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发布时间:2020-04-13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介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苏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介绍 正文

人类的历史是一部材料不断进步发展的历史,材料是人类文明的尺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苏州大学材化部下设的一个学院,成立于2013年4月。由原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高分子科学与技术系及部分化学和化工系的教师组建而成。
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突出科研能力的优秀人才。现设有5个本科专业,分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材料化学、功能材料。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85人,其中国家杰出青年获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3人、江苏省新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ú浚┘队型怀龉毕椎闹星嗄曜?人、省“333高层工程”中青年领军人才3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江苏省“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2人、校特聘教授7人、国外讲座教授4人。学院有多位教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担任学术兼职。
目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建有江苏省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工程实验室、江苏省先进高分子材料设计及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环境?;に逵谢廴臼髦椒ㄖ卫碇氐闶笛槭?、苏州市环保吸附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有机废水吸附治理及其资源化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大分子与生物表界面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苏州大学手性化学实验室、苏州大学先进树脂基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科研工作以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既鼓励原创性基础研究,也积极推进面向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大批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研究成果。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高分子设计与合成、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多进制电存储信息存储材料与器件、先进复合材料和纳米功能材料等六大方向。
▲研究方向一:高分子设计与合成
(1)聚合反应方法学
可控/“活性”自由基聚合;
离子聚合和配位聚合;
缩合聚合新方法;
高分子反应新方法;
超分子聚合物的设计与合成;
高分子光反应。
(2)拓扑结构高分子的设计与合成
▲研究方向二: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1)大分子与生物表界面
蛋白质、细胞与生物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机理;
表面拓扑结构与化学结构的协同作用对材料生物功能的调控;
生物材料的分子识别与信号传导;
通过材料表面改性实现生物材料的功能化,如抗生物污染材料、抗凝血材料、生物检测材料、生物分离材料、生物活性材料等。
(2)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智能型药物释放系统;
肿瘤的靶向治疗和诊断;
仿病毒高分子基因载体;
生物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荧光探针和传感材料。
▲研究方向三:新能源材料
(1)有机光伏材料与器件
高效有机半导体给体和受体光伏材料;
高性能电极界面修饰层材料;
透明导电聚合物电极材料;
高性能有机光伏器件的制备与表征。
(2)离子液体与离子聚合物与能源器件
▲研究方向四:多进制电存储信息存储材料与器件
多进制有机及聚合物材料设计合成及其纳米薄膜可控制备;
纳米尺度多进制电存储器件的制备研究及稳定性研究;
大面积柔性电存储器件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纳米器件微观尺度下材料和电极之间的表界面研究及性能调控;
电存储器件的性能与存储机理理论模拟研究。
▲研究方向五:先进复合材料
(1)高性能热固性树脂的设计合成与改性;
新型耐热热固性树脂的设计合成;
热固性树脂的增韧方法与增韧机理;
多功能阻燃剂的设计合成及其阻燃树脂的研究;
超支化聚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热固性树脂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2)高性能纤维及改性
特殊结构杂化静电纺丝的制备及应用;
高分子纤维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高性能纤维的绿色改性技术。
(3)功能吸附材料
纳米吸附材料的设计合成;
细微颗粒物(PM2.5)的捕集技术;
有机废水和废气的治理及污染物资源化技术;
重金属废水和土壤的治理及资源化技术。
(4)结构/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自修复复合材料的设计与制备;
结构/透波复合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复合材料的界面及其效应;
复合材料的低成本成型技术。
▲研究方向六:纳米功能材料
(1)多元纳米催化材料的设计合成
绿色催化体系的建立;
(2)手性起源、转移和放大
手性纳米材料的制备;
分子组装和单手螺旋纳米结构的控制与应用。
(3)无机发光材料和微结构
材料电子结构、缺陷与物性的理论计算、模拟和实验观察;
新型发光和光存储材料的生长工艺和性能;
晶体、玻璃或陶瓷的固态微结构表征。
苏州大学

添加苏州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苏州大学考研分数线、苏州大学报录比、苏州大学考研群、苏州大学学姐微信、苏州大学考研真题、苏州大学专业目录、苏州大学排名、苏州大学保研、苏州大学公众号、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苏州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苏州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uzhoudaxue/yanjiushengyuan_24929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