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学科建设简介

发布时间:2020-04-1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学科建设简介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学科建设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苏州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学科建设简介 正文

电子信息学院具有从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完整的培养体系。
拥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5个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个博士点和1个博士后流动站。
本科专业中,通信工程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及省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为省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及校特色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5个专业为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
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了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电子科学技术一级硕士点包含了: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路与系统,、物理电子学等4个二级硕士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包含了:信号与信息处理和通信与信息系统2个二级硕士点。另外,学院还自设了生物医学电子信息工程交叉学科硕士点。
学院还建有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学院分别于2006年和2011年建成了信号与信息处理的二级学科博士点及生物医学电子信息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并于2014年获得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学院建有省级“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生物医学电子技术”、“射频与微波毫米波”2个苏州市高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并与214兵器工业研究所合作建设了“江苏省MEM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力地保障了从本科到博士人才的培养及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近几年,学院适应学校人才强校的理念,积极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三年中,引进了6位特聘教授,其中,中组部“QR”专家1人,“青年千人”专家2人,青年973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优青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人,省双创人才3人,江苏省杰青1人。现有专业老师8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近40人。有讲座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13人,外聘院士3人,兼职教授20人。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正在形成,成为学科建设的强大支撑。
学院以高层次人才领衔,成立了9个研究机构:
光网络技术研究中心、
射频与无线通信研究所、
语音与图像技术研究所、
智能信息处理与控制系统研究所、
微纳传感技术研究中心、
ASIC芯片设计与集成系统研究所、
新型平板显示器件研究所、
系统生物学研究中心
生物医学信息与工程研究中心
依托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建设和研究团队的建设,学院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近几年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大装备项目、国防装备项目等在内的一大批高水平科研项目,2013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9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1 项,青年973首席科学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1项,国防军工科技项目3项,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1项,江苏省双创项目2项。2013年纵向科研经费超过1000万元。2014年科研经费将超过2000万元。几年中,在信息学科领域学术期刊: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IEEE Journal on Selected Area of Communications,
IEEE Trans .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Biomedicine, 
IEEE Trans. on Aerospace and Electronic Systems,
IEEE Tra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IEEE Electron Device Letters,
IEE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IEEE/ACM Trans. on Networking,
IEEE Trans. on Electron Devices, 
IEEE/OSA Journal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 ,
IEEE/OSA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IEEE Systems Journal,
IEEE Signal Processing Letters 
J. Opt. Soc. Am. A, PLoS One, Nucleic Acids Research, BMC Systems Biology,Bioinformatics,Circulation Research, Quantum Inf Process, IET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Physica A 等发表论文300多篇,授权、申请发明专利 36项。学院教师先后2次作为客座编辑(Guest Editor)主办IEEE JSAC专刊,并出任IEEE/OSA JOCN等SCI期刊的副编辑及编委,1位教授任BMC Research Notes的编辑。组织承办国际学术会议5次。
苏州大学

添加苏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苏州大学考研分数线、苏州大学报录比、苏州大学考研群、苏州大学学姐微信、苏州大学考研真题、苏州大学专业目录、苏州大学排名、苏州大学保研、苏州大学公众号、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苏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苏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u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24933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