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法学硕士简介

发布时间:2020-05-1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法学硕士简介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法学硕士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法学硕士简介 正文

附件四:
法学一级学科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苏州大学法学院的前身为东吴大学法学院,曾以其优质的法学教育而享誉海内外,时有“北朝阳、南东吴”之美称。1982年苏州大学恢复法学教育,设法律系,是全国最早恢复法学教育的院系之一,1986年扩建为苏州大学法学院。学院1998年取得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为全国省属高校之最。 2009年6月成功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成功获批法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单位。学科多个专业领域在国内法学界拥有良好的声誉。
本学科具有法学教育历史久、学位授权起步早、科研创新能力强、服务社会表现优等鲜明特色。教师关心国家法治建设,积极参与重大法律问题的研究,近五年来承担各类纵向课题近9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十余项,省部级项目四十余项,具有一流的科研物质条件和精良的科研队伍。 
本学科现有专职教师62名,其中教授22名,副教授24名,讲师16名,学历层次较高,年龄结构合理,形成了成梯度的老中青有机搭配的结构,具有较强的发展潜力;自1999年以来,学院已为社会培养法学博士生80余人,法学硕士研究生778人,全日制法律硕士473人,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培养目标
1、硕士生
本学科着力培养学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品行端正、掌握坚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和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熟悉法学前沿问题,能够在相应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出有创新性的成果;治学严谨,学风良好,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身心健康,综合素质优良,具备独立从事实际工作及教学、科研的素质和能力;熟练运用至少一门外语,同时具有较强司法实践能力或学术研究潜力,适应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等实践部门的工作以及教学、科研的工作。
2、博士生
本学科着力培养学生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品行端正、掌握坚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和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熟悉法学前沿问题,能够在相应领域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出有创新性的成果;治学严谨,学风良好,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身心健康,综合素质优良,具备独立从事教学、科研和实际工作的素质和能力;熟练运用至少一门外语,同时具有较强学术研究潜力和司法实践能力,适应教学、科研以及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等实践部门的工作。
 
三、主要研究方向
(一)硕士生
1、法学理论
2、法律史
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4、刑法学
5.民商法学
6.诉讼法学
7.经济法学
8.环境与资源?;しㄑ?/div>
9.国际法学
10.知识产权法学
 
(二)博士生
 
1、法学理论               学科代码030101
2、法律史                 学科代码030102
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学科代码030103
4、刑法学                 学科代码030104
5、民商法学               学科代码030105
6、诉讼法学               学科代码030106
7、环境与资源?;しㄑ?nbsp;    学科代码030108
8、国际法学               学科代码030109
7、 (待增  )            
……
四.培养年限
1、硕士生
学制3年。
2、博士生
 博士生学制3年,在职博士生相应延长1年(学制4年)
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1、硕士生
总学分  36
课 程 名 称 学分
①政治理论课 3学分
②外国语 6学分
基础外语 3学分
《法律专业英语》 3学分
(导师指定10-20篇文献,写一篇外文综述,并用外语作报告)
③专业基础课 15学分
大类课程 9学分
跨大类课程 3学分
学术与实践活动 3学分
(至少听15次学术报告、参加规定的实践活动)
④专业课(不少于4门,见附件)) 不少于12学分
2、博士生
总学分 19  
课 程 名 称                                  学分
①政治理论课                         3学分
②外国语                             4学分
基础外语                                  2学分
《法学专业英语》(博士)                    2学分
(导师指定10-20篇文献,写一篇外文综述,并用外语作论文报告)
③专业基础课                                 6学分
  大类课程   《法学前沿问题研究》                3学分
  学术活动                                   3学分
(至少参加30次学术活动、讲座)
④专业课(不少于2门)                    不少于6学分
   专业通识课                              3学分
导师专业课程一门                         3学分
 
学位专业课程目录:
1、法学理论           学科代码030101
专业通识课  《法哲学研究》            3学分
专业课   《人权与法治研究》             3学分
专业课   《法学方法论》               3学分
专业课   《法伦理学》                 3学分
2、法律史             学科代码030102
专业通识课  《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  3学分
专业课   《中国法制史研究》         3学分
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学科代码030103
专业通识课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题研究》   3学分
专业课《行政法总论研究》                      3学分
专业课《行政程序法专题研究 》                 3学分
专业课《经济行政法研究》                      3学分                     
专业课《环境行政法研究》                      3学分
4、刑法学             学科代码030104
专业通识课  《刑法学基础理论》                  3学分
专业课      《行政刑法》                       3学分
5、民商法学           学科代码030105
专业通识课  《民法学基本理论研究》             3学分
专业课      《民商法学前沿问题研究》            3学分
 
6、诉讼法学          学科代码030106
专业通识课  《诉讼法基本理论研究》             3学分
专业课      《行政诉讼法研究》                 3学分
7、环境与资源?;しㄑ?nbsp;   学科代码030108
专业通识课  《污染防治法研究》             3学分
专业课      《环境法律责任研究》             3学分
 
8、国际法学          学科代码030109
专业通识课   《国际法基本问题研究》           3学分
专业课       《国际公法研究》                 3学分
专业课       《国际经济法研究》               3学分
9、(待增  )            
………
 
六、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参见各专业课程大纲所列书目。
 
七、开题报告
1、硕士生
硕士生在第三学期结束之前开题并按要求写出详细开题报告。
①总体要求: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当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技术工作的能力,论文要突出新见解和应用价值。
②学位论文选题具体要求
学位论文要根据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要求,结合学科发展和导师科研任务,从学科的前沿课题、国家或地方重点科研任务中选题;
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对科学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学位论文选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从事科研工作或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
③开题报告具体要求
在导师指导下,在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于第三学期末完成学位论文选题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要对以下内容进行认真论证:(1)选题的科学依据;(2)目的意义;(3)该问题的研究状况;(4) 研究内容;(5)研究方法;(6)课题条件;(7)实施方案;(8)预期目标;(9)进度计划等;
开题报告经导师审阅签字后,由学科负责人组织专家小组评审;
评审专家对开题报告提出评审意见,签字后归档;
开题报告如需调整,由导师提出书面意见,经学部和研究生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
评审要求:(1)文献综述(具有独立搜集资料和分析、综合研究的能力,论述精辟、全面);(2)学术见解(把握学科前沿,学术思想开阔,选题新颖、合理,重点准确,预期目标得当);(3)研究方案(所选研究方法先进、适当,技术路线严密,措施得当,掌握技术资料准确,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析合乎逻辑,有预见性,工作安排合理、紧凑);(4)表达能力(表述清楚、准确,能正确回答问题)。
2、博士生
①总体要求:博士学位论文应当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论文要突出创新性、先进性。
②学位论文选题具体要求
学位论文要根据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要求,结合学科发展和导师科研任务,从学科的前沿课题或国家重点科研任务中选题;
学位论文应是系统的完整的学术论文,应对科技发展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
学位论文选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培养从事科研工作或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
③开题报告具体要求
在导师指导下,在收集资料,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博士生于第二学期末分别完成学位论文选题的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要对以下内容进行认真论证:(1)选题的科学依据;(2)目的意义;(3)该问题的研究状况;(4)研究内容;(5)研究方法;(6)课题条件;(7)实施方案;(8)预期目标;(9)进度计划等;
开题报告经导师审阅签字后,由学科负责人组织专家小组评审;
评审专家对开题报告提出评审意见,签字后归档;
开题报告如需调整,由导师提出书面意见,经学部和研究生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进行;
评审要求:(1)文献综述(具有独立搜集资料和分析、综合研究的能力,论述精辟、全面);(2)学术见解(把握学科前沿,学术思想开阔,选题新颖、合理,重点准确,预期目标得当);(3)研究方案(所选研究方法先进、适当,技术路线严密,措施得当,掌握技术资料准确,对可能遇到的问题分析合乎逻辑,有预见性,工作安排合理、紧凑);(4)表达能力(表述清楚、准确,能正确回答问题)。
八、中期考核
1、硕士生
① 硕士生的中期考核应在入学后第四学期进行。参加考核的硕士生应填写《苏州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表》,成立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的3-5人考核小组。
② 考核内容:全面审查该生入学以来的思想品德和表现、完成培养计划的情况,所修课程的成绩,完成学分的情况,学位论文进展情况,身心健康的情况,按照中期考核表的要求给出综合评价??己诵∽楦菘己说那榭?,向学院明确提出对该生的分流建议:学习成绩合格,身心健康,具有一定科研工作能力的,可进入硕士学位论文阶段;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学习成绩达不到要求;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学位;未经批准不参加考核者,按照学校有关学生管理规定处理。
③ 学院根据考核小组的建议提出审定意见,终止学习的研究生,按照学校有关学生管理规定发给学习证书或证明。
2、博士生
① 博士生中期考核一般在入学后第四学期(五月份)进行。有特殊原因者,经导师和院系批准可延至第五学期进行。成立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人员组成的3-5人考核小组,教授不少于2人,组长由博士生导师担任。
② 考核内容:.道德品质和思想表现;课程学习情况和成绩,科研能力;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准备不充分的可以申请延期开题,一般不超过一年);身心健康状况。
③ 参加考核的博士生须提交学习和科研工作的小结,博士生导师和指导小组要提供对被考核人的思想品德、学业情况和学术能力的鉴定。
④ 考核结果及处理:.合格者继续做博士学位论文;不合格者不能继续作为博士生培养,应终止攻读博士学位,按学校有关学生管理规定处理。
九、学位论文要求
按学校要求执行。
    十、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共3学分,分文献阅读、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实习活动三个部分。
(一)文献阅读:研究生根据导师推荐的书目,精读10本以上的法学名著,并在学习期间做两次文献阅读报告。研究生文献阅读成绩由导师考核,学分为1学分。
(二)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积极参与学校、学院及专业学科点组织的学术研讨和学术报告活动。本活动计1学分,学生有三次以上无故不参与学术研讨与学术报告活动的,本学分不予计算,并必须重修。
(三)实习活动:包括社会调查、承担校内外课题研究任务、兼任助教、助研等。本活动计1学分,由导师及专业学科点考核。
 
 
附:法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
 
附:法学一级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
一、博士专业基础课(大类课程)
大类编码:0301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课程负责人
《法学前沿问题研究》206551 3 54 第一学期 王健法学院 胡玉鸿等
《法学专业英语》206801 2 36 第一学期 王健法学院 魏玉娃
基础英语 2 36 第一学期 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
小语种 4 72 第一学期 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
政治 3 54 第一学期 研究生院 研究生院
学术活动    3 30次 1-4学期     导师
备注:《法学前沿问题研究》由法学院各位博导分别作专题讲座,共安排18次,54课时。
 
二、博士专业课
大类编码:0301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课程负责人
 法学理论          
法哲学研究206802 3 54 第一学期 王健法学院 周永坤 胡玉鸿 孙莉
法学方法论206803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胡玉鸿
法伦理学206804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孙莉
 
 
法律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206805 3 54 第一学期 王健法学院 艾永明 高积顺
中国法制史研究206806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艾永明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题研究206808 3 54 第一学期 王健法学院 杨海坤 黄学贤等
行政法总论206571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章志远
行政程序法专题研究206809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黄学贤
经济行政法206811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王克稳
环境行政法专题研究206810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朱谦
 
刑法学
刑法学基本原理206812 3 54 第一学期 王健法学院 李晓明等
行政刑法206813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李晓明
 
民商法学
民法学基本理论研究206820 3 54 第一学期 王健法学院
民商法学前沿问题研究206821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诉讼法学          
诉讼法基本原理206814 3 54 第一学期 王健法学院 王克稳 胡亚球等
行政诉讼法206815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王克稳
 
环境与资源?;しㄑ?/div>
污染防治法研究206822 3 54 第一学期 王健法学院
环境法律责任研究206823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国际法学          
国际法基本问题研究206816 3 54 第一学期 王健法学院 陈立虎等
国际公法研究206817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魏玉娃
国际经济法研究206818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陈立虎
 
备注:
博士生专业课教学计划:大类课程一门《法学前沿问题研究》3学分,专业通识课程一门3学分,导师专业课一门3学分。
 
 
三、硕士专业基础课(大类课程)
大类编码: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课程负责人
法理学研究 3 54 第一学期 王健法学院 周永坤
民法专题研究 3 54 第一学期 王健法学院 史浩明等
刑法专题研究 3 54 第一学期 王健法学院 彭文华等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推荐跨大类课程) 3 54 第一学期 王健法学院 胡玉鸿
《法律专业英语》 3 54 第一学期 王健法学院 孙国平
  学术活动与实践 3 54 第一学期
基础英语 3 54 第一学期 研究生院
政治 3 54 第一学期 研究生院
备注:
 
 
 
四、硕士专业课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课程负责人
 法学理论方向          
西方法理学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周永坤
法学方法论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胡玉鸿
比较法研究 3 54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孙莉
法学名著选读 3 54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周永坤
  法律史方向          
中国法制史研究 3 54 第一学期 王健法学院 高积顺
中国法律思想史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艾永明
外国法制史 2 36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陆益民
外国法律思想史 2 36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严晶
中国古代民法 2 36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方潇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方向          
宪法基本理论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陆永胜
行政法基本理论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黄学贤
经济行政法 2 36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王克稳
行政诉讼法 2 36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章志远
比较宪法 2 36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上官丕亮
 刑法学方向          
中国刑法原理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李洪欣
犯罪学 2 36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李晓明
刑事政策学 2 36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李晓明
外国刑法 3 54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王昭武
刑事执行法 2 36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李洪欣
 民商法学方向          
民法总论研究 3 54 第一学期 王健法学院 史浩明
物权法研究 2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张鹏
债权法研究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方新军
商法总论研究 2 36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李中原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研究 2 36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章正璋
 诉讼法学方向          
民事诉讼法学专题研究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胡亚球
刑事诉讼法学专题研究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张成敏
证据法学专题研究 3 54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张永泉
诉讼法学经典述评 3 54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胡亚球
 经济法学方向          
经济法基础理论 2 36 第一学期 王健法学院 曹博
竞争法 2 36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曹博
劳动法理论与实践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沈同仙
公司法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冯兵
保险法 2 36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丁建安
环境与自然资源?;しㄑХ较?         
环境法基本原理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朱谦
国际环境法研究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焦艳鹏
环境污染防治法研究 3 54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朱谦
自然资源法研究 3 54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冯 嘉
 国际法学方向          
国际公法研究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魏玉娃
冲突法研究 2 36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殷爱荪、张利民
国际贸易法研究 3 54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陈立虎
国际民事诉讼与商事仲裁 2 36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张利民
中国外商投资法研究 2 36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陈立虎
  知识产权法学方向          
知识产权基本原理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董炳和
知识产权法专题研究 3 54 第二学期 王健法学院 李小伟
外国知识产权法 3 54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李小伟
国际知识产权法 3 54 第三学期 王健法学院 董炳和
 
备注:
 
苏州大学

添加苏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苏州大学考研分数线、苏州大学报录比、苏州大学考研群、苏州大学学姐微信、苏州大学考研真题、苏州大学专业目录、苏州大学排名、苏州大学保研、苏州大学公众号、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苏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苏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u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288273.html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