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李城希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李城希

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李城希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厦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李城希 正文


  姓名:李城?! ?br />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所获学位:博士
  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院:人文学院
  研究方向:鲁迅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学科专长:鲁迅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经典重读与中国现代经典长篇小说研究 茅盾研究

  个人简介

  李城希简历
  李城希,湖北蕲春人。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四川大学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访问学者。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鲁迅研究,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

  一、学历及工作经历
  1.学历:
  1998年9月1日——2001年6月31日: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文学博士学位。
  2001年10月3日——2003年6月10日: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文系博士后。
  2009年8月10日——2010年8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访问学者。

  2.工作经历:
  1995年7月14日——1995年12月30日: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政治部工作。
  1995年1月10日——1998年8月31日:广东省韶关大学中文系任教。
  2003年6月20日——至今:厦门大学中文系任教。

  二、论文及专著:
  1.《性格、问题与命运——虎妞形象再认识》(13000字),《文学评论》2009第6期;
  2.《重新认识“中国现代文学史”》(10000字),《文学评论丛刊》第12卷第1期(2009);
  3.《20世纪“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回顾》(21000字),《鲁迅研究月刊》2002第4期;
  4.《论“未完成的中国现代文学”》(13000字),《学术界》2002第5期;
  5.《祖父的精神影响:鲁迅成长历程中的家族因素》(13000字),《厦门大学学报》2010第3期;
  6.《书评:中国乡土小说史》,香港浸会大学《人文中国学报》第十六期(年刊,2010);
  7.《鲁迅论中国小说艺术审美接受误区》(8000字),《江淮论坛》2007第4期;
  8.《鲁迅论审美创造心境》(8000字),《厦门大学学报》2005第6期;
  9.《多元文化影响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8000字),《江淮论坛》2003第2期;
  10.《1949年之前“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回顾》,《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1.《试论体验对鲁迅的影响》,《安徽教育学院学报》(8000),2000年第4期;
  12.《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综述(20世纪80年代之后)》(8000字),《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3.《先锋戏剧的先锋式研究——读《中国当代先锋戏剧1979—2000》》,《四川戏剧》2004年第4期;
  14.《20世纪初期鲁迅的文化思想》,《青海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5.《寻访诗人最初的心灵——〈真我集〉与闻一多诗歌研究起点问题讨论》,《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6.《鲁迅与龚自珍情感历程比较》,《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7.《梁启超小说本体观及其影响》,《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18.《中国古典审美理想与〈呐喊〉、〈彷徨〉的读者接受》,《山东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19.《徐志摩与中国诗歌传统》,《山东社会科学》1994年第3期;
  20.《〈再别康桥〉与中国诗歌传统》,《语文学刊》1994年第3期;
  21.《〈诗〉刊在中国新诗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韶关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
  22.《田仲济杂文研讨会综述》,《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4期;
  23.《浅谈电影〈老井〉处理高潮的艺术手法》,《高师函授学刊》(华中师大)1988年第7期。

  专著:
  1.《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 接受 偏离 回归》(27万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中国现代小说美学思想史论》(合著,本人负责第五章:《鲁迅:伟大的奠基者》,3万字),江苏文艺出版社,2006年。
  3.博士后报告:《鲁迅小说美学》(32万字);
  4.中国社会科学院访学:《〈子夜〉的艺术世界及周边问题》(20万字)

  三、开设课程:
  本科课程:
  《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
  《中国现代文学史》
  《大学语文》
  《鲁迅青少年时代经历与思想研究》
  《中国现当代文学》(面向全校所有本科生开设)

  研究生课程:
  《鲁迅研究》
  《中国现代经典长篇小说研究》

  四、主要学术活动:
  1.2004年9月,在山东参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青年学者研讨会,作题为《重新认识“中国现代文学史”》首场长篇报告,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会议总结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的会议综述均对其内容有专门表述。该报告后发表于《文学评论丛刊》。
  2.2009年9月,参加北京鲁迅博物馆、厦门大学、日本东北大学联合主办的“中日视野下的鲁迅”国际学术研讨会,作题为《鲁迅:来自祖父的精神影响》首场报告,受到与会专家的肯定,会议综述有专门表述。该报告修改后发表于《厦门大学学报》。
  3.2009年12月,在厦门参加厦门大学与菲律宾、新加坡等机构主办的“丁玲与中国当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题为《土改:政策与行为的乡土化及其审美意义——〈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重读》长篇报告,会议综述及《厦门日报》等媒体有报道。
  5.2002年5月主讲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论坛”,作题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90年》的学术报告。后报告以《论“未完成的中国现代文学”》及《多元文化影响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为题分别发表于《学术界》及《江淮论坛》并引起学界关注。
  6.1999年在武汉大学参加纪念闻一多诞辰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并作题为《寻访诗人最初的心灵——〈真我集〉与闻一多诗歌研究起点问题讨论》的报告,该文发表于《广东社会科学》后被收入闻一多研究文集。
  7.2011年9月16日参加南开大学“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提交《鲁迅对其祖父行为过失的“补救”或尊严的维护》学术报告。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厦门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厦门大学考研分数线、厦门大学报录比、厦门大学考研群、厦门大学学姐微信、厦门大学考研真题、厦门大学专业目录、厦门大学排名、厦门大学保研、厦门大学公众号、厦门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厦门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厦门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厦门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iamendaxue/daoshi_49567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