)Observations of several cryptomonad flagellates from China Sea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Journal of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46 (2): 205-212,2008年02月
 ?。?)Influence of N/ P ratio on the growth and interspecies competition of two red tide algae.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26(4): 107-115 ,2007年10月
 ?。?)五种鲍鱼饵料生物(底栖硅藻)的脂肪酸组成分析,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年04月
 ?。?)骨条藻的种类与基因多样性研究进展,自然科学进展,2007年01月
 ?。?)The Prewarning Value of Alexandrium tamarense PSP in all area with frequent outburst of red tide.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06年12月
 ?。?)Pseudo-nitzschia: taxonomy and biogeographic distribution in the estuary of Changjiang River, China.,Proceedings of 18th International Diatom Symposium (Witkowski A. ed.), Biopress Limited, Bristol, p.75-90.,2006年10月
 ?。?)几种赤潮藻对中华哲水蚤摄食、产卵和孵化的影响,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7月
 ?。?)中国沿海三种拟菱形藻的毒性分析,南中国海红潮的关键研究(何建宗等主编,南中国海赤潮学会出版,ISBN 962-85019-4-4),2006年06月
 ?。?)硅藻显微图像的自动分割方法,南中国海红潮的关键研究(何建宗等主编,南中国海赤潮学会出版,ISBN 962-85019-4-4),2006年06月
 ?。?0)赤潮藻经船舶压舱水输入厦门港风险分析,南中国海红潮的关键研究(何建宗等主编,南中国海赤潮学会出版,ISBN 962-85019-4-4),2006年06月
 ?。?1)底栖硅藻新月筒柱藻对锌胁迫的生理学效应,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月
 ?。?2)Emiliania huxleyi(Haptophyceae)在不同温度和盐度下产二甲基硫(DMS)的研究,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月
 ?。?3)泉州湾虾池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研究,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月
 ?。?4)我国沿海常见浮游植物检索数据库的建立,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月
 ?。?5)利用藻类去除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实验研究,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月
 ?。?6)重要海水养殖鱼斜带髭鲷和花尾胡椒鲷16S rRNA遗传变异研究,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月
 ?。?7)我国微型硅藻类的新记录属-拟脆杆藻属,植物分类学报,2006年01月
 ?。?8)全细胞杂交在三种赤潮微藻检测中的应用,高技术通讯,2005年12月
 ?。?9)斜带髭鲷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RAPD研究,海洋科学,2005年12月
 ?。?0)我国首次记录的二种微型硅藻:Gomphonema pseudexiguum和Synedra fasciculate,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月
 ?。?1)船舶压舱水引入外来藻类的危害及监测,植物检疫,2005年05月
 ?。?2)基于核糖体DNA大亚基片段序列探讨中国东海海域赤潮原甲藻的分子分类,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月
 ?。?3)赤潮拟菱形藻形态学分类和分子生物技术鉴定研究概述,海洋科学,2005年01月
 ?。?4)Nanoneis, A Newly Recorded Diatom Genus from China and Nanoneis longta sp. nov.,Acta Botanica Sinica,2004年07月
 ?。?5)赤潮藻经船舶压舱水输入厦门港的风险分析,检验检疫科学,14,2004年05月
 ?。?6)浙江温州、镇海和福建九龙江沉积微型硅藻的初步研究。,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3(2): 237-243。,2004年02月
 ?。?7)分子探针和全细胞杂交方法在赤潮甲藻锥状斯氏藻检测和鉴定中的应用,南中国海红潮预防和管理的前沿发展(主编:何建宗、林海扬、俞子修)。南中国海赤潮学会出版:63-69。ISBN-962-85019-4-3,2003年11月
 ?。?8)分子探针和全细胞杂交技术在棕囊藻(Phaeocystis)检测和鉴定中的应用,南中国海红潮预防和管理的前沿发展(主编:何建宗、林海扬、俞子修)。南中国海赤潮学会出版:75-79。ISBN-962-85019-4-3,2003年11月
 ?。?9)一次甲藻赤潮发生期间硅藻群落演替动态研究,南中国海红潮预防和管理的前沿发展(主编:何建宗、林海扬、俞子修)。南中国海赤潮学会出版:187-191。ISBN-962-85019-4-3,2003年11月
 ?。?0)不同氮磷比对三种常见赤潮藻生长的影响及藻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南中国海红潮预防和管理的前沿发展(主编:何建宗、林海扬、俞子修)。南中国海赤潮学会出版:119-126。ISBN-962-85019-4-3,2003年11月
 ?。?1)福建沿海赤潮生物研究综述,南中国海红潮预防和管理的前沿发展(主编:何建宗、林海扬、俞子修)。南中国海赤潮学会出版:23-33。ISBN-962-85019-4-3,2003年11月
  
  专著发表:
 ?。?)功能海洋生物分子:发现与应用.第九章,海藻(6万字,203-240),科学出版社,2007年02月,学术专著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厦门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厦门大学考研分数线、厦门大学报录比、厦门大学考研群、厦门大学学姐微信、厦门大学考研真题、厦门大学专业目录、厦门大学排名、厦门大学保研、厦门大学公众号、厦门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厦门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厦门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厦门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iamendaxue/daoshi_49586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