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与法学院简介

发布时间:2020-06-0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与法学院简介

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与法学院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与法学院简介 正文

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与法学院简介
 
 
 
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与法学院是在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学系基础上整合法学专业更名而来,正式成立于2019年6月。学院涵盖社会学、法学两个一级学科,社会学、社会工作、法学3个本科专业以及1个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办学点。法学专业有20余年办学历史,社会学、社会工作有近10年办学历史。目前全院本科生78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20人,教职员工40余人,博士25人,高级职称22人。
教学资源和平台丰富。与近80家单位签约共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打造城口县“三区”计划社会工作服务站、巫溪县扶贫社会工作服务基地、化龙桥外国人服务站、解放碑外国人服务站、两江新区棕榈泉国际社区外国人社会工作服务站等10余个社会实践实训平台。学院累计投入资金近500万,建成200多平米的“基于循证实践模式的社会工作政策与实务智库实验室以及社会治理与服务创新人才实践实训中心。
人才培养成效突出。充分整合学校外语优势和社会学、社会工作、法学专业优势,坚持“立足本土,扎根地方,融合中外,复合融通”的办学特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强外语、厚人文,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能创新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国际化人才。累计向社会输送社会学类、法学本科人才上千人,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学科专业快速发展。学院在涉外社会工作、国际经济法、学校社会工作、反贫困社会工作、国际社区治理与服务等方面有着突出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有国际减贫与社会治理、国际移民与社会发展等多个科研团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及教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0余项,出版专著、编著、译著20余部,参编教材12部,发表研究成果500余篇。2016年,社会学学科被批准为重庆市第一批应用转型学科试点项目。社会工作专业被批准为重庆第一批应用转型专业试点专业,成为重庆市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单位。2017年,成为为重庆市人口学会副会长单位。2018年,获得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学位授予资格,入选首批“中国社会工作教育百校对口扶贫计划”,成为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反贫困专委会副会长单位。成为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四方协同、六位一体:服务精准扶贫战略的实践育人路径创新”评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019年,社会学和法学学科获批校级重点学科,社会学和法学专业获批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项目,成为重庆市首批社会工作创新创业基地。
服务社会深具影响。社会学专业是全国唯一开在外语院校的社会学本科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是西部唯一开在外语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将涉外社工人才培养作为重要方向,在全国具有示范性。创建重庆首个外籍人士社会工作服务站,为重庆多个上百名在渝外籍人士提供社区融合和适应方面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在地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认可度,得到各界好评。反贫困社会工作专业方向形成明显优势,在全国有一定认可度。作为全国第一批进入贫困县域开展教育扶贫的高校院系,以城口、巫溪、酉阳等贫困县为对口扶贫项目点,3年多时间先后派出140余名师生,开展“三区”社会工作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和社会工作专业扶贫济困服务项目6个。项目示范点覆盖3县1个街道(7个村社区),3个乡(10个村),15000多名贫困群众。引起人民网、重庆日报、中国新闻网、华龙网、重庆晨报、重庆商报、凤凰财经、城口新闻网等多家市内主流媒体关注,各大媒体报道次数达30余次,转载100余次,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四川师范大学

添加四川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四川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四川师范大学报录比、四川师范大学考研群、四川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四川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四川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四川师范大学排名、四川师范大学保研、四川师范大学公众号、四川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四川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四川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ichuan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31067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