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导师:罗二虎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导师:罗二虎

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导师:罗二虎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导师:罗二虎 正文


  罗二虎,1955年8月生。历史学博士,现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兼日本大阪大学文学部、日本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日本龙谷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上海大学文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三峡博物馆特聘研究员等。
    
  1978~1985年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本科、研究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20世纪90年代作为客座教授曾长期在日本多所大学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并在日本出版、发表了多种学术专著和论文。1997年回国以来曾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项目、日本住友财团亚洲关联项目、三峡考古项目、南水北调考古项目等,并参加了日本文部省的多项科研课题。在科研方面以考古学为中心,并力图结合历史学、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美术学、民俗学等方法进行研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历史考古、史前考古、中国西南考古、美术考古与古代艺术、古代文化与文明、文化与生态、中外文化比较等。
    
  联系方式(邮箱):luoerhu9339@163.com
    
  著作(凡未标出著者名者均为独著,下同):
  《龙与中国文化》,三环出版社,1990年。
  《中国新石器时代资料集成》(编,1~5册),日本,京都大学,1995年。
  《魂归峭壁——悬棺与崖葬》,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秦汉时代的中国西南》,天地出版社,2000年。
  《追访逝去的世界丛书》(主编,共10种),重庆出版社,2001~2002年。
  《汉代画像石棺》,巴蜀书社,2002年。
  《中国漢代の画像と画像墓》(上下册),日本,慶友社,2002年。
  《中国西南文献丛书》(副总主编,全200册),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其中作为第七辑
  《西南考古文献》第181~190册的主编)
  《古代巴蜀文化探秘》(阮荣春、罗二虎主编),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年。
  《中国美术考古研究现状》(主编),上海大学出版社,2008年。
  《中国西南文献丛书(二编)》(副总主编,全50册),学苑出版社,2009年。(其中作为第六辑
  《西南考古文献》第46~50册主编)

部分论文:
  《试论古代墓葬中龙形象的演变》,《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1期。
  《成都指挥街周代遗址发掘报告》(第一执笔),《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辑,1987年,四川大学出版社。
  《四川崖墓开凿技术初探》,《四川文物》1987年第2期。
  《四川崖墓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8年第2期。
  《三台妻江崖墓初探》,《四川文物》1988年第4期。
  《成都地区出土卜甲的初步研究》,《考古》1988年第12期。
  《成都指挥街唐宋遗址发掘报告》(第一执笔),《南方民族考古》第二辑,1990年,四川科技出版社。
  《成都指挥街遗址孢粉分析》(第一执笔),《南方民族考古》第二辑,1990年,四川科技出版社。
  《论三星堆文化居民的族属》,《巴蜀历史·民族·考古·文化》,巴蜀书社,1991年。
  《论西汉时期中原地区的崖墓》,《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3期。
  《成都指挥街唐宋遗址分期》,《成都文物》1991年第4期。
  《“西南丝绸之路”的考古调查》,《南方民族考古》第五辑,1993年,四川科技出版社。
  《论鄂西地区夏商时期的文化》,《东南文化》1994年第1期。
  《汉晋时期の中国“西南シルクロ-ド”》,《佛教文化研究所纪要》第33集,1994年,日本龙谷大学。(日文)
  《中国新石器时代の时期区分につぃて》,《大阪文化财研究》第8号,1995年,日本大阪文化财。(日文)
  《中国新石器时代の文化区系と分期》,《中国新石器时代资料集成》,日本京都大学东南ァジァ研究センタ-,1995年。(日文)
  《“西南丝绸之路的初步考察》,《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
  《中国陝西省出土銭樹仏像考》,《佛教文化研究所纪要》第36集,1997年,日本龙谷大学。(日文)
  《秦汉时代における中国西南地域の民族》,《东南ァジァ研究》第35卷3号,1997年,日本京都大学。(日文)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系与分期》,《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
  《陕西城固出土的钱树佛像及其与四川地区的关系》,《文物》1998年第12期。
  《试论青衣江上游的石棺葬文化》,《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汉晋时期的中国“西南丝绸之路”》,《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汉代画像石棺研究》,《考古学报》2000年第1期。
  《中国西南地区古代的系绳石刀》,《四川文物》2000年第2期。
  《汉晋时期的中国“西南丝绸之路”》(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2期。
  《中国初期佛像与西南地域文化圈》,《世界文化と佛教——山田明尔教授还历纪念论文集》,[日本]永田文昌堂,2000年。(日文)
  《寻找古代巴人文化》,《大自然探索》2000年第2期。
  《试论中国南方的岩洞葬》,《考古》2000年第6期。
  《中国西南地区汉代画像墓与豪族》,《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
  《略论贵州清镇汉墓出土的早期佛像》,《四川文物》2001年第2期。
  《中日古代稻作文化——以汉代和弥生时代为中心》(一),《农业考古》2001年第1期。
  《中日古代稻作文化——以汉代和弥生时代为中心(二)》,《农业考古》2001年第3期。
  《四川青川秦律与稻作农业》,《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巴蜀文物考古图》,《文史知识》2001年第7期。
  《四川汉代砖石室墓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2001年第4期。
  《巴蜀文物考古略述》,《两岸资讯社会的史学应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铭传大学通识教育中心,2001年。
  《重庆云阳县李家坝Ⅰ区水田遗址发掘简报》(第一执笔),《考古》2001年第11期。
  《云阳李家坝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年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
  《云阳李家坝东周墓地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年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
  《云阳李家坝10号岩坑墓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年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
  《云阳李家坝37号岩坑墓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7年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
  《云阳李家坝水田遗址发掘报告》,《重庆库区考古报集(1997年卷)》,科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西南汉代画像内容组合》,《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1期。
  《重庆云阳李家坝东周墓地1997年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02年1期。
  《中国西南汉代画像内容分类》,《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第1 期。
  《中国西南汉代画像内容分类》,《人大复印资料·造型艺术》2002年第3期(转载)。
  《四川汉代画像墓与神仙方术和早期道教》,《神话、祭祀与长江文明》,文物出版社,2002年。
  《巴蜀文化的瑰宝——云阳李家坝遗址》(第二作者),《中国十年百大考古新发现》,文物出版社,2002年。
  《中国南方谷物加工工具——杵臼的两个系统》,《考古与文物》(增刊),2002年。
  The Paddy Field Remains at Lijiaba Area Ⅰ in Chongqing, CHINESE ARDHAEOLOGY, volume2,200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汉代模型明器中的水田模型》,《考古》2003年第4期。
  《峡江巴文化寻踪——重庆云阳李家坝遗址1997年发掘略记》,《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2期。
  《初论晚期巴文化的类型》,《重庆2001年三峡文物?;ぱ跆致刍崧畚募?,科学出版社,2003年。
  《四川南溪长顺坡汉墓画像石棺考释》,《四川文物》2003年第6期。
  《晚期巴文化李家坝类型初论》,《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5期。
  《中国古代系绳石刀研究》,《考古学集刊》第十四集,考古杂志社,2004年。
  《重庆で新发现の纪年钱树の佛像について》,《佛教文化研究所纪要》,日本龙谷大学,2004年。(日文)
  《岷江上游石棺葬发现研究回顾》,《考古与民族学探索》,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
  《长宁七个洞崖墓群汉画像研究》,《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
  《论中国西南地区早期佛像》,《考古》2005年第6期。
  《论中国西南地区早期佛像》,《人大复印资料·宗教》2005年第5期(转载)。
  《20世纪西南地区石棺葬发现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中华文化论坛》2005年第4期。
  《试论鸡公山文化》(第二作者),《考古》2006年第8期。
  《贵州威宁县鸡公山遗址2004年发掘简报》(第三执笔),《考古》2006年第8期。
  《贵州威宁县吴家大坪商周遗址》(第三执笔),《考古》2006年第8期。
   《青蔵高原における歴史生態学的文化論考》,《環ヒマラヤ広域圏における社会と生態資源変容の地域間比較研究》,日本京都大学,2006年。
  《贵州威宁县红营盘东周墓地》(第三执笔),《考古》2007年第2期。
  《东汉画像中所见的早期民间道教》,《文艺研究》2007年第2期。
  《试论中国南方的岩洞葬》,《怀疑与解释——中国古代史新论》,学林出版社,2007年。
  《论中国古代的系绳陶刀》,《考古》2007年第12期。
  《中国南方佛像新发现》,《東????における宗教文化の総合研究》,日本佛教大学????宗教文化情報研究所、2008年。(日文)
  《生态文化的疆域——半月形边地文化带》,《国家人文地理》2008年第4期。
  《西南汉代画像的发现与研究回顾》,《中国美术研究》2008年第2期。
  《论岷江上游石棺葬的文化性质》,《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3期。
  《试论卡莎湖文化》,《华夏考古》2008年第4期。
  《汉晋时期的中国“西南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研究论集》,巴蜀书社,2008年。
  《关于重庆云阳李家坝遗址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第十次年会论集》,文物出版社,2008年。
  《升仙图卷——长顺坡汉代石棺画像》,《中国美术研究》2009年第2期。
  《“弋射收获”画像考》,《民族艺术》2009年第2期。
  《中国早期佛像的主要发现——论重庆新发现的纪念钱树佛像》,《俞伟超先生纪念文集(学术卷)》,文物出版社,2009年。
  《川渝地区汉墓》,《中国考古学·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论汉代岭南与巴蜀地区的文化交流——以双层木椁墓为中心的考古学考察》(第一作者),《西汉南越国考古与汉文化》,科学出版社,2010年。
  《长江流域的早期城市》,《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足迹馆》,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联系方式

添加四川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四川大学考研分数线、四川大学报录比、四川大学考研群、四川大学学姐微信、四川大学考研真题、四川大学专业目录、四川大学排名、四川大学保研、四川大学公众号、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四川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四川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四川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ichuandaxue/daoshi_491290.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