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导师:符文熹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导师:符文熹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导师:符文熹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导师:符文熹 正文


  符文熹,男,博士,副教授,汉族,四川渠县人,1972年5月生。
  
  1991年09月~1995年06月就读于兰州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获工科学士学位;1995年07月~1997年06月就读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专业;1997年07月~2000年06月就读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0年7月~2002年06月,在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2年07月~2003年06月,在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从事隧道工程的生产和科研工作。2003年07月调入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04年06晋升为副教授。2004年11月被推荐为四川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地勘专委会委员。
  
  到目前为止,承?;虿斡牍易匀豢蒲Щ鹣钅?、部省级科技攻关项目和横向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部省级或重大科技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其中,EI检索4篇,ISTP检索2篇),获奖成果奖项8项(其中,部省级科技成果奖2项,其它科技成果奖项7项)。
  
  主要研究思路:结合工程地质与水利水电、交通、矿山、城建等有关的岩土体工程紧密相关的特点,利用现代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测试技术与数值模拟等分析方法,研究岩(土)体工程中的重大工程地质问题和岩土体稳定性与支护结构稳定,尤其是水工结构与地基岩土体共同响应有关的施工方案优化、支护结构优化、高地震烈度条件下支护结构与岩土体的动力效应和多场耦合问题(应力场、渗流场和温度?。?。
  
  代表性成果主要有:
   1. 获奖情况
 ?。?)2002年国家电力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项目名称:“黄河上游中型水电站新第三系红层工程地质特性研究”,排名第3;
 ?。?)2002年国家电力公司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名称:“黄河上游中型水电站新第三系红层工程地质特性研究”,排名第3;
 ?。?)2000年国家电力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名称:“西藏巴河冲九、雪卡冰川堆积物工程地质特性及其作坝的适宜性评价”,排名第3;
 ?。?)2000年成都理工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名称:“天然地应力和渗流环境下软弱层带的工程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9672166, 1997.01~1999.12),排名第3;
 ?。?)2000年成都理工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名称:“西藏巴河冲九、雪卡冰川堆积物工程地质特性及其作坝的适宜性评价”,排名第3;
 ?。?)2000年成都理工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名称:“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分类与稳定性评价”,排名第3;
 ?。?)2003年上海市“第九届青年优秀科技论文”,项目名称:“地应力作用下软弱层带的工程特性研究”(岩土工程学报,Vol.24,No.5,2002:584-587),排名第1;
 ?。?)1997年电力工业部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名称:“四川宝兴水电站邓池沟泥石流工程地质研究”,排名第3。
  
  2. 近5年代表性论著
 ?。?)地应力作用下软弱层带的工程特性研究(第1作者)(EI检索),岩土工程学报,Vol.24,No.5,2002:584-587。
 ?。?)黄河上游第三系泥质沉积物室内超高压试验研究(第1作者)(EI检索),岩土工程学报,Vol.25,No.1,2003:170-173。
 ?。?)软弱夹层工程地质的室内仿真研究(第1作者),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EI检索),Vol.37,No.1,2003:1-4。
 ?。?)The assessment of deformation properties of rock masses under ground stress and the prediction of their deformation parameters(第1作者),The 9th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Durban,South Africa,Sep. 16-20, 2002:107-114。
 ?。?)The confining pressure effect on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weak layers in dam sites(第1作者),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EI检索),Vol.23,No.1,2004:137-143。
 ?。?)The indoor super-high pressure compaction test of the Neogene argillaceous sediments in the upstream of Yellow River(第1作者),The 9th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gineering 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Durban,South Africa,Sep. 16-20, 2002:356-363。
 ?。?)岩体变形参数渐变取值模型及工程应用(第1作者),工程地质学报,Vol.10,No.2,2002:198-203。
 ?。?)层状岩质边坡的屈曲破坏分析(第2作者),山地学报,Vol.21,No.1,2003:96-100。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错误,可联系我们进行免费更新或删除。建议导师将更新的简历尤其对研究生招生的要求发送给我们,以便考研学子了解导师的情况。(导师建议加QQ-1933508706,以便后续随时更新网页或发布调剂信息??佳信赏竞虯PP流量巨大)联系方式

添加四川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四川大学考研分数线、四川大学报录比、四川大学考研群、四川大学学姐微信、四川大学考研真题、四川大学专业目录、四川大学排名、四川大学保研、四川大学公众号、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四川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四川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四川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ichuandaxue/daoshi_490810.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