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翻译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2015-10-2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考研经验 翻译
武汉大学翻译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武汉大学翻译专业考研经验分享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武汉大学翻译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正文

下面是关于武汉大学翻译专业考研经验分享基本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背景:三本毕业+一年左右工作经验初试385复试通过(排名还不知道)
  准备时间:2012年10月6日-2013年1月4日,10月6日-10月8日找所有MTI的书,查历年分数线(但是当时没看报考比)准备好文具。之后基本是每天都是早上8点-晚上10点半,每周只在图书馆闭馆打扫的三个小时在家打酱油,除去吃饭睡觉基本都在看书。本科的时候基础算不错,该考的证也差不多都考到了。所以还是建议大家早点准备。
  一.为什么考研
  虽然是武大MTI经验贴,但是这句话是所有考研人要问自己的一句话,并根据自己的回答来选校。问自己的时候要诚恳,不卑不亢地和自己对话,不自暴自弃,也不浮夸。也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或是值得信赖的前辈谈谈,告诉他们你的想法,听听他们对你的看法。这个过程未必别人会告诉你什么,但是通过组织语言,你会发觉自己内心的想法。
  考研的目的大概可以分为学术型和实用型两种。学术型的理由有(1)想继续深造(2)喜欢这个专业,所以靠读研来补习一些基本的学术知识(比如跨考生)等等。
  实用型的理由比如:(1)想换一个就业好一点的专业(2)想考名校提升学历/考公务员/进大公司
  我想大多数人是两者兼备,但是有偏向性。所以大家要诚实地问问自己:我到底爱不爱学术,我考研是不是为了逃避就业,我对未来有没有一个大致的目标。
  很多人会说,我不知道未来想干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到底爱什么工作爱什么专业。
  这个回复很糟糕。虽然谁也不敢100%确定自己明年会做什么,后年会做什么,但是大家应该对未来有一个期许,朝着那个目标努力的同时不断根据实际调整自己的计划甚至目标。推荐大家看一篇文章和一个视频:
  我特别喜欢里面的两段话,一个是firstsha回忆自己的本科生活,说自己不该为了面子选根本不喜欢的金融双学位,如果把当时死磕数学的时间拿来读书,也许她也能去普林斯顿读文学PHD。另一段是她的男朋友对她说的话,大意是你现在的生活这么混乱,就是因为你不知道你明年在哪儿。
  大三的小朋友请不要觉得现在思考这些会占用考研的时间,除了大牛名校的大牛专业以及医科这样特别不好跨考的专业,基础不差的人本专业考研基本上从九月份开始准备,每天有效学习8小时就差不多了;跨考的话从暑假开始每天有效学习8小时也就差不多可以考上了。所以希望对未来没有概念的小朋友们可以用一些时间,一两个星期或者一个月,思考一下自己的真爱到底是什么。对的方向是捷径,喜欢的事情有动力。希望大家也可以快乐地考研或是生活。无论叫醒你的是梦想还是对未来的期许。
  如果有更小的小朋友看到这个帖子(大一大二的小朋友们),希望你们可以趁功课不忙的时候多兼职多实习,如果不是很缺钱的话别做家教(除非你想当老师)发传单之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工作,想办法去公司实习,学校地域不好的同学可以找一些网上工作(比如想做翻译的同学可以去字幕组从新闻稿做起),多尝试才能发现自己真的喜欢什么、适合什么。
  关于考研还是工作,我觉得考研或者工作都未必能使谁的人生往好的方面走,关键还是看个人的能力和心态。
  不管是工作还是读书,如果不努力的话,都不会有好结果的。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学历只是不同的交通工具罢了。名校是飞机票,可以很快把你送到大公司,但是如果不努力,职位就不会往上升。而普通学校是动车、绿皮火车什么的,就算是普通学历,从小公司或者大公司的边缘部门做起,换换工作也会换到一个好公司的好职位。
  我觉得人要有愿赌服输的心态,如果去考研,就不要羡慕别人拿了好offer,最后自己结果不好的时候也不要后悔当初的选择;反过来去工作的人也不要总想如果我当年考研会如何如何。其次要学会吸取教训,要从自己过去和当下的人生中总结,GG里有一句话特别好:Better not to ignore the past but learn from it instead.Otherwise,history has a way of repeating itself.第三是要学会享受幸福,有一句话叫“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送给总是缅怀过去痛恨现在,而现在变成过去后又缅怀现在的同学。
如何选校找真题
  选校大概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排名请根据心中的在乎程度自行排名综合考虑:
  考研目的,将来想从事的工作,学校的地域,自己想工作的地域(美一点的说法就是未来想居住的地域),自己家的地域。当然还有自己现在的实力和自己能承受的学习强度。
  因为分析的时候有些因素总会交杂在一起,所以就不一一列出了。就写几个大方向的情况:
  1.如果纯为了工作或者提升学历而考研,自身的基础又不够好,又不愿意吃很多苦,建议考名校的冷门专业。我本科有两个同学本专业课都不好,最后考了南师的国际政治~都考上啦~~~我想大多数准备考MTI的都是英专,英语多少比别人好一点~跨考的时候会占优势的~~考一些多半是跨考的专业,比如政治、哲学、电影、教育学之类的会比较有优势(当然还是要努力的呀)?;蛘呤撬悼祭砉た泼5奈目谱ㄒ?。
  2.如果确定将来要从事某个领域,就建议考那个专业啦~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考名校的好专业,名校的普通专业,或者普通学校的王牌专业~比如对外经贸在不算一流名校,但是她的商务英语方向的专业在业内认可度超高~如果有想从事商务口译之类工作又不敢考北大北外的同学,可以考虑对外经贸。
  地域问题也比较重要,而且还可以顺手帮助一些实在一头雾水的人排除学校。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建议大家去将来想生活的城市或者附近的省市念书,因为本地的学校在本地认可度比较高,念书的时候也可以去实习,还有人脉也可以开始积累起来
  如果有确定想去的公司企业,打听他们在招应届生时有没有门槛,比如译林出版社的翻译只要南大和南师的研究生。
  如果确定以后肯定回家,建议去外地读个书,丰富一下自己的人生。
  另外还要打听一下学校的复试要不要考二外……2011的时候天津外国语MTI要求英专生复试考二外听力。
  关于往年分数线和录取比这种事一定要多角度考虑。现在翻硕也算稍微稳定一点了,所以分数线的高低跟当年考试的难易程度关系比较大,当然也有可能遇到某一年报名人数井喷
  报考比的问题要结合学校的实力来考虑。比如在江苏,南师的录取比是比南大低的,但是南师肯定是比南大好考一点的。因为南师是很多人觉得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还有不少人觉得不敢考大名校所以求稳妥的。
  这些因素都考虑完就可以找真题和参考书啦
  我个人的经验是在定学校之前一定要看看这个学校的参考书和真题合不合你的脾性~之前我看过一个考心理学的豆友说TA考研就是找了北京几个学校的卷子,看北师大最顺眼就去考了北师大,我其实也有点,看了武大的卷子觉得蛮文的,就决定考武大了
  如何找真题:
  一些学校的研招办有卖的(更到位的还有直接下载),论坛上有人贴扫描件或者回忆版,学校附近的小书店一般也会有卖的
  关于个人能力,我没有办法给一个准确的判断,只能靠各位通过看你们喜欢的学校的真题以及录取比判断自己离她的距离有多远。我通过个人经历+论坛上看帖子的判断,觉得一个英文功底一般偏好的人,除了北大这种技术性太强(以前看过北大的学硕的卷子差点跪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索)or中山这种明显不要非本校生的学校(我看过一个帖子,去年还是前年的时候,说中山40个名额包含38个推免……),英专的孩子大约需要准备1000个小时。非英专的同学我没有办法判断……但是如果你的六级可以考到550+,或是过了高口的笔试什么的话,那我觉得你的英文基本功可以算一个普通偏好的英专学校的英专生了~~~
  有些朋友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我说的是小时,而不是多少天。
  我觉得我没有办法回答“我现在准备来不来的及”这样的问题,因为考研有一句老话,叫做三月准备也不早,九月准备也不迟~如果三月份开始准备,每天有效学习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很多人还不到这个数字?。?,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九月十月才开始紧张起来,是比不上九月开始每天有效学习8小时的
  三.如何分析真题
  看真题时要注意几个方面:
题目的偏向性:文学(小说,散文,古文等等),经济,政治……(尤其是翻译基础那门课,120分的段落翻译><一定要研究一下学校的偏向性);汉语百科知识与写作是考翻译理论,文学常识,政治知识还是什么;作文的类型是什么样的等等。
  2.题型:选择、填空、简答、改错……因为有时候要根据题型判断自己要复习到哪种程度。比如很多学校汉语百科知识与写作50分是选择题,那么百科的参考书只要做到眼熟就好了,但是有些学校是填空甚至是简答,那么复习的时候要做到更熟练。
  3.难度。难度是最私人化的一条了,因为每个人的水平不一样。我的判断方法是先判断试卷的难度大概到哪个考试的水平(专四六级雅思专八高口等等),再判断自己在哪些方面比较欠缺。如果考试考得比较少的同学就看看自己有多少是不会的好了……不过还是建议大家请人帮忙研究大概到哪个难度,这样比较好复习?;蛘吆椭翱脊娜舜蛱幌?,因为我之前听考华师的同学说华师的MTI是按专四的选择专八的阅读的难度出题的。
  四.关于背单词
  关于背单词,我没有考过GRE,被动词汇量大概也就1.1W-1.2W这样。不过大学之后几次重要的考试都算比较顺利,就从应试的角度讲讲背单词了~
  1.要不要背单词:
  为了备考背单词的话,我觉得有两个观念不可?。?br />   一是拿到一本词汇书从A开始一个一个慢慢背。这种到考前没背完都算是好的了,多半是背不到C就放弃了。
  二是一味强调不用背单词,只从语境中学习或是靠语感。(除非是临考前一个月左右才开始复习,那样的话我觉得一份一份地做真题,同时把真题里不会的词都抄下来背)
  在一定的水平内,单词是英文学习的基础,不背单词肯定是不好的。有的人(包括过去的我)会因为语感比较好或者比较会考试,觉得自己不背单词也可以蒙混过关,但是词汇量不够做题就会慢,而且一定会遇到瓶颈。所以还是要背一些单词比较好。
  2.背单词的方法
  背单词的方法有很多,强力推荐基础一般或者只是偏好的同学先买一本纸质的单词书,用杨鹏的17天单词法画一张表(基础好的可以改成12天)过一遍。过完以后真的很多事情就不一样了。
  我为了备考先背的是雅思词汇书,因为上一次从头到尾背单词书还是高考的时候……一下子不适应背太难的词。雅思词汇比较简单,所以用了12天的方法。
  为了防止同学找不到《17天搞定GRE》那本书,我简单说一下我用这个方法过雅思书的节奏:
  每一页的单词为一个小组,一个单词花30s左右(所以只看单词的大致发音和主要意思),一个小组看完以后马上掉回头飞快地过一遍(遮住中文看英文),大约花5分钟;
  每个list的单词为一个中组,看完马上重复,用时大概30分钟;
  每4个list为一个大组,12小时后重复。
  这个大组每隔1天、2天、4天、7天、15天再复习一次,所以虽然说是12天复习法,我在12天的时候只是把所有新词都过了一遍,到20天的时候才全部过完六遍。后面几个list为了展现不拖得太长,没有保证到相隔时间有那么长,所以我心里有数我一定是前面的list掌握的比较好,后面的差一些。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短时间内掌握大量被动单词(认识常见意思),缺点是这个时候不少词只是看到认识,并不一定真正会运用。所以12天单词法或者17天单词法之后还是要每天复习3-4个list~~而且重复背诵的时候就要注意一下之前总不会的单词和一些词汇的用法了~
  背单词的时候可以在不会的词前面做标记(我是画正字),这样隔一段时间可以把标记过多的单词集中复习一下。另一个私人小tip是之后做练习的时候如果有不会的单词先到词汇书上找,如果有就记得在词汇书上标记下来,如果没有再另找地方记~我觉得这样印象比较深刻。
  3.需要背什么难度的单词:
  2012年武大的英语翻译基础挺难的,词汇题应该是超过了专八的标准(因为好多单词专八词汇书里都没有TT),而且那一年的阅读题里有九十年代的GRE原题。所以我看到有12年的前辈建议背GRE单词。
  我的建议是量力而行,如果基础非常好,专八都没有太多不认识的,可以背背GRE,对阅读和翻译应该会有些好处。但是基础太差的就不要太强求单词的问题了。原因如下:
  第一,词汇题分数毕竟不算多,而且GRE的阅读固然单词比较难,但是更难在逻辑性太强,仅靠被动单词量不一定做得好,比如12年选的阅读题也没有多少高级词汇,但是就是很难读><;
  第二,主动词汇对汉译英和写作都很重要,所以与其花很多时间背一堆被动词汇,不如平衡一下时间,保证主动词汇的掌握。备考的时候时间分配非常重要~另外,如果词汇题考得比较简单的话,其实也是考主动词汇(搭配等)。我自己发现这个问题是在做星火那套基础英语卷子时,发现难一点的词汇题反而比简单的多分,当时觉得很奇怪,后来发现是六级左右的单词都认识,但是搭配不熟悉><(tricky><)所以还特意好好背了一下六级词汇╮(╯_╰)╭
  可以先看自己的词汇量大概在哪个水平,这个沪江网等都有测试,但是因为他们都是给四个选项,所以实际的水平要低一点?;蛘咦约夯匾湟幌伦约嚎脊氖?,看看自己的水平大概在哪里,再考虑从哪本书开始背起。
  我觉得武大只有12年翻译硕士英语题目很难,别的年份都还好~所以先保证6级或者专四词汇大多数都是主动词汇(知道很多意思,熟悉用法,写作或翻译可以正确运用),再把专八词汇背熟练,应该就没有大问题了~(如果14年词汇题考的比较难请不要拍我TT)学有余力再去背GRE~
  五.阅读
  武大的阅读还好,不算很难。练习的时候是用《星火英语·英语专业考研名校全真试卷:基础英语(2013)》那本书的~一共搜集了40套卷子。我总共复习了不到一百天,所以每两天完成一套:一天做卷子加简单看选项所在的文段,第二天再查每一个不认识的单词和纠结看起来费力的句子~
  阅读最好掐表做,培养考试的紧张感~但是如果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或者遇到的文章实在太难了,可以适当给自己放宽时间~与其瞎读一气,不如好好读读看自己能不能看懂~如果看不懂是句子结构不明白(语法问题)还是不会的单词太多了~对症下药~
  六.翻译
  我还蛮喜欢武大指定的两本翻译书的~《英汉互译实用教程》里还有翻译理论的概述~如果觉得《西方翻译理论通史》太厚太吓人(其实读读会发现还蛮有趣,可以先看看概述版的。
  我是十月份花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把《实用英汉互译技巧》看完,课后练习也都做了一遍。11月起每天带着看十几页《英汉互译实用教程》(例句+练习),每看完两三章花一天时间复习一下,到考前刚好看完。我从看教程里学到一些翻译的小技巧,比如翻译政治类文章时要注意,中文中逻辑提示词不多,要自己把它们的逻辑关系理顺,并在英译中有所体现……所以课本还是要看一看的哟!
星火的《英语专业考研名校全真试题精解基础英语》里搜集了2008-2011年间一些学校学硕的基础英语的卷子,因为它选的学校几乎都有短文翻译,而且还可以用它练习阅读和词汇题,所以还蛮推荐这本书的。
  做题目的时候要认认真真地做,不要查字典,不要不耐烦,做完以后认真对答案(参考书的答案给得很好,星火的给的一般般,但是也比我翻的好),把不会的单词短语都查出来,时不时看看。有时候因为烦或者有别的事情没有办法完成当天的任务,我宁可停一天新题目也不拖总结,因为对我来说翻译的东西哪怕只隔了半天可能就不记得当时的心态了。
  之前还有人问我短语翻译怎么办~建议先看看历年真题,因为各个学校要求不一样,有的要把缩写写全,有的要直接翻译,有的要写全并翻译~复习的话刘军平老师的《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书里有很多可以看得,也可以找一些好学校的短语翻译题看一看,重要的组织也不多,总有重复的~
  做翻译练习是一件很难有感觉的事情,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进步><这个问题现在还困扰我TT只能一边对比优秀译文一边慢慢记下更多的好翻译,期待厚积而薄发了。
  七.英文写作
  写作真的没什么好说的……虽然我写的不差,但是有个严重的完美主义的毛病……在写文章的时候总是想篇章结构遣词造句,复试的时候前面20分钟就写了100词后面10分钟狂飙200词的那种悲剧小姐……
  推荐大家找好一点的托?;蛘哐潘夹醋鞯氖槔纯?,国外考试的范文遣词造句比较规范,逻辑性也好~还可以学习一下他们的套路(不是模板):论证要怎么构架,描述要怎么写等等。
  如果时间允许背一些文章,新概念也好范文也好,输入够多输出才会好。
  另外一点就是一定一定一定一定要练习,每个星期写一篇,找个人帮你改,或者自己对照范文~
  八.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考完以后在论坛上时不时会看到有人抱怨说武大换参考书静悄悄的没动静。所以提醒14年的小朋友即使过了九月还要每一两个星期刷刷学院的网站,看看参考书目有没有变化,有没有新的注意事项什么的。选择部分除了看学校制定的参考书外也可以参考一下别的差不多等级的学??际裁?,就当积累一下知识也很有趣呀。
  作文方面我觉得小作文比较难,应用文写作的格式要看一看,还在学校的小朋友平时注意看一下自己学校的一些通知是怎么写的,布告栏的一些活动邀请之类的是怎么写的,吃晚饭顺路扫两眼不花什么时间的。
  大作文的话看一下学校近几年的出题偏向,??纯春妥约何姆绫冉舷嘟淖骷业奈恼?,散文杂文类的最好,这样写文章会顺一点。
  九.复试
  复试有一个点要注意:这两年的口译笔译复试内容是完全相同的(不知道今年会不会改,记得看学校的最新通知)就是说笔译方向复试的时候也是要考口译。
  之前还听说口笔译是一起排名,口译可以调剂到笔译。这个我不确定呀,想知道的同学不如打电话给研招办试试。
  今年复试流程是
  3月29日报道+体检(校医院离外院挺远,所以建议先去校医院体检再拿着体检表去外院报道,不然一天就废了TT)
  3月31日听力——口译(机考)——写作(笔考)——面试
  初试考完以后一定一定一定要立即马上开始准备复试,不然等成绩下来分数线出来时间就太紧迫了。就算没有过线,准备复试时练的听力写作口译什么的对专八调剂和找工作都有帮助~
  武大的复试有听力,写作和口译三项。面试主要时间花在把上午口译的录音当着你的面放给你,然后老师打分,所以实际上老师都不会和学生说几句话。大家可以知道复试的笔试有多重要了。
  今年的听力写作都不难。我原来看11年的经验贴,说复试的听力考到专八的notetaking(就是给一张白纸,在听听力的时候不给你卷子,自己记要点,听完了再给卷子填空)和听段落写summary,所以一直按这个题型练习,结果今年考的是gapfilling(就是给你卷子直接填空,但是只听一边)TT泪奔。虽然gapfilling比notetaking简单,但是没有练过这个题型不太熟练,考试的时候还是有一个词没有写出来TT好伤感。今年也有考选择所以推荐大家用《高级听力教程》来联系,因为上面选择填空notetaking听译各个题型。
  写一点练习听力的tips给非英专的同学。如果听力水平一般或者偏差的话,建议练习听写。选个差不多五分钟的内容(或者长的内容换成一个个五分钟),先整体听一遍,然后一句一句地听写,听不出来就倒回去再听,三次还听不出来就下一句。听完后再听一遍全文。然后对答案,看问题出在哪里。是单词不认识,还是自己的发音是错的所以听到对的反而不会,还是发音对看到也认识但是听不出来(说明对这个词不熟练),或者是不是句子结构不熟悉。听写练习更注重单词、词组等层面的基本功,等练习到觉得自己进步了不少的时候,可以练习听一段话然后说个summary,这是对整个篇章结构和抓取信息的练习~
  今年的写作题目是to ensure a good relationship with fellow workers in a new environment。三十分钟,300-400词。
  今年的口译是4篇一分钟的文章分成8个半分钟来翻译~英译汉第一篇讲的是中美两国关系(领导人讲话那种,你们懂得),第二篇讲的是一个人在展会上订购产品。汉译英第一篇讲的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太极气功blablabla,第二篇讲的是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lablabla~推荐用书是《高级口译教程》或者梅德明其他的口译书~
  有小朋友问我有没有原题,今年是考到了原题,但是大家不大可能把全书都背下来,所以还是不要抱着侥幸的心,踏踏实实地练习好了~英专的小朋友可以等到初试完再练习(因为英专都有口译课呀~),非英专的可以早点练练手,学着做笔记,最起码可以先练练听力~
  练口译的时候要掐表练(30s的原文要在40-50s内翻译出来),最好把自己的口译录下来听,听听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如何记口译笔记真的不敢和大家乱说……因为笔记方法不对的话可能影响口译。我没有在外面上过口译课,自己的笔记方式是大一准备中口时在网上看了一些tips加上自己在练习中摸索的,有点怕误导别人。就和大家说说我本科的老师教的几个tips吧。
 ?。?)A4的纸竖着叠成四份,竖着记笔记,每行只写几个字,如果上面有重复的内容就直接箭头划下来
 ?。?)不要记太多,30s的话还是主要靠大脑记段落走向,辅助记一些关键词,记太多的话反而容易漏记
 ?。?)学会写缩写和符号,比如中国就写CN,教育写EDU,上升下降可以画箭头,增加减少可以写+-
  关于复试公不公平,我觉得武大还是挺公平的,老师也很nice。
  考研路上,听到很多人说有些学校只愿意要名校毕业的(211、985等等),有些学校歧视二本等等。
  我想,如果一个非名校的学生和一个名校的学生初试复试都差不多,甚至名校的还差一点点,老师还是愿意要名校的,这个不叫歧视。概率上来说在名校念书的学生受的系统教育、视野、学术能力。
  1)初试:武大2013MTI所有参考书(外院网站上有,请自行查看,这几年多少会有点小变化,书目啊版本啊什么的,就不累述了),《星火英语·英语专业考研名校全真试卷:基础英语(2013)》,凯程雅思词汇加强版,凯程专八词汇乱序版,《十天突破雅思写作》,政治红宝书,1600题,蒋中挺的800题(感觉题目比较怪,研友说肖秀荣的1000题更好),任汝芬和肖秀荣的最后N套题(几套不记得了,考前出的那份,觉得任汝芬的有点多余)
 ?。?)复试:《高级听力教程》《满分听力》《高级口译教程》+在网上找的一些专八作文题
 ?。?)准备初试的时候经常带在身边的调剂生活的书是《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民主的细节》《送你一颗子弹》《人生十论》《哲学的慰藉》《annefrank》《thecatcherintherye》~毕竟MTI还是要考中文的,不能把中文完全丢掉~
  每天的大致时间安排:
  早上8:00-8:30背单词,8:30-10:30看政治(做前一天晚上看的章节相应的题目,并把错的地方在书上找出来),10:40-11:00背单词,11:00-12:00翻译练习(主要是星火的卷子,有时候也看武大的书)
  吃午饭后玩儿会儿手机,看看小说之类的到1:20左右,酝酿情绪睡午觉,1:55起床
  2:00-4:30单数天做一套基础英语的卷子,大致看一下错的地方,双数天总结前一天的卷子
  4:30-5:30看汉语百科的书或者调剂生活的书
  晚饭,小散个步或者和朋友聊天
  6:30-7:00汉语百科(考前两三周换成背各种政治预测题),7:00-8:30翻译练习(武大的参考书),8:30-10:00政治(红宝书),10:00-10:30背单词或者做改错之类的题目
  大致时间是这样,但是中间难免打酱油……所以我每天的有效学习时间是9-10小时。之前被同学说看政治的时间太长。但是我是从中考完就没有上过政治课(大学的政治课大家都懂的==而且我在的学?;故强砜迹?,完全不明白政治(国体和政体都没有印象……),而且第一次考研政治只有60分被吓到了,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如果政治不差的话把时间花在专业课上更好。
  一定要上的网站:武大外院的网站http://fls.whu.edu.cn/index.php
  外院的网站做得太到位了,参考书目,导师资料,录取名单,奖学金情况,学硕的培养方案(还没找到专硕的,泪目)……都有,报考录取比貌似是在研招办网站上看到。
 
武汉大学

添加武汉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武汉大学考研分数线、武汉大学报录比、武汉大学考研群、武汉大学学姐微信、武汉大学考研真题、武汉大学专业目录、武汉大学排名、武汉大学保研、武汉大学公众号、武汉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武汉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武汉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wuhandaxue/jingyan_2374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