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导师:余克光

发布时间:2021-10-0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导师:余克光

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导师:余克光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导师:余克光 正文


  教授——余克光
  硕士研究生导师
  副院长
  学术简历
  男,1959年1月生,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

  1982年至2007年
  长期在报社、省级电视台、有线台、广播电视厅、广播电视学会及学刊、广播影视集团等单位从事新闻采编、影视创作、宣传管理、学术研究及教学培训等业务,并获高级记者职称(2001)。具体如下:
  1982年-1984年任甘肃建筑报社记者、编辑,甘肃新闻学会和新闻工作者协会会员。主持创办新闻专栏《全国建筑动态》、《国外建筑信息》及图片专栏《中外建筑采风》等。
  1984年-1996年先后任甘肃电视台新闻部记者、编辑、通联组长、记者科负责人,甘肃广播电视学会、省杂文学会、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及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负责组建通联组开展通联工作并创办通联刊物《甘肃电视新闻通讯》(1987年),参加省电视台首次观众意见调查活动并撰写调查报告、摄制电视调查专题片《倾诉•倾听》(1986年);策划创办本省电视年末新闻综述节目《甘肃大事回顾》(1985年);摄制全国“两西”建设经验交流会观摩电视片《绿色的希望》(1986年);摄制甘肃电视台台庆献礼片《新闻红绿蓝》(1990年);主持创作展现西北民航发展史的纪录片《拓天路》、反映甘肃在沪企业发展状态的纪录片《大上海,来自西北的风》、表现大陆与台湾航空爱好者丝绸之路飞行拉力赛过程的纪录片《丝路竞飞翔》等受到好评;创作三集纪录片《杨树峰其人其作品印象》在省市台连续播放并在全省节目评选中获奖,省新闻学会、广播电视学会联合举办专题电视观摩和理论研讨会,《甘肃广播电视报》开辟专栏讨论(1993年);主办电视新闻专栏《大中企业活路观》并在全省全国节目评选中获奖(1991年);带队跟随采访江泽民总书记在甘肃考察工作情况;带队赴日本采访拍片(1992年);带队考察广东、海南省及广州、深圳、珠海、厦门市等地电视台新闻部门管理及节目改革情况(1992年);负责记者科工作,参与新闻部采编管理和节目审查(1992年);参加国家质检局、中央台及各省市自治区台联合举办的’93质量万里行活动,代表甘肃台任活动西北采访团记者、甘肃段导演,参加西北路七省市全程采访并负责甘肃段电视宣传的计划协调,所发报道在全省全国节目评选中获奖(1993年)。
  1996年-1997年任甘肃有线广播电视台新闻部主任。负责组建省有线台新闻部,制定新闻部工作规章和节目规范(1996年);主持召开全省首次有线电视新闻宣传暨通联工作会议,建立甘肃有线台新闻通联队伍(1996年);组织策划《好医生沈为众》先进人物系列报道,在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战役评选中获一等奖(1996年);主持甘肃有线台综合新闻栏目《有线新闻》改版和社会新闻专栏《现场存真》创办,社会新闻专栏《现场存真》在省内首次全部采用隐性采访方式引起社会和业内关注,省广播电视学会等举办观摩研讨会(1997年)。
  1997年-1999年任甘肃有线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及甘肃省广播电视学会和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省广播电视厅新闻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负责制定并监督执行省有线台《节目部门及其栏目目标管理方案》(1997年);主持清理违规广告、试行节目成本核算制度、建立三级节目审查制度(1997年);负责组织完成全台节目部门机制改革、节目改版工作,制定并实施《甘肃有线电视台关于实行责任编辑和制片人负责制的规定》(1999年);参加甘肃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代表团赴西欧及港澳访问(1997年);获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授予“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1997年)。
  1999年-2001年任甘肃省广播电视学会副秘书长、学会《甘肃视听》学刊常务副主编。主持《甘肃视听》学刊调研与改版工作;主持制定《甘肃省广播电视厅关于西部大开发广播影视宣传工作的计划》(2000年);参加全省广播电视网站建设调研项目小组,参加考察本省和山东新闻与广电系统网站建设情况并负责撰写《山东广播影视系统网站建设考察报告》和《甘肃省广播影视网站建设方案》(2000年)。
  2001年-2005年任甘肃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主持召开省台节目引进研讨会和节目引进协调会,召集本台各相关部门就本台节目引进和外购形势与策略等进行研讨,召集西北五省区各台节目交流中心及节目科、全国相关影视制作发行公司负责人就相关合作交流情况介绍经验(2002年);主持本台节目引进改革工作,制定《节目科工作管理规定》,建立集体评议逐级审批和目标管理考核制度(2002年),建立本台引进节目电子统计与分析系统并设计制作“省台引进节目综合数据库”和“电视剧收视分析系统”电子表格(2003年),拟订 “甘肃电视台引进节目协议书” 规范文本(2004年),连续三年创造本台主要频道电视剧在省内收视率达前两位的成绩(2002年-2004年);参加省委宣传部“全省广播影视系统改革状况”项目调研,撰写报告《甘肃省广播影视业改革形势与对策分析》(2001年);参加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甘肃省影视文学发展状况”项目调研,撰写论文《行业改革形势下甘肃影视艺术事业的出路》(2001年)。
  2005年-2007年任甘肃广播电影电视总台(集团)电视创优策划室副主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组织策划《陇上先锋》全省先进性教育模范评选大型电视颁奖歌舞晚会、电视系列剧《蚀》等。受邀担任省电视台节目评议组专家和兰州市电视台节目评议组专家。

  2007年至今  
  进入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工作,为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副院长,主要从事广播电视新闻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科教研、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教研工作,并负责全院教学管理工作。具体如下:
  2007年调入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从教于广播电视编导和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相关课程,并担任多个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从教于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相关课程,并担任新闻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
2008年任传播与艺术学院副院长。主持传播与艺术学院2010年本科各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总体培养目标、特色突出方向和课程构建原则,以及课程交叉利用、教学递进设计等具体方案,并负责贯彻、协调、实施;主持同济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点申报工作并获通过,主持本院与同济大学出版社、新闻中心等学科建设参与单位共同研讨、拟定同济大学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规划及研究生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负责组织传播与艺术学院各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团队与新闻传播学硕士点各方向科研团队建设工作并上网公示;主持传播与艺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基地的规划、申报、考核等工作并获通过,主持传播与艺术学院研究生实习基地申报工作并获通过;主持创办学院大学生创新基地新闻、广告、编导、动画专业创新组织E-CATCH报编辑部、大学生影像工作室、广告创意工作室、数字动画工作室的组织建设、项目申报、活动开展等工作,主持创办研究生实践基地传播与艺术网络学刊、传艺影视实验创作工作室的组织建设、活动开展等项工作。


  教学
  主要承担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本科和研究生教学,担任多个课程教学团队负责人。具体如下:

  本科生课程:
  影视概论、视听语言、影片分析、纪录片基础、纪录片创作、剧情片创作、专题片创作、广播电视新闻  业务、国际传播与对外报道等。
  
  研究生课程:
  新闻传播实务、中外媒体比较研究、电子传媒与新闻专题研究、电子媒介采编实务等。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联系方式

添加同济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同济大学考研分数线、同济大学报录比、同济大学考研群、同济大学学姐微信、同济大学考研真题、同济大学专业目录、同济大学排名、同济大学保研、同济大学公众号、同济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同济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同济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同济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tongjidaxue/daoshi_48845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