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导师:白彬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导师:白彬

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导师:白彬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导师:白彬 正文


  白彬,男,,1966年10月出生, 籍贯:四川江安,汉族,教授,考古学系副主任,考古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历史学博士,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002年),所在系、室:考古学系,
  邮箱地址,:binbai@126.com;baibin@scu.edu.cn
  
  二、田野经历
  1986年3-5月,参加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
  1990年3-4月,参加四川成都西门外大型战国木板墓的发掘
  1991年3-4月,参加四川成都明蜀昭王陵发掘
  1993年6-9月,带队参加河南洛阳皂角树遗址发掘
  1993年12月-1994年1月,参加三峡工程淹没区重庆云阳县境内地下文物的调查与勘探
  1994年3-5月,主持重庆云阳明月坝遗址1994年度试掘
  1998年10月-1999年1月,参加重庆云阳李家坝遗址1998年度发掘
  2001年10月-2002年6月,主持重庆云阳李家坝遗址2001年度发掘
  2002年10月-2003年1月,主持重庆云阳李家坝遗址2002年度发掘
  2003年4月,参加李家坝遗址2003年度发掘
  2005年9-12月,带队参加四川成都金沙遗址雍锦湾地点的考古发掘
  2005年12月,带队到四川邛崃进行考古调查
  2006年6-10月,主持河南新乡大司马墓地的考古发掘
  2009年7-8月,赴四川什邡市参加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
  2009年9月-2010年2月,主持贵州天柱坡脚遗址、月山背遗址、学堂背遗址、瓦罐滩窑址的发掘
  
  三、研究信息
  1、研究方向
  汉唐考古、道教考古
  2、主要代表著作
  张勋燎、白彬:《中国道教考古》(6卷),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
  张勋燎、白彬编:《川大史学·冯汉骥卷》(中文卷),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3、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
  1)大司马汉墓群考古发掘,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项目,课题负责人,2006-2007年。
  2)金沙遗址雍锦湾地点发掘资料整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资助项目,课题负责人,2008-2009年。
  3)敦煌佛爷庙湾魏晋十六国墓葬发掘与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8-2009年度重大研究项目,主研人员,2008-2010年。
  4)四川地区唐宋佛道遗存的考古调查与研究,四川大学中央高?;究蒲幸滴穹蜒芯孔ㄏ睿ㄕ苎缁峥蒲В┫钅?mdash;—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项目,课题负责人,2010-2013年。
  5)四川地区道教造像的调查与研究,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课题负责人,2011-2014年。
  4、发表论文
  1.白彬:《四川明万历年间禁止早婚碑初探》,《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0年4期,第81-84页。
  2.白彬:《试从考古发现铭刻材料看唐初的二名不偏讳问题》,《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三十五周年纪年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20-329页。
  3.白彬:《四川地区与盐业有关的道教遗迹研究》,《宗教学研究》1998年第2期,第63-69页。
  4.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云阳明月坝遗址试掘简报》(执笔:白彬),《四川考古报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第91-111页。
  5.白彬:《重庆云阳明月坝遗址出土卜甲的初步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第106-110页。
  6.黄伟、李永宪、白彬:《三峡库区李家坝遗址发掘获重大成果》,《中国文物报》1999年2月21日第1版。
  7.白彬:《南方地区吴晋墓葬出土木刺研究》,《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创建四十周年暨冯汉骥教授百年诞辰纪年文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01-410页。
  8.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云阳李家坝遗址发掘报告》(执笔:黄伟、白彬、杨勇),《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年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99-347页。
  9.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等:《云阳李家坝巴人墓地发掘报告》(执笔:黄伟、杨勇、白彬),《重庆库区考古报告集》(1998年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48-388页。
  10.黄伟、白彬:《李家坝巴人寻踪》,经典杂志编著:《三峡记》,台北:经典杂志,2003年,第194-199页。
  11.黄伟、白彬:《廪君部落——云阳县李家坝遗址》,《文物天地》2003年6期,第52-54页。
  12.黄伟、白彬:《寻找巴人的足迹——云阳县李家坝遗址的发掘与初步研究》,徐光冀主编:《永不逝落的文明》,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第70-76页。
  13.张勋燎、白彬:《成都宋墓出土真文石刻与“太上真元大道”》,《考古》2004年第9期,第65-72页。
  14.黄伟、白彬:《三峡库区李家坝遗址发掘结束》,国家文物局主编:《2003中国重要考古发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69-74页。
  15.张勋燎、白彬:《前凉建兴二十八年“松人”木牍解复鬼文研究》,《台湾宗教研究》第3卷第2期(2005年),第101-123页。
  16.姚智辉、孙淑云、邹后曦、方刚、黄伟、白彬、张建华:《峡江地区部分青铜器的成分与金相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第24卷 第2期(2005年),第106-118页。
  17.白彬:《湖北武昌任家湾东吴初年“道士”郑丑墓再研究》,《江汉考古》2006年第4期,第58-66页。
  18.白彬:《雷神俑考》,《四川文物》2006年第6期,第66-75页。
  19.张勋燎、白彬:《1980年代以来的道教考古研究》,《古代文明研究通讯》第31期(2006年),第45-50页。
  20.白彬:《江西南昌东晋永和八年雷陔墓道教因素试析》,《南方文物》2007年第1期,第78-83页。
  21.白彬、代丽鹃:《试从考古材料看〈女青鬼律〉的成书年代和流行地域》,《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1期,第6-17页(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宗教》2007年第6期全文转载)。
  22.白彬、于孟洲:《河南卫辉大司马墓地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07年3月2日第2版。
  23.李英宏、郎俊彦、白彬:《四川广元、绵阳出土汉代画像砖掌印纹的痕检学分析》,《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3期,第64-75页。
  24.白彬:《四川五代两宋墓葬中的猪首人身俑》,《四川文物》2007年第3期,第56-60页。
  25.白彬:《近年来魏晋南北朝墓葬佛道遗存的发现与研究》,《艺术史研究》第九辑(2007年),第473-513页。
  26.白彬:《唐以前道士墓和道教信众墓研究》,《古代文明》第七卷(2008年),第247-285页。
  27.四川大学考古学系等:《河南卫辉市大司马村一号汉墓及墓前建筑》(执笔:白彬、龚扬民、于孟洲、付兵兵、党志豪、王占魁),《考古》2008年第11期,第31-42页。
  28. 四川大学考古学系等:《河南卫辉大司马墓地晋墓(M18)发掘简报》(执笔:于孟洲、胡松鹤、刘兵兵、白彬),《文物》2009年第1期,第15-21页。
  29.Bai Bin, Religious beliefs as reflected in the funerary record. In early Chinese Religious: Part Two: The Period of Division (220-589 AD), John Lagerwey and Lv Pengzhi (eds.). Leiden: Brill, 2010, Vol. 2, pp.989-1073.
  30. 白彬:《南方地区吴晋墓葬出土木方研究》,《华夏考古》2010年第2期,第72-81页。
  31.于孟洲、白彬:《贵州天柱史前遗址群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收获》,《中国文物报》2010年6月18日第4版。
  32. 四川大学考古学系等:《河南卫辉市大司马村晋墓发掘简报》(执笔:于孟洲、党志豪、龚扬民、胡松鹤、王占魁、白彬),《考古》2010年第10期,第31-51页。
  
  四、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考古目录学、考古学史、中国考古学3、田野发掘实习、田野调查实习
  研究生课程:历史时期考古文献研读、汉唐考古研究、宗教考古研究
  
  
  五、学术交流
  1.1999年11月19日,在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作题为“Bronze Civilization in the Three Gorges——New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at the Lijiaba Site, Yunyang, Chongqing”的演讲。
  2.2000年2月25日,在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作题为“近50年来的中国道教考古研究”的演讲。
  3.2000年4月1日,赴美国纽约华美协进社(China Institute)作题为“New Finds in Sichuan: Sanxingdui and Ba Cultural Remains”的演讲。
  4.2006年12月17-23日,应法国高等研究院邀请,赴法国巴黎出席“仪式、神系和技术:唐以前的中国宗教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并以参会论文“六朝墓葬材料中的宗教信仰”为题作大会发言。
  5.2009年5月27日-6月1日,应芝加哥大学邀请,赴美国芝加哥出席“十世纪的中国及其近邻:一个多中心历史时期的艺术和文化”国际会议,并以参会论文“四川成都后蜀袁氏解伏连石刻研究”为题作大会发言。
  6.2010年4月21-27日,应亚利桑那州立大学邀请,赴美国坦佩出席“唐代的宗教铭刻研究”工作会议,并以参会论文“近年来甘肃敦煌魏晋十六国墓葬新出斗瓶文字的初步整理与研究”为题作大会发言。
  7. 2011年9月21-24日,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赴香港出席“宋代道教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以参会论文“晋中北地区金元道士墓的初步研究”为题作大会发言。
  
  六、主要获奖
  1.“《田野考古实践》课程改革与承担三峡工程考古发掘的成功结合”,四川省教学成果壹等奖(1997年)。
  2.“《田野考古实践》课程改革与承担三峡工程考古发掘的成功结合”,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级教学成果壹等奖(1997年)。
  3.“1998年度重庆云阳李家坝遗址发掘”,199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9年)。
  4.“2002年度四川大学青年骨干教师奖”(2003年)。
  5.“2002-2003年度重庆云阳李家坝遗址发掘”,2003年度中国重要考古发现(2004年)。
  6.2005-2006年度“四川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一等奖”(2006年)。
  7.“四川大学2005-2006年度优秀实验室管理先进个人”(2007年)。
  8.“校馆共建,中外联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考古人才的教学实践”,2008年度四川大学教学成果贰等奖(2008年)。
  9.四川大学2008届优秀毕业论文三等奖获得者指导教师(2009年)。
  10.《中国道教考古》,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
  11.《中国道教考古》,教育部第五届高等学??蒲а芯坑判愠晒ㄈ宋纳缁峥蒲В┤冉保?009年)。
  12.2009-2010年度“四川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一等奖”(2010年)。
  13.河南省南水北调文物?;は冉ぷ髡?,河南省文物局(2010年)。
  14.四川大学2010届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获得者指导教师(2011年)。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联系方式

添加四川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四川大学考研分数线、四川大学报录比、四川大学考研群、四川大学学姐微信、四川大学考研真题、四川大学专业目录、四川大学排名、四川大学保研、四川大学公众号、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四川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四川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四川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ichuandaxue/daoshi_49128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