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导师:张 健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导师:张 健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导师:张 健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导师:张 健 正文


  师资类别:教学科研系列
  姓名:张 健
  工作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
  学位:硕士(1991年~1993年,德国哥廷根大学进修)
  职称:教授
  职务:科研处处长、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森林培育、生态恢复
  主要本科课程:无
  主要研究生课程:《森林培育研究进展》
  主要工作业绩:1991年 ~ 1993年,德国哥廷根大学进修。参加了Ulrich 教授主持的“酸性沉降与森林衰退”研究项目在Sollingen试验基地部分研究工作?;毓蟪て诖邮律稚?、森林培育、水土保持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先后主持和主研了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参加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长江上游水源水土保持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项目。主持了国家“九五”后启动项目“长江上游环境变迁、生态重建示范与流域可持续发展”、国家“西部专项”课题“四川省退耕还林(草)科技示范工程”、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四川盆周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技术与示范”、国家西部专项“西南低山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长江中上游西南山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及自然科学基金“巨桉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形成过程”等项目。 (1) 率先在国内提出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的概念及相应配套的方法和技术,为森林的空间布局,林分的配置及树种的搭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2) 提出退耕还林必须以生态效益为基础,经济效益为核心,区域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指出退耕还林工程的难点在于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重点在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技术模式和生态经济产业模式;(3) 总结提炼出了“开发增值型和生态恢复型”两大生态治理模式,并赋予了内涵,凝炼出了20余种模式,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规范。成果的实施面积已超过百万亩,基本实现了“在?;ぶ欣?,在治理中开发,在重建中发展”的生态经济目标。十五科研成果技术的实施面积已超过百万亩,产生经济效益17.97亿元。
  代表性成果名称: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主编《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巨桉短轮伐期人工林生态系统》专著2部、副主编《土壤生态研究》、《森林生态土壤学》、《低效林恢复与重建》专著3部,已在《Ecological Research》、《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报》、《生物多样性》、《林业科学》、《水土保持学报》、《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培养博士生14人,已毕业并获得学位9人,培养硕士研究生62人,已毕业并获得学位48人。
  个人荣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十五”期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先进个人。
  主要社会兼职:第六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林学组成员、全国普通高校营林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教会科技管理研究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第五届、第六届科学技术顾问团顾问,四川省科技特派员,《四川农业大学学报》副主编。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四川农业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四川农业大学考研分数线、四川农业大学报录比、四川农业大学考研群、四川农业大学学姐微信、四川农业大学考研真题、四川农业大学专业目录、四川农业大学排名、四川农业大学保研、四川农业大学公众号、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四川农业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四川农业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四川农业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ichuannongye/daoshi_490564.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