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首都体育学院普通心理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1-02-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首都体育学院普通心理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首都体育学院普通心理学研究生考试大纲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首都体育学院普通心理学研究生考试大纲 正文

    普通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人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个体心理异常复杂,概括起来,可以分为认知、动机和情绪、能力和人格三个方面。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这是人的意识的第一个特点;人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的,能够预先计划达到目的的方法和手段,这是人类意识的另一特点。
    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
    心理学在科学大家庭中的地位:在整个科学大家庭中,心理学处于中间的位置,因而可以叫做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心理测验法、实验法、个案法的概念。
    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心理学派别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在心理学史上,人们把这个实验室的建立,看成是心理学脱离哲学的怀抱、走向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构造主义的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这个学派主张心理学应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
    机能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物还有杜威和安吉尔等人,他们也主张研究意识。
    行为主义的诞生是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二、中国心理学的发展道路
    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开创始于1917年,其标志是北京大学首次建立了心理学实验室。在应用研究领域,中国心理学家面对国家和社会的重大需求,在为建设和谐社会、维护人民心理健康、地震后心理援助和支持国家成功主办奥运会,提高运动员竞技成绩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一节神经元
    神经元、神经冲动、突触的概念。
    第二节神经系统
    一、周围神经系统
    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
    二、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与脑。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柱中。两者通常以椎体交叉的最下端和第一颈神经的最上端为界。具体有脊髓、脑干、间脑、小脑、边缘系统。其中脊柱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位于脊椎管内,略呈圆柱形,前后稍扁。
    第三章感觉
    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
    感觉的概念;近刺激和远刺激的概念;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分类和概念。
    第二节视觉
    一、视觉刺激
    可见光频率和波长范围。
    二、视觉的基本现象
    马赫带、视敏度、视觉适应(暗适应和明适应)、闪光融合、视觉掩蔽的概念。
    第三节听觉
    一、听觉刺激
    可听声振动频率范围。
    二、听觉的基本现象
    声音掩蔽的概念。
    第四节其他感觉
    内部感觉: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的概念。
    第四章知觉
    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感念
    知觉的概念;知觉的种类。
    第二节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知觉的恒常性(概念与种类),知觉学习(知觉定势、知觉习惯),知觉适应(概念)。
    第三节空间知觉
    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的概念。
    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时间知觉的概念。
    运动知觉、真正运动的知觉、似动的概念。
    第五节错觉
    错觉的概念和种类(常见的有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形重错觉、倾斜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垂直-水平错觉属于大小错觉;波根多夫错觉属于形状和方向错觉。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
    第一节意识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意识:意识是一种觉知;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功能;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二、什么是无意识:无意识行为;对刺激的无意识;盲视。
    三、人体的生物节律的概念。
    第二节几种不同意识状态
    睡眠是一种与觉醒对立的意识状态,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活动之一,人的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
    第三节注意的一般概念
    一、注意的基本概念
    注意的概念;注意和意识的区别和联系;注意的基本功能是对信息进行选择。
    二、注意的种类
    选择性注意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持续性注意的概念和研究方法;注意动摇与注意转移的区别,注意动摇的原因。
    分配性注意的概念和研究方法。
    第四节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一、注意的认知理论
    注意的选择功能(过滤器理论、衰减理论、后期选择理论、多阶段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注意与认知资源分配(认知资源理论和双加工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事例)。
    二、注意的神经理论
    朝向反射;脑干网络结构;边缘系统和大脑皮层的功能。
    第六章记忆
    第一节记忆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的概念和过程。
    二、记忆的分类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的概念;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的概念。
    第二节短时记忆
    一、编码方式(听觉和视觉编码)和影响编码效果的因素(觉醒状态、加工深度和组块)。
    二、短时记忆的信息提?。ㄆ叫猩?、自动停止系列扫描和完全系列扫描)。
    第三节长时记忆
    一、编码方式(语义编码方式)和影响编码效果的因素(意识状态和加工深度)
    二、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再认、回忆、长时记忆信息提取的线索。
    三、长时记忆中信息的遗忘
    影响遗忘的因素(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学习的程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和识记者的态度);遗忘的原因(衰退说、干扰说、压抑说和提取失败)。
    第四节内隐记忆
    一、一般概念。
    二、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的关系
    可以从加工深度、保持时间、记忆负荷量的变化、呈现方式的改变、干扰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七章思维
    第一节思维的一般概念
    一、思维的概念及特征
    二、思维的种类
    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辐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常规思维和创造思维。
    第二节表象
    表象的概念和特征(直观性、概括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节概念
    概念的含义和种类(合取、析取和关系概念,自然和人工概念)。
    第四节问题解决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
    二、问题解决中的策略(算法、启发法、爬山法;逆向搜索的概念)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知识;无关信息;知识表征;定势;功能固着;动机和情绪;人际关系。
    第五节决策
    决策的概念和分类(确定性决策和风险决策)。
    第八章语言
    第一节语言的一般概念
    一、语言的特征(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与个体性)
    二、语言的形式(对话、独白、书面、手势语、内部等语言)
    第九章动机
    第一节动机的一般概念
    一、动机的含义与功能
    二、动机与需要
    需要的概念及其种类。
    三、动机与目标
    目标的含义及其类型(明确与模糊,短期与长期,不同难度等目标)。
    四、动机与行为效率
    五、动机与价值观
    六、动机与意志
    第二节动机的种类
    一、生理性动机(饥饿、性)
    二、社会性动机
    兴趣(概念及种类)、成就动机(概念)、权力动机、交往动机和学习动机。
    第三节动机的理论
    以下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及事例。
    一、本能理论
    二、驱力理论
    三、唤醒理论
    四、诱因理论
    五、动机的认知理论
    期待价值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自我功效论;成就目标理论;逆转理论。
    第十章情绪
    第一节情绪的一般概念
    一、情绪的性质与功能
    什么是情绪,三个组成部分;情绪的功能(适应、动机、组织、社会等功能)。
    二、情绪的分类
    情绪的分类(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
    情绪状态及其分类(心境、激情和应激的概念)
    第二节情绪与脑
    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从前额皮层、杏仁核、海马和前部扣带回、网状结构、大脑皮层的一侧化与情绪方面进行分析,找到主要对应关系。
    第三节情绪的外部表现
    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和感觉反馈。
    第四节情绪理论
    以下理论的主要观点,及事例。
    一、情绪的早期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学说。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三、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内容。
    第五节情绪的调节
    一、什么是情绪调节
    包括具体情绪;唤醒水平;情绪成分。
    二、情绪调节的特征
    恒定性;过程的等级组织;个体和文化差异。
    三、情绪调节的类型
    从内部和外部,修正、维持和增强,原因和反应,良好和不良等方面进行分析。
    四、情绪调节的过程
    格罗斯的情绪调节过程模型主要观点。
    五、情绪调节的维度
    从生理、情绪体验、行为、认知、人际等方面进行分析。
    六、情绪调节的策略
    从回避和接近,控制和修正,注意转换(包括分心和专注),认知重评,表情抑制,合理表情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十一章能力
    第一节能力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能力
    二、能力与认识、技能的关系
    第二节能力的种类和结构
    一、能力的种类
    一般和特殊;模仿和创造;流体和晶体;认知、操作和社交;情绪理解、控制和利用。
    第三节情绪智力
    情绪智力的概念;情商包括:自我觉察、自我管理、社交察觉和人际关系管理。
    第十二章人格
    第一节人格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人格
    概念和特征(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和功能性)。
    二、人格的结构
    气质、性格的概念。
    从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对自我调控系统进行分析。
    第二节人格理论
    一、特质理论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现代的五因素模型。
    二、类型理论
    单一类型理论;对立类型理论;多元类型理论。
    三、整合理论
    第三节认知风格
    一、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的特点。
    二、冲动性-沉思性的特点。
    三、同时性-继时性的特点。
    第十三章学习
    第一节学习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学习
    二、学习的分类
    第二节学习的规律
    一、练习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
    练习的概念;练习曲线;练习进程的特点(从练习成绩随练习的进程而逐步提高、练习进程中存在高原现象、练习进程是不均匀的和练习中存在个体差异等方面进行分析);提高练习效率的条件(从确定练习的目标、灵活应用整体练习和分解练习、恰当安排练习时间、反馈在练习中的作用、影响练习成绩的其他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学习的迁移(迁移的概念和分类)
    第十四章人生全程发展
    第一节什么是个体发展
    个体发展的阶段性和关键期。
    第二节社会发展
    依恋行为的概念。
    了解道德发展的概念及理论(两阶段和道德推理阶段理论)。
    了解社会化与人格发展理论(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参考书目
    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第1次印刷
首都体育学院

添加首都体育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首都体育学院考研分数线、首都体育学院报录比、首都体育学院考研群、首都体育学院学姐微信、首都体育学院考研真题、首都体育学院专业目录、首都体育学院排名、首都体育学院保研、首都体育学院公众号、首都体育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首都体育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首都体育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houdutiyuxueyuan/cksm_42775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