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5-22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正文

专业 代码:0503
一、培养目标
适应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新闻及传播人才的需要,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坚实的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基础,具有现代传播理念与国际化视野,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恪守新闻传播职业道德;了解本学科的历史与现状,把握本学科的学术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技能。
二、学习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3年。
在规定基本年限内,未达培养要求的,可以申请延长学习年限,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年,延长学习年限的学生须按学年交纳延长期学费。延长期满仍未完成学业者,按退学处理。
三、研究方向
(1)新闻学
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的理论研究为核心,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在新闻业务中的实践研究,为本省舆论宣传和文化传播领域提供智力支持。
山西抗日根据地新闻史研究: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等根据地创办的报纸、杂志、广播等,是专业新闻史研究的富矿。本学位点与本校近代史研究所、山西省档案馆合作,协同建设山西抗战新闻史数据库,并进行抗日根据地口述史研究。
(2)传播学
乡村文化发展传播研究:以“乡村文化发展传播研究中心”为平台,完成大量学术创新与决策咨询,编制《山西省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专项规划”》,策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进乡村”,为本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健康传播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支持,多篇研究成果在权威期刊发表。
广告理论与实践研究:本学位点是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主要发起单位,“大广赛”山西赛区依托单位。
四、课程设置
详见课程进度表
五、专业实践和学术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促使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实践领域和学科前沿的进展,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专业实践和学术活动。
(一)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安排在入学后第五个学期,专业实践学分2分。主要有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两种形式,选择其中一种即可。
教学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担任研究生导师本科教学助教、协助辅导本科生、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等形式。指导教师负责具体安排研究生的教学实践活动,并督促学生切实开展教学实践,并根据学生教学实践活动表现,评定考核结果??己私峁治判?、合格、不合格,考核考核优秀及合格者,记2学分;考核不合格者,不得获得相应的专业实践学分。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两方面:一是在各类媒介或广告公司、企业等单位,进行至少2个月的专业实习。二是研究生可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或项目开发、进行调查研究等。校外社会实践活动要由实践单位出具证明并给出成绩。参与导师课题、参加学术会议或调查研究等,须经导师认可并填写《山西大学研究生专业实践备案表》??己私峁治判?、合格、不合格,考核优秀及合格者,记2学分;考核不合格者,不得获得相应的专业实践学分。
 
(二)学术活动
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学术交流机会,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研究生的学术活动主要有:举办个人学术报告、参加学术报告会、学术前沿讲座、参加有关学术会议、参加专题讨论班和暑期学校等。具体要求如下:
1、答辩前,应在正式出版的刊物上公开发表至少一篇(含一篇)本专业领域的学术论文,记1个学分。
2、研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10次的学术活动(主讲一次可抵听讲5次),其中校外学术活动至少一次,每次学术活动须写出不少于500字的小结。学术活动的考核由导师负责,达到规定要求的记2个学分。
六、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修满规定学分后,进入学位论文写作阶段。学位论文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研究生本人按计划进度独立完成。新闻传播学学科的学位论文形式主要有学术论文、案例分析、调研报告等,注重考查研究生的学术素质和学术风范,培养其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从事本学科研究相关方向研究的能力。
(一)论文开题
学位论文开题时间定于第3学期。
硕士生在撰写论文之前,必须经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研究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攻方向及预期目标,确定技术路线,认真完成选题工作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要符合规范和要求,须经导师审核同意。
开题报告包括论文题目、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创新之处、参考文献等。
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等组成开题报告答辩会进行审核,重点考察学生文献搜集、整理、综述的能力以及选题的可行性。本学科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獗ǜ娲鸨缁嵬ü难√夥娇煽夹醋?。
(二)预答辩
预答辩安排在每年3月初,由导师主持,指导小组成员和新闻传播学领域专家组成预答辩委员会,对学位申请者的学位论文是否达到硕士学位论文水平进行诊断,对学位论文的论据(包括数据统计、定量分析、引用情况等)的真伪、可靠性等进行甄别和把关,并提出修改意见。学位申请者根据委员会意见对论文进行修改并最终定稿。
(三)论文评阅
论文评阅实行一票否决制。
导师和培养单位提出熟悉研究生学位论文学术内容的专家名单,从中确定2人评阅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一位是山西大学及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同行专家。研究生院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匿名评审。
评阅人应对论文写出详细的评语,供论文答辩委员会参考。评语内容包括:研究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掌握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研究方法和技能水平情况;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创新之处;文献调研情况;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不足之处及质询的问题;论文是否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是否同意答辩,是否同意授予硕士学位。
(四)论文答辩
论文答辩一般在最后一个学期末进行。学位论文必须由导师认可,并经过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由3-5人具有高级职称的导师组成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必须有山西大学及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同行专家参加。答辩委员会负责审查硕士学位论文、组织答辩,就是否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决议。决议以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报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报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批,方可通过。
对未通过的论文,经各级评审委员会就是否同意在半年或一年以内加以修改,并重新答辩一次,作出明确的决议(需经全体委员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七、必读书目、主要学术期刊及网站
(一)必读书目
1、传播学必读书目:
[1](美)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
[2](美)李普曼《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
[3](加拿大)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商务印书馆,2000年
[4](英)麦奎尔《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4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
[5](美)德弗勒等《大众传播通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
[6](美)沃纳·赛弗林《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
[7](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的方法》,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8](法)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
[9](美)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 华夏出版社,1989年
[10](加)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华夏出版社,2000年
[11](法)让·鲍得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年
[13](美)萨义德《东方学》,三联书店,2001年
[14](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
[15](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华夏出版社,2003年
[16](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三联书店1999年
[17](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
[18](美)奈斯比特《大趋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19](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
[20](美)约翰·费斯克,《传播符号学理论》,远流出版公司,1995年
[21](美)斯道雷《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5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22](荷)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
[23](美)艾尔·巴比《社会科学方法论》(第8版),华夏出版社,2002年
[24](美)迈克尔·舒德森《广告,艰难地说服》,华夏出版社,2003年
[25](美)艾佛利·卡多佐《成功出版完全指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26](美) 李尔斯《丰裕的寓言——美国广告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7](美)戴维·阿什德《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华夏出版社,2003年
[28](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媒介研究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年
[29]Communication Law,John D. Zelezny,清华大学出版社英文原版系列教材,2003年
[30]Theories Human Communication (第7版) ,Stephen W. Littlejohn,清华大学出版社英文原版系列教材,2003年
2、新闻学必读书目:
[1](美)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
[2](英)约翰·弥尔顿《论出版自由》,商务印书馆,1980年。
[3](法)贝尔纳·瓦耶纳《当代新闻学》, 新华出版社,1986年
[4](日)和田洋一《新闻学概论》, 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
[5](美)李普曼《舆论学》, 华夏出版社,1987年
[6](美)罗恩•史密斯《新闻道德评价》,新华出版社,2001年
[7](美)埃德温·埃默里《美国新闻史》,新华出版社,2001年
[8](美)密苏里新闻学院写作组《新闻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1986年
[9](美)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社会学》,华夏出版社,2010年
[10](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11](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美)梅罗维茨《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The Art of Editing (第7版) ,Brian S. Brooks Jack Z. Sissor,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Complete Reporter (第7版),Kelly Leiter Julian Harries,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5]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
[16]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1-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1999年
[17]吴廷俊、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1978-2008)》,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18]李彬《中国新闻社会史(1815-2005)》,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
[19]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史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20]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出版社,2001年
[21]黄旦《新闻传播学》,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年
[22]陈力丹《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观》,开明出版社,1993年
[23]李良荣《当代西方新闻媒体》,复旦出版社,2003年
[24]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
[25]黄旦《作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6]徐培汀、裘正义《中国新闻传播学说史》,重庆出版社,1994年
[27]杜骏飞《深度报道原理》新华出版社,2001年
[28]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
[29]喻国明《中国民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30]刘建明《舆论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二)主要学术期刊
[1]《新华文摘》,人民出版社主办
[2]《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
[3]《新闻与传播研究》,中国社会学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
[4]《新闻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
[5]《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主办
[6]《国际新闻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主办
[7]《新闻大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办
[8]《中国报业》,中国报纸协会主办
[9]《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办
[10]《新闻战线》,《人民日报》主办
[11]《中国记者》,新华社主办
[12]《电视研究》,中央电视台主办
(三)主要网站
[1]中华传媒网http://www.mediachina.net
[2]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http://www.cjr.com.cn
[3]新闻与传播研究网http://www.mediaresearch.cn/
[4]新华传媒http://www.xinhuanet.com/newmedia/
[5]人民传媒http://media.people.com.cn/
[6]慧聪网•报刊资讯行业http://www.media.hc360.com/
[7]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http://research.ruc.edu.cn/xw/index.asp
[8]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http://www.cmcrc.com.cn/gb/index.htm
[9]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http://www.media.tsinghua.edu.cn/
[10]紫金网http://www.zijin.net/
[11]中华传播学会(CCS) http://ccs.nccu.edu.tw
[12]文化研究学会 http://csat.org.tw/
以上必读书目和学术期刊的考核,主要以指导教师为主。在学生选定导师后,导师根据指定著作、期刊,有计划地布置和检查研究生的阅读情况,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听取学生的读书报告,并对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同时,在第一学期开设《经典研读》课程,帮助学生接近并理解经典著作,课程考核同样也是对学生阅读必读书目和学术期刊的考核。
山西大学

添加山西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山西大学考研分数线、山西大学报录比、山西大学考研群、山西大学学姐微信、山西大学考研真题、山西大学专业目录、山西大学排名、山西大学保研、山西大学公众号、山西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西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山西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hanxidaxue/yanjiushengyuan_298141.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