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双一流高校的意义

更新时间:2022-04-27 15:34:3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Add 研究生学姐
为你免费答疑

建设双一流高校的意义
如何理解“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意义?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开启了我国高校进行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征程。近两年的时间里,相关部委积极推进,各省市区认真组织准备,各个高?;煊?,专家学者大谈热议,使得“双一流”建设几乎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头号话题。
 
  一百年前,美国高等教育界同样讨论过如何办好大学,如何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当时的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艾略特(Charles Eliot)(在任40年校长,1869~1909年)有一句名言,“在任何国家,大学都是敏锐反映本国历史和特性的一面可靠镜子。美国新型大学不是外国大学的摹本,而是植根于美国社会和政治传统而逐渐地、自然地结成的硕果;是美国接受优良教育阶层的高尚目的和崇高理想的表现;是富有开拓精神的,因而是世界无双的。”
 
  “双一流”建设国家名单公布在即,坊间关于“双一流”建设的话题再度升温。借此,我通过问答的形式,向读者呈现我对“双一流”建设的初步思考。概括成一句话就是,“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世界水平的中国一流学科”。
 
  如何理解“双一流”建设的战略意义?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自然绕不开“211”工程和“985”工程。起始于1995年的“211”工程建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曾引起国际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我当时在教育外事领域工作,当时接待的外国教育代表团,无一不谈中国的“211”工程。随后,“985”工程建设于1999年启动。这两项工程建设使中国的一批大学在国际上的影响不断提高,一些大学正在进入到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行列,整体上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设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其战略意义在于:是要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大国迈向强国地位相称的世界级大学。国家是要通过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使我国成为国际学术中心,而决不仅仅是使个别几所大学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工程建设的思路,有的工程可能名垂千古,有的工程会褒贬不一。是建设工程就有完工竣工的时候,也有留下诟病的可能。进入“211”和“985”工程建设的大学被社会赋予了重点大学或好大学的标签,众多大学千方百计想进入工程建设行列。为了达到进入工程建设行列,又千方百计地按照指定的标准要求办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办学模式的趋同现象。而“双一流”建设的实施,有望从根本上扭转这一现象。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主要任务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国家重大需求和国际科学研究前沿为目标,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所确定的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前沿技术、基础研究和重大专项,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着力提高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以及解决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产生一批有重大影响的原始创新研究、工程应用研究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服务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借鉴国际上高等教育发展成功经验,适度超前布局我们的高等教育,使中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整体提高。(
 
双一流大学简介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1-2]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211工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并于同年11月由国务院印发,决定统筹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7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 [2-3]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正式确认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双一流建设学科共计465个(其中自定学科44个)。 [4]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双一流大学建设即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在一流学科基础上的学校整体建设、重点建设,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重在优势学科建设,促进特色发展。
 
2017年9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正式确认公布,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共计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2、世界一流大学名单42所
 
从名单中可以看出,世界一流大学A类高校36所,且这36所高校以前全是985高校,B类高校6所,其中东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前为985大学,另外的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以前为211大学。
 
序号 A类36所 所在地
1 北京大学 北京8所
2 中国人民大学
3 清华大学
4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5 北京理工大学
6 中国农业大学
7 北京师范大学
8 中央民族大学
9 南开大学 天津2所
10 天津大学
11 大连理工大学 辽宁
12 吉林大学 吉林
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14 复旦大学 上海4所
15 同济大学
16 上海交通大学
17 华东师范大学
18 南京大学 江苏2所
19 东南大学
20 浙江大学 浙江
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
22 厦门大学 福建
23 山东大学 山东2所
24 中国海洋大学
25 武汉大学 湖北2所
26 华中科技大学
27 中南大学 湖南
28 中山大学 广东2所
29 华南理工大学
30 四川大学 四川2所
31 电子科技大学
32 重庆大学 重庆
33 西安交通大学 陕西2所
34 西北工业大学
35 兰州大学 甘肃
36 国防科技大学 湖南
     
序号 B类6所 所在地
1 东北大学 辽宁
2 郑州大学 河南
3 湖南大学 湖南
4 云南大学 云南
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
6 新疆大学 新疆
 
A类:北京8所,天津2所,辽宁1所,吉林1所,黑龙江1所,上海4所,江苏2所,浙江1所,安徽1所,福建1所,山东2所,湖北2所,湖南2所,广东2所,四川2所,重庆1所,陕西2所,甘肃1所。
 
B类:辽宁1所,河南1所,湖南1所,云南1所,陕西1所,新疆1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