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简介

发布时间:2020-05-2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同济大学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简介

同济大学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同济大学结构防灾减灾工程系建筑与土木工程硕士简介 正文

培养方案当前位置: 首页  研究生教育  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土木工程2012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9-08-27        浏览次数:56  
一、简介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是国内综合实力最强、门类最为齐全的土建类学科,并以其培养的卓越人才和丰硕的教学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工程界享有盛誉。早在1914年同济大学就设立了土木系科,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以及1996年上海城市建设学院、上海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和2000年上海铁道大学先后并入同济大学,都促进了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其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结构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等二级学科为全国重点学科;桥梁工程为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 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为上海市重点学科。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联合发文设立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获得首批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资格,2009年起,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土木工程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近300名,其中工程院院士4名,正高级职称87名,副正高级职称100名,这些师资中有许多是成就卓著、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专家、学者,引领着国内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
 
本领域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二、培养目标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主要培养面向企业、服务企业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进步,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获得工程师的良好训练;了解本学科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能胜任土木工程项目的研究、设计、施工、管理,以及投资与开发、金融与保险等工作,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领导意识的优秀人才。
 
三、研究方向
 
1、结构工程
 
2、土木工程施工
 
3、土木工程计算机仿真 
 
4、桥梁工程
 
5、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6、风工程
 
7、岩土工程
 
8、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
 
9、地质工程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培养方式采取全日制脱产学习方式,学制为2.5年。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专业实践教学至少半年,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1年;学位论文不少于1年。修读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
 
 
 
 
五、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至少16学分;非学位课为8学分,在满足学位课程学分时,专业学位课程也可作为非学位课选学;必修环节8学分。
 
六、论文工作
 
1、双导师制校内导师由硕士生指导教师担任,校外导师由企业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担任。
 
2、论文选题
 
按《同济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规定》执行。
 
3、论文要求
 
① 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类论文;
 
② 工程设计类论文;
 
③ 侧重于工程管理的论文。
 
学位论文原则上应用汉语撰写;留学生可用英语或用事先经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和研究生院批准的其他语种撰写学位论文,且必须在学位论文中附加汉语撰写的详细摘要。
 
4、论文评审与答辩
 
必须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评阅及答辩人员按同济大学研究生院要求执行。
 
5、学位申请与授予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且在读期间完成下列要求之一,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① 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国内外学术会议或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论文集上公开发表1篇论文(论文第一署名单位为同济大学,署名顺序为研究生第一;或者校内导师第一、研究生第二);
 
② 出版10万字的著作(署名顺序为研究生第一;或者校内导师第一、研究生第二);
 
③ 获授权的专利(署名顺序为研究生第一;或者校内导师第一、研究生第二)。
 
七、备注
 
涉密学位论文及申请学位的保密管理工作,按《同济大学涉密研究生学位论文及申请学位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未阐述到的有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要求,按同济大学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
 
天水师范学院

添加天水师范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天水师范学院考研分数线、天水师范学院报录比、天水师范学院考研群、天水师范学院学姐微信、天水师范学院考研真题、天水师范学院专业目录、天水师范学院排名、天水师范学院保研、天水师范学院公众号、天水师范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天水师范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天水师范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tssfxy/yjsy_30069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