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导师:粟品孝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导师:粟品孝

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导师:粟品孝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导师:粟品孝 正文

  
  粟品孝,男,1969年3月出生,籍贯四川,邮箱:supx69330@126.com
  
  学 历:
  1987年9月至1991年7月,四川大学历史系本科,获学士学位
  1991年9月至1994年7月,四川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94年9月至1997年7月,四川大学历史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职 历:
  1997年9月起,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2000年7月起,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2002年起,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生指导教师
  2010年7月起,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讲授课程:
  文科文献检索
  中国古代史
  中国历史与文化
  旅游经济学
  中国文化史专题
  中国历史概论
 ?。ㄒ陨显彩冢?br />   中国史学史
  中华文化(历史篇)
  中国古代史学史专题(研究生课程)
  宋代基本史籍导读(研究生课程)
 ?。ㄒ陨舷衷诮彩冢?br />   
  主持课题:
  1、古代蜀学源流研究,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
  2、成都通史(五代两宋卷),2007年6月至2011年8月,成都市社会科学院项目;
  3、巴蜀文化通史(史学卷),2007年6月起,四川省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协调小组重点项目子项目;
  4、蜀学发展与演变研究,2010年7月起,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
  
  学术及教学获奖:
  1、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朱熹与宋代蜀学》入选宝钢教育基金专项资助的《高校文科博士文库》;
  2、1999年,《宋代蜀学研究》(合作)获四川省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3、2001年,《朱熹与宋代蜀学》获四川省教育厅颁发的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4、2007年,《中国史学史》讲义荣获四川大学2004—2005年版优秀讲义。
  5、2010年,《南宋军事史》(合作)获四川省教育厅颁发的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6、2010年,教改项目《原典阅读与“中华文化”素质课课程改革研究》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三)。
  
  会员资格:
  1、中国宋史研究会会员
  2、东亚人文研究会会员
  3、中华朱子学会理事
  4、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会员
  
  论著目录:
  学术著作:
  1、《宋代蜀学研究》(合作,第三作者),成都:巴蜀书社,1997年。
  2、《朱熹与宋代蜀学》(独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3、《宋代四川家族与学术论集》(第二主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川大史学·中国古代史》(副主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5、《南宋军事史》(合作,第一作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6、《成都通史(五代两宋卷)》(合作,第一作者),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1年。
  
  教材:
  1、《中国古代历史概论》(合作),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2、《中华文化》(合作,第二执行主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论文:
  1、〈法贤原名考〉,刊《四川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2、〈赵忭与四川〉,刊《成都大学学报》1994年第1期。
  3、〈宋代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特点〉,刊《研究生论丛》第一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年4月。
  4、〈论苏氏蜀学衰隐的原因〉,刊《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1期。
  5、〈一九七九年以来王小波李顺起义研究综述〉,载漆侠、胡昭曦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一九九四年年会编刊),河北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
  6、〈朱熹评议苏氏蜀学——立足于《朱子语类》的考察〉,刊《宋代文化研究》第六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7、〈四川学者与《朱子语类》的成书〉,刊台湾《川康渝文物馆年刊》第十五期,1996年12月
  8、〈宋代井研“四李”的理学贡献〉,刊《成都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9、〈北崖与程颐及涪陵易学〉,刊《四川文物》1997年第2期。
  10、〈试论“洛蜀会同”〉,刊《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11、〈视野·方法·智识——评《程颢程颐与中国文化》〉,刊《天府新论》1997年第6期。
  12、〈魏了翁学术思想的两次转变〉,刊《研究生论丛》第四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
  13、〈宋代四川《易》学成就略述〉,刊《巴蜀史志》1998年第2期。
  14、〈宋代家族研究论著目录〉,刊《宋代文化研究》第八辑,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15、〈朱熹对范祖禹学术的吸取〉,刊《成都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16、〈理学与非理学之间——朱熹对苏轼学术的批评与吸取〉,刊《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1期。
  17、〈宋代理学名儒与四川易学〉,刊《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2000年8期全文转载。
  18、〈谯定“见乃谓之象”考释〉,刊《宋代文化研究》第九辑,巴蜀书社,2000年8月。
  19、〈宗族史研究的硕果——读《宋代宗族与宗族制度研究》〉,刊《新闻出版报》2000年12月5日。
  20、〈《四川书院史》读后〉,刊《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3期。
  21、〈宋代士人家庭教育中的母教〉,载漆侠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国际宋史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编刊》,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
  22、〈《历代世变》非苏轼所作考〉,刊《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3、〈文本与行为:朱熹《家礼》与其家礼活动〉,刊《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4、〈刘光祖家世考〉,刊《西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25、〈朱熹的官德思想〉,刊《光明日报》2004年2月17日。
  26、〈蒙文通与南宋浙东史学〉,刊《浙江学刊》2005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2005年9期论点摘编。收载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编《蒙文通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线装书局,2005年。
  27、〈刘咸炘与浙东史学〉,载梅新林、陈国灿主编《江南城市化进程与文化转型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收载《〈推十书〉导读》,上??蒲Ъ际跷南壮霭嫔?,2010年1月。
  28、〈宋代家族研究论著目录续一〉,刊《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三、十四合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
  29、〈吕本中《官箴》出自《童蒙训》原本考〉,刊《文献》2007年第4期。
  30、〈四川学者与周敦颐理学开山地位的构建〉,刊《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五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31、〈“蜀学”再释〉,刊《蜀学》第三辑,巴蜀书社,2008年12月。
  32、〈文渊阁四库本《周元公集》的提要及底本问题〉,载张其凡、李裕民主编《徐规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
  33、〈《童蒙训》考索二题〉,载何忠礼主编《南宋史及南宋都城临安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11月。
  34、〈略论南宋时期的民变〉,载邓小南等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
  35、〈宋代三苏的史论〉,刊《西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36、〈关于《东都事略·儒学传》的评价问题〉,刊《史学史研究》2010年第1期。
  37、〈组织制度、兴衰沉浮与地域空间——近八十年宋代家族史研究走向〉,刊《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3期。
  38、〈张唐英生平与著作考论〉,刊《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3期。
  39、〈现存两部宋刻周敦颐文集的价值〉,刊《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3期。
  40、〈略论魏了翁的史学思想〉,刊《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0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8月。
  41、〈不朽的文化之“神”——朱熹生命最后时刻闪射的精神光辉〉,《大学人文教育》第二辑,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年8月。
  42〈中华书局点校本《周敦颐集》考辨三则〉,刊《宋代文化研究》第十八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联系方式

添加四川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四川大学考研分数线、四川大学报录比、四川大学考研群、四川大学学姐微信、四川大学考研真题、四川大学专业目录、四川大学排名、四川大学保研、四川大学公众号、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四川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四川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四川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ichuandaxue/daoshi_49129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