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导师:霍巍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导师:霍巍

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导师:霍巍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导师:霍巍 正文

  
  霍巍,男,1957年2月25日生,考古学与博物馆学专业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四川大学博物馆馆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藏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日本文部省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任中国民族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四川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等学术职务,受聘为四川省高等院校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学术委员、四川省文博考古系统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学术委员、四川大学历史学科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霍巍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汉唐考古、美术考古、西藏考古、文物学与艺术史、中外文化交流等。近十余年来,霍巍教授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国家文物局边疆考古研究项目、中日、中美国际合作项目、美国亚州文化协会(ACC)资助项目、重庆三峡考古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开展以我国西南地区(含西藏)为中心的田野考古与综合研究,具有丰富的田野考古经验及综合研究能力。先后出版有《西藏古代墓葬制度史》、《四川丧葬文化》、《西藏西部佛教文明》、《长江上游早期文明的探索》、《世界考古学概论》、《文化旅游》等学术专著多部,研究成果曾获得省部级二等奖二次、三等奖二次,在中外权威其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曾获得四川省教委“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学位获得者”称号,宝钢优秀教师奖等,2001年被评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专家。
  
  霍巍教授多次应邀赴美国、日本及港澳台地区从事合作研究、交流讲学或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与美国华盛顿西亚图大学合作指导“联合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进行“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指导美国、日本、韩国及港澳台地区的外国留学生多人,并有多名国内研究生在其指导下赴海外研读。在研究生培养方面,霍巍教授注重研究生的基础训练,努力开发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开设有“创新思维与科学实践”、“考古研究方法论”、“汉唐考古研究”、“考古文献学”、“文物学与艺术史”、“佛教艺术与中外学术交流”等门课程,充分体现考古学与历史学、文物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融汇交叉的学术特点,并培养学生开阔的学术视野、综合研究与实践能力。
  
  获奖项目
  1995年获四川省教委“有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
  1995年度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研究成果《西藏古代墓葬制度史》获四川省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第二届全国青年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各一次。
  
  专著 (凡未标出著者名者均为独著,下同)
  《四川丧葬文化》(霍巍、黄伟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西藏古代墓葬制度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
  《西藏西部佛教文明》,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西藏西部佛教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古格王国—西藏中世纪王朝的挽歌》,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2002年1月。
  《长江上游早期文明的探索》,巴蜀书社,成都,2002年10月(霍巍、王挺之主编)
  
  论文
  《宋元明时期的尸体防腐技术》,《四川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论宋元明时期尸体防腐技术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四川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雅鲁藏布江中上游的原始文化》(霍巍、李永宪),《西藏研究》1989年第2期。
  《试论无胡蜀式戈的几个问题》,(霍巍、黄伟),《考古》1989年第3期。
  《宋元时期的敦煌葬俗》,《敦煌研究》1990年第1期。
  《西藏天葬风俗起源辨析》,《民族研究》1990年第5期。
  《西藏考古新发现及其意义》,《四川大学学报》1991年第2期。
  《论卡若遗址经济文化类型的发展演变》,《中国藏学》1993年第3期。
  《西藏高原远古丧葬习俗的古史传说之历史考察》,《西藏研究》1994年第1期。
  《西藏高原史前墓葬的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藏学》1994年第2期。
  《大唐天竺使出铭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日]《东方学报》第66册,1994年。
  《西藏曲贡石室墓出土的带柄铜镜及其相关问题研究》,《考古》1994年第7期。
  《吐蕃时代墓葬的动物殉祭习俗》,《西藏研究》1994年第4期。
  《西藏山南隆子县石棺墓的调查与清理》(霍巍、李永宪)《考古》1994年第7期。
  《西藏吉隆县发现唐显庆三年大唐天竺使出铭》(霍巍、李永宪),《考古》1994年第7期。
  《西藏高原古代墓葬的初步研究》,《文物》1995年第1期。
  《西藏考古与西藏古代文明》,《西藏研究》1995年第3期。
  《从考古材料看吐蕃与中亚南亚的古代交通》,《中国藏学》1995第4期。
  《密教遗迹与唐代中日文化交流》,[日]《季刊考古学》第54号,1996年。
  《从新出唐代碑铭论羊同与女国之地望》,《民族研究》1996年第1期。
  《古格与岗底斯山一带佛寺遗迹的类型及初步研究》,《中国藏学》1997年第1期。
  《论古代象雄与象雄文明》,《西藏研究》1997年第3期。
  《西藏阿里皮央东嘎石窟调查简报》(霍巍、李永宪),《文物》1997年第9期。
  《再论西藏带柄铜镜的有关问题》,《考古》1997年第11期。
  《西藏西部佛教石窟壁画中的曼陀罗与东方曼陀罗艺术》,《中国藏学》1998年第4期。
  《西藏西部佛教石窟壁画中的降魔变与敦煌佛教艺术》,《西藏研究》1999年第1期。
  《三段式神兽镜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日]《日本研究》1999年第3号。
  《蜀与滇之间的考古学》,[日]渡部武等编:《四川的考古与民俗》,庆友社,1999年。
  《四川何家山崖墓出土神兽镜及相关问题研究》,《考古》2000年第5期。
  《近十年西藏考古的发现与研究》,《文物》2000年第3期。
  《关于佛教初传吐蕃传说的一个新版本》《世界宗教研究》2000年第4期。
  《吉隆文物古迹与蕃尼道上古代中尼文化交流的若干问题》,《西藏研究》2000年第1期。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联系方式

添加四川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四川大学考研分数线、四川大学报录比、四川大学考研群、四川大学学姐微信、四川大学考研真题、四川大学专业目录、四川大学排名、四川大学保研、四川大学公众号、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四川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四川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四川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ichuandaxue/daoshi_49129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