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简介

发布时间:2020-05-1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简介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简介 正文

2019级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19-10-25   人气:577
 
2019级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类介绍
 
电子信息类是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含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以信息采集处理和电路设计人才为培养方向的本科专业,在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设计等方向的基础上,扩展了生物信息处理、医学影像处理、自适应信号处理、深度学习等热点研究领域。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依托江苏省MEMS工程中心,主要涉及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及各类集成系统等领域,形成了以片上系统设计为主的专业特色。通信工程专业2001年就被苏州大学确定为首批特色专业,也是首批确认的省级特色专业,2013年获批江苏省卓越工程师计划,2016年成为苏州大学首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主要涉及领域有无线通信、光通信以及多媒体通信。
 
二、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工程:本专业培养掌握现代电子技术理论、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和工程技术应用能力,面向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等领域的宽口径、高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的行业高级人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电子仪器设备和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以及技术管理等工作。具体表现在:
 
1.具备社会责任感,恪守伦理准则,遵守职业道德;
 
2.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
 
3.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能持续适应不断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4.具备解决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能应对前沿技术快速发展和多变的技术挑战;
 
5.具备职业素养和国际视野,能服务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
 
三、基本培养规格与毕业要求
 
(1)政治思想和德育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原理;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
 
(2)体育方面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3)智育方面
 
电子信息工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网络等知识,熟练掌握信息系统和电子仪器设备、通信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电子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在电子信息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的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或单元(部件),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信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科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潜力。
 
四、专业核心课程和学位课程
 
电子信息工程:
 
1.专业核心课程
 
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信号与系统、电子线路实验、数字信号处理、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模拟电路、电路分析、电子系统设计(含实验)、嵌入式系统设计、传感及微传感基础。
 
2.学位课程
 
高等数学(一)(上),普通物理(二)(上),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及微传感基础,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电子线路实验。
 
五、主要实践环节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工艺实训,微机应用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电子系统设计(含实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六、学分要求和学位授予
 
电子信息工程:
 
课程类别
 
课程性质
 
学分
 
通识教育课程
 
通识选修课程
 
  
 
10
 
新生研讨课程
 
≤4
 
公共基础课程
 
66
 
大类基础课程
 
大类基础课程
 
28.5
 
专业教学课程
(含实践环节)
 
专业必修课程
 
41
 
专业选修课程
 
10.5
 
开放选修课程
 
公共选修课程
 
≤2
 
4
 
跨专业选修课程
 
  
 
总学分
 
160
 
 
 
 
 
 
本专业学制4年;允许学习年限为3~6年。在允许学习年限内,学生必须修满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方可申请毕业,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经申请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七、大类专业、专业方向分流机制
 
电子信息类专业实施“1+3”培养模式,第一学年不分专业,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培养,第二学期根据学生本人的专业意愿、学院的教学资源、社会需求进行专业分流,第三学期进入分流后的专业学习。
 
八、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学分要求
 
学生须获得不低于120学分,方可进入毕业设计(论文)环节。
苏州大学

添加苏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苏州大学考研分数线、苏州大学报录比、苏州大学考研群、苏州大学学姐微信、苏州大学考研真题、苏州大学专业目录、苏州大学排名、苏州大学保研、苏州大学公众号、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苏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苏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u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28835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