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发布时间:2020-06-04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 正文

一、实验室概况
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原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于2011年10月获科技部批准立项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依托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首批及“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A+,进入世界ESI学科排名前1‰;其硅酸盐材料专业至今已有50多年的建设历史。1992年由原国家建材局批准成立硅酸盐材料部门开放实验室,2000年成立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二、总体定位与目标
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建材行业发展重大需求为宗旨,以引领世界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发展为目标,以解决硅酸盐建筑材料制备和服役过程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为中心,聚集和培养一批在国际建筑材料领域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与团队,开展高性能、低环境负荷硅酸盐建筑材料前瞻性、原创性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研发支撑绿色和智能建筑体系发展以及重大工程建设的多功能、高性能及前瞻性建筑新材料,为实现建筑材料与结构安全服役和循环利用提供新理论、新方法和共性关键技术,为加快实现我国建材行业战略转型升级,保障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科技与人才支撑。
 
三、研究方向
    围绕总体定位与目标,以及硅酸盐建筑材料“制备-应用-服役-再生”全寿命周期特征,实验室形成了四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一)硅酸盐建筑材料的低环境负荷制备
以降低硅酸盐建筑材料制造过程能耗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目标,发展硅酸盐建筑材料低环境负荷制备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
(二)硅酸盐建筑材料的功能设计与调控
    以建筑节能、宜居、安全和智能化为目标,发展满足绿色建筑需求的高性能、多功能硅酸盐建筑材料。
(三)硅酸盐建筑材料的服役行为与延寿原理
以提升建筑结构与工程使用寿命为目标,优化建筑材料服役行为,发展硅酸盐建筑材料延寿新理论与新技术,形成硅酸盐建筑材料长寿命化技术体系。
(四)硅酸盐建筑材料的可循环设计
以实现建筑材料再生利用和固体废弃物建材资源化高效利用、减少建材产业天然资源消耗为目标,发展建筑材料可循环设计新理论与新方法。
 
四、人才队伍
   (一)学术队伍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90人,其中研究人员80人,技术支撑人员7人,管理人员3人;78人具有博士学位(占比98%);研究人员中有正高职称65人、副高职称13人,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富于创新的高水平学术队伍。
   (二)研究生培养
实验室近五年共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85人、硕士研究生1104人,其中毕业博士研究生89人、硕士研究生631人。毕业研究生中3人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人获湖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励。共进站博士后17人,出站博士后10人。
    (三)省部级以上的创新团队
    赵修建团队(教育部):功能薄膜材料的结构调控与光电性能
    胡曙光团队(湖北?。航ㄖ牧鲜Щ砑捌淠途眯陨杓?br />     吴少鹏团队(湖北?。憾嘣掀镌偕ㄖ牧系纳杓朴胫票?br />     李远志团队(湖北?。耗晌⒔峁构獯呋肪尘换ㄖ牧?br />     陶海征团队(湖北?。翰Aе圃旃探谀芗跖诺幕⊙芯?br />     水中和团队(湖北?。憾喙δ芨吡胪量笪锊牧涎蟹?br />  
五、科学研究
(一)科研项目
实验室围绕国家重大需求与研究方向,近五年组织承担了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79项,到款科研经费31350万元。其中,国家任务141项,到款经费15524万元,占到款总经费的49.5%;25项重点任务经费18223万元,评估期内到款10156万元,占到款总经费的32.4%。
(二)论文专利
近五年发表SCI收录论文                     925篇
EI收录论文                                                                       1039篇
在大型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               93次
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326项
专著                                                     15部
国家和行业标准                                    7项
(三)成果奖励
技术成果在全国千余条水泥、玻璃、陶瓷、墙体材料等生产线,以及港珠澳大桥、武汉天兴洲大桥、南海岛礁等一大批“一带一路”控制性重难点工程应用,取得显著的社会环保与经济效益,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排2、5)、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1、4)、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单位排2和4)、省部级一等奖和特等奖15项(9项排第1)、二等奖19项。
 
六、对外合作与学术交流
近五年,实验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在内的重点国际合作项目4项,举办国际学术会议14届次,邀请国外知名学者来实验室讲学交流152人次,培养留学生18名,为留学生授课320余人次,培养国际青年学者26名。
实验室先后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缪昌文教授、中国建筑材料研究总院姚燕院长、北京金隅集团王肇嘉总工程师、凯盛集团彭寿董事长等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企业家到实验室讲学150余人次,实验室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450余人次,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168人次,实验室派出60余名研究人员赴境外高水平高?;蜓芯炕购献餮芯?、进修和短期学术交流。
实验室与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美国康宁公司等本领域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实质性科研合作,共同署名发表了244篇SCI论文,在良好的前期合作基础上组织申请了国家外专局和教育部“环境友好建筑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并成功获批。
 

七、研究设备与条件
实验室拥有15000余万元的专业研究设备和10400 m2的实验房屋;有专职仪器设备管理人员7人,其中2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具有硕士学位;建立了仪器设备共享网络平台,服务全国其他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500余家。近五年,更新录入大型通用设备58台套,更新录入设备共享率100%,平均机时达到1500小时以上,平均服务共享率40%。同时,实验室以开放课题为依托,向承??趴翁獾目蒲腥嗽?、访问学者来实验室工作提供便利的仪器设备条件。
武汉理工大学

添加武汉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武汉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武汉理工大学报录比、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群、武汉理工大学学姐微信、武汉理工大学考研真题、武汉理工大学专业目录、武汉理工大学排名、武汉理工大学保研、武汉理工大学公众号、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武汉理工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武汉理工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wuhanligongdaxue/yanjiushengyuan_316626.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