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导师:朱家骏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导师:朱家骏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导师:朱家骏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导师:朱家骏 正文


  姓名:朱家骏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学院:人文学院
  出生年月:1954年11月
  研究方向: 在学术上率先提出汉字文化记号论,注重汉字作为文化记号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对西方起源的人类学、民族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在东方高文化民族和地域的应用,对于它们如何纳入和继承汉字等东方文化遗产的问题等作了开拓性的探索和实践。
  电话:( 0592)2188882
  电子邮件信箱: jiajun8882@yahoo.com.cn
  
  
  朱家骏简介

  1982年厦门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毕业后,在集美航海专科学校任教,
  1985年到日本大阪大学留学,先后取得日本学专业 ( 日本文化学)硕士学位,芸术学专业(民族音乐学)博士学位。学习期间以及毕业后还长时间在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国立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作过研究。
  1995年起先后在日本滋贺县立大学、大阪经济大学、国立大阪大学文学部、大阪音乐大学任教,
  现任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
  在日本学习、工作期间曾任福建中日文化交流研究会会长、大阪府丰中市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日本民族艺术学会庶务委员等社会、学会职务。

  研究方向及成果

  在学术上率先提出汉字文化记号论,注重汉字作为文化记号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重大意义,对西方起源的人类学、民族学、以及民族音乐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在东方高文化民族和地域的应用,对于它们如何纳入和继承汉字等东方文化遗产的问题等作了开拓性的探索和实践。相关研究及成果先后获得日本外务大臣奖,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奖以及产经新闻的表彰,并多次得到文部省科学研究费补助金、丰田财团、松下国际财团、富士施乐小林节太郎纪念基金、日本科学协会笹川科学研究助成金及其它多数机构的支持和资助。

  目前,除承担日常的科研、教学任务以外,积极推进中日间的学术、文化交流,多次邀请并接待日本学者来厦门大学作演讲、报告、讲座及调查等。并主持译丛《东瀛采石》的编译工作,将日本有关中国研究的最新成果介绍到中国来,为中国的现代化和新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个人简历

  1978/3---1982/2 厦门大学外文系日语专业毕业

  1982/3---1985/3 交通部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助教

  1985/4---1993/3 日本大阪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研究生,获得 日本学专业 ( 日本文化学)硕士学位,芸术学专业(民族音乐学)博士学位 (1996/3)。

  1995/4---日本滋贺县立大学、大阪经济大学讲师

  1996/4---国立大阪大学文学部、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助手、

  1999/10---大阪音乐大学讲师

  2001/3---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

  在日本学习、工作期间曾任福建中日文化交流研究会会长、大阪府丰中市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日本民族艺术学会庶务委员等社会、学会职务。

  主要学术成果 :

   专著《神霊の音づれ ― 太鼓と鉦の祭祀儀礼音楽論》(神灵的音讯 ― 鼓与钲的祭祀仪礼音乐论)日本京都:思文閣出版, 2001 年。

   编译著《中国北方农村的口传文化 ― 说唱的书、文本、表演》(〔日〕井口淳子原著)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年。

   译著《出自积淤的水中》(〔日〕山口修原著)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年。

   译著《汉字》三卷(〔日〕白川静原著)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5年。

  论文:

   1983 「郑和下西洋在福建的史迹调查」(陈延杭?朱家骏共著)、『航?!唬篮胶W蒲#?983,Vol.3:108~120页。

   1985『航海史研究论文集』厦门:集美航海专科学校:77~89页(重新收录)。

   1985『郑和下西洋论文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308~326页(重新收录)。

   1988 「柳田国男の思想研究 ― その民主主義的思想を中心として」(柳田国男的思想研究― 以其民主主义思想为中心)(大阪大学硕士论文、未出版)。

   1988 「国際社会における日本の果すべき役割 ― 世界の楽壇に東洋的なオーケストラを」(日本在国际社会应尽的责任 ― 把东方的交响乐奉献给世界)日本外务省?日本外交协会(编)『ザ?フォーラム '88 入賞者論文集』: 130 ~ 134 页。(日本外务大臣奖 日本外交协会奖获奖论文)

  1988 「楽器にみる中国文化の一貫性と革新性」(透过乐器来看中国文化的一贯性与革新性)、藤井知昭?山口修?月溪恒子(編)『楽の器』东京:弘文堂: 150 ~ 163 页。

  1989 「文化大革命以後の中国における民族管弦楽 ― 文化混淆、融合による新しい動き」

 ?。ㄎ幕蟾锩蟮闹泄褡骞芟依?― 超越文化混合、融合的新动向)『民族藝術』(民族藝術学会)第五号:113~119页。

  1990 「神霊の音づれ ― 能登の音探索」 ( 神灵的音讯 ― 能登的音的探索 )『 News Letter No.16 』(京都国際文化協会): 23 ~ 28 页。(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奖获奖论文)

   1990 “ The raptures of divinity and men: a case of Danziri in Osaka Tenzin festival ”Tanimura, K?/Yamaguti, Osamu (eds.), Music beyond cultural boundariesT?ky?/Osaka: Mita press:177 ~ 182.

   1991 「天神祭に於ける音楽空間の生成と意味 ― 鉦と太鼓の文化的象徴性と意味解釈への試み」(天神祭音乐空间的形成与意义 ― 钲与鼓的文化象征性与意义解释的尝试)『待兼山論叢?美学篇』(大阪大学文学会) 1991. 第 25 号: 25 ~ 48 页。

  1993 「音楽への『漢字文化記号論』からのアプローチ ― 東アジア祭祀儀礼音楽研究の場合」(从『汉字文化记号论』的观点来考察音乐 ― 东亚祭祀仪礼音乐研究的场合)(東洋音楽学会)『東洋音楽研究』第 58号:57~65页。

   1993 「銅鼓のコスモロジー ― 中国広西省壮族に伝承される粤系銅鼓の場合」(铜鼓的宇宙观 ― 传承于中国广西省壮族的粤系铜鼓)『音と言葉 ― 谷村晃先生退官記念論文集』東京:音楽之友社: 354 ~ 367 页。

   1994 “ Reception of Western music and stylistic changes of national music:retrospect and prospect ” Mabuchi, Usaburo/Yamaguti, Osamu(eds.),Music cultures in interaction: cases between Asia and EuropeTokyo: Academia Music Ltd: 138 ~ 145.

   1996 「神霊の音づれ ― 太鼓と鉦の祭祀儀礼音楽論」 ( 神灵的音讯 ―鼓与鉦的祭祀仪礼音乐论 )(大阪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98 「音楽の『器』考」(音乐之“器”考)『民族藝術』(民族藝術学会)第 14 号: 142 ~ 147页。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厦门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厦门大学考研分数线、厦门大学报录比、厦门大学考研群、厦门大学学姐微信、厦门大学考研真题、厦门大学专业目录、厦门大学排名、厦门大学保研、厦门大学公众号、厦门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厦门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厦门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厦门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xiamendaxue/daoshi_49564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