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哲学系导师:傅小凡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厦门大学哲学系导师:傅小凡

厦门大学哲学系导师:傅小凡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厦门大学哲学系导师:傅小凡 正文


   姓名:傅小凡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人文学院
   出生年月:1957年10月
   研究方向:中国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
   E-mail:
  
   傅小凡副教授,哲学博士,中国哲学博士点学术骨干。1957年10月生,男。籍贯辽宁省。1971参加甘肃省天水市歌舞团工作,先后担任演员,编导等职务。1986年12月,通过自学考试,获得兰州大学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大专毕业证书。1989年考取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生班攻读硕士学位课程。1991年在甘肃省天水师范学院任教马列教研室与音乐系任教。1993年7月通过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并获得哲学硕士学位。1995年考取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9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宗教学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哲学、伦理学、美学与中国文化等专业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的研究工作。出版《晚明自我观研究》、《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佛教造像艺术的历史背景、风格演化及其美学意义》、《社会转型与道德重建——先秦诸子对“道德何以可能”问题的哲学思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华民族精神概论》等专著,在国内各类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

  学术成果
  
  1. 《论孔子对“欲”、“矩”间张力弥合》,《齐鲁学刊》,1996,6;
   2. 《论康德的“Appearance”与“Phenomenon”间的异同———兼论“象”范畴的哲学意义》,《学术月刊》,1997,12;
   3. 《时代思潮的回顾与前瞻》,《文史哲》,1998,3;
   4. 《真善美的统一与平民化的自由人格》,《书与人》,1997,3;
   5. 《作为哲学范畴的自我与自我观》,《社会科学报》,1998,2,12;
   6. 《论李贽的自我观》,《天水师专学报》,1998,2;
   7. 《伏羲新考》,《伏羲文化研究》,中国对外出版社,1993;
   8. 《毛泽东与瞿秋白文艺思想比较》,《毛泽东思想研究》,1994,1;
   9. 《论邓小平文艺思想的发展》,《邓小平理论研究丛刊》,中国广播出版社,1993;
   10. 《封建专制之下的人性精神——唐五代说唱文学敦煌本的美学意义》,《1994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6月。
   11. 《哲学与现代化》,《福建社科界》,1999,第二期;
   12. 《论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天水师专学报》,1999,第一期;
   13. 《论颜山农用道教内丹方法对儒家思想的改造》,《道韵》,第六辑(台湾)中华大道出版社,1999,12;
   14. 《论刘宗周的自我观》,《厦门大学学报》2000,第二期;
   15. 《论袁宏道自我观、宗教观与美学观的转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第二期;
   16. 《舞蹈之思》,《舞蹈》2000,第二期;
   17. 《论中国古代哲学的主体性转向》,《鹅湖》2000,第十一期;
   18. 《佛教对谭嗣同思想的影响》,《觉群》,2000,9;
   19. 《追求情的普遍意义》《兰州大学学报》2001,第一期;
   20. 《论道教思想对颜元的影响》,《道韵》,第九辑(台湾)中华大道出版社,2001,8;
   21. “Chinese first think of the Question that How Is the Moral Itself Possible”, Tunghai University Conference on “Ethic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 the 21st Century”,2001,6;
   22. 《中国近代哲学历史观与认识论的成就与不足》,《厦门大学学报》2002,第三期;
   23. 《再度实现历史观与认识论的统一》,《东南学术》,2002,第四期。
   24. 《本体与存在——朱熹哲学本体论研究》,《东南学术》,2002,第六期。
   25. 《鸠摩罗什与中国古代哲学》,《觉群》,2002,第二期。
   26. 《天的权威性与善的可能性》,《儒家德治思想探讨——“儒家德汉思想与现代化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3,6。
   27. 《毛泽东是如何统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认识论的》,《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1.
   28. 《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的三个步骤》,《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3,3.
   29. 《主体与心性——朱熹主体本体论初探》,《朱子研究》,2004年,第2-3期。
   30. 《哲学类课程与多媒体教学》,《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增刊。
   31. 《从道德哲学的角度看“兵家之道”》,《道学研究》2004第一期;
   32. 《独具特色的麦积山石窟》,《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四期;
   33. 《论佛教造像的女性化趋势》,《觉群·学术论文集》第四辑)2004年第12月;
   34. 《先秦诸子对“道德何以可能”问题的初步思考》,《中国哲学大会论文集》,2005
   35. 《董仲舒伦理思想》,《董子思想研究》2005
  
    专著
  
  1、《晚明自我观研究》,巴蜀书社,2001,11。
   2、《新编中国哲学史》,第五编,中国书店出版社,2002,2.
   3、《土楼文化》,第一章,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10。
   4、《东方微笑——麦积山石窟佛教造像的美学意义》,敦煌文艺出版社,2002,12。
   5、《社会转型与道德重建》,中华书局,2004,8;
   6、《宋明道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3
   7、《祁山遗恨——三国时期政治哲学初探》,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10
   8、《异端与启蒙——李贽哲学思想研究》,黄山书社,2006(合同已签)
   9、《神话溯源——女娲、伏羲神话的源头有及其对中国古代哲学思维的影响》,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合同已签)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厦门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厦门大学考研分数线、厦门大学报录比、厦门大学考研群、厦门大学学姐微信、厦门大学考研真题、厦门大学专业目录、厦门大学排名、厦门大学保研、厦门大学公众号、厦门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厦门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厦门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厦门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iamendaxue/daoshi_49565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