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孙剑艺

发布时间:2021-10-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孙剑艺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孙剑艺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导师:孙剑艺 正文


  孙剑艺,男,汉族,1955年12月29日出生,1975年参加工作。1980年大学毕业任中专、中学教师。1985年考取山东大学中文系硕士研究生,师从著名语言学家殷焕先教授(1913-1994)研习音韵学。1988年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 2003年晋升为教授。曾为山东大学首批青年学术骨干教师。现任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教授,现代汉语方向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汉语史,另涉及社会语言学、民俗语言学等领域,尤以词汇、音韵、文字以及辞书编纂与研究见长。在国内核心期刊、香港期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6部(独立1部,合作5部)。主持承担教育部十五规划基金项目(2001-2005)《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与汉语称谓发展研究》(批号:01JA740031),另参加《汉语称谓大词典》《汉语大词典简编》《中华大典·民俗典》等其他省部级和国家级课题多项。个人论文《拉祜语苦聪话的若干特点》独立获得1994年度山东省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合作著作获省部级奖励6项。曾为研究生开设汉语研究、汉语史专题、音韵学、词汇学专题、社会语言学专题等课程。

  发表论文65篇(截至2006年底)
  《“坺”“墢”说音》,《古汉语研究》2006年9月第3期。
  《“大腕”语源的民俗语言学阐释》,《民俗研究》2006年3月第1期。
  《社会民俗语源例析——兼作对辞书相关条目的订补》,《民俗研究》2005年3月第1期
  《“美眉”演义》,《辞书研究》2005年2月第1期。
  《“零距离”追踪》,《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8月第4期。
  《“捋胡子”与“捋虎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通讯》2004年3月第69期。
  《也说“振聋发聩”》,《胜利油田师专学报》2003年12月第4期。
  《论汉语字、词、词素的本位问题》,《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7月第4期。
  《牛鬼蛇神、牛棚及其他》,《民俗研究》2003年6月第2期。
  《论自成音节的“儿”后缀及其标音——兼答白乐先生》,香港《语文建设通讯》2003年6月总第74期。
  《县》,中央电视台《语林趣话》(2),四川辞书出版社2003年4月。
  《向》, 同上。
  《形》, 同上。
  《修》, 同上。
  《汉字构形理性的发展与现代汉字的理据》,《语文现代化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10月。
  《代词má及其书同文问题》,《汉字书同文研究》第四辑,香港鹭达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7月。
  《论海峡两岸汉字的现状与前景》,《汉字书同文研究》第二辑(收录),台湾中易系统工作室2002年1月。
  《论汉字繁简与书同文》,《汉字书同文研究》第一辑(收录),气象出版社2001年9月。
  《“黑惦”,“黑店”》,《语文建设》 2001年第6期。
  《“叫板”的引申义》,《语文建设》2001年第3期。
  《鬣狗•鬣•刚鬣》,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通讯》2001年总第57期。
  《论词典与辞典的区分——一个辞书学的基本问题》,《辞书研究》2001年第1期(为《新华文摘》论点摘编)。
  《“(‘姬’右半)”与“臣”的区别》,《语文建设》2000年第12期。
  《“家长”何须改“父母”》,《语文建设》2000年第8期。
  《流行语:一头雾水》,《语文建设》2000年第7期。
  《说“媳妇”》,国家语委《语文建设》1999年12月增刊。
  《试析介词“为”心向其人的语义功能》,《语海新探》第四辑,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评第一部省级政区性方言词典》,《辞书研究》1999年第3期。
  《银耳的颜色与辞书释义》,《语文建设》1999年第4期
  《“一màr”补议》,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9年总第19期。
  《“为”并没有被误用》,《语文建设》1998年第12期。
  《“心向其人曰‘为’”的语义类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8年总第57期
  《“种”姓说音及其他》,《语文建设》1998年第9期。
  《语文规范化琐议》,《枣庄师专学报》1998年第4期。
  《〈山东方言词典〉读后》,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8年总第16期。
  《“一màr”考》,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8年总第16期。
  《“黄花”揭秘》,香港《词库建设通讯》1998年总第15期。
  《关于“词典”“辞典”的规范》,《语文建设》1998年第1期。
  《殷焕先教授的治学之路》,《山东高教自学考试》1997年第9期。
  《“驴年马月”探源》,《语文建设》1997年第11期。
  《汉字不应该这样“再认识”》,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编《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三辑,语文出版社1997年10月。
  《以真理爱师的楷?!?,《语文建设》1997年第9期。
  《〈汉语大词典〉误立条目拾零》,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文通讯》1997年总第42期。
  《“小姐”沉浮记》,《语文建设》1997年第1期
  《汉字的性质功用问题辩正》,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编《语文现代化论丛》第二辑,语文出版社1996年9月。
  《“腊梅”规范的另一种考虑》,《语文建设》1996年第11期。
  《话说“老板”》,《语文建设》1996年第9期。
  《陌生人交际的礼貌称谓》,《语文建设》1996年第6期。
  《“令堂”述源》,《语文建设》1996年第5期。
  《“丢三拉四”的“拉”不应算错字》,《语文建设》1996年第3期
  《“谈笑”补说》,《语文建设》1995年第11期。
  《说“脚头妻”》,《语文建设》1995年第6期。
  《论汉字繁简与书同文》,《台湾研究》1995年第3期。
  《我国古代的假发》,《民俗研究》1995年第1期
  《论海峡两岸汉字的现状与前景》,《山东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谈汉字繁简与书同文》,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5年总第48期
  《论祖国书同文的基础》,香港《语文建设通讯》1994年总第44期。
  《拉祜语苦聪话的若干特点》,《民族语文》1992年第5期。
  《拼音化百年》,《山东社联通讯》1992年第4期。
  《“汉字创词说”说》,《语文建设》1992年第6期。
  《评“识繁写简”》,《语文建设》1992年第2期。
  《汉字的语素性质》,《乌鲁木齐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第1、2期合刊。
  《精庄双声补证》,《固原师专学报》1991年第1期。
  《转注异说辨证》,《固原师专学报》1989年第3期。
  《王力先生对照系声母的研究》,《泰安师专学报》1989年第1期。

  出版著作6部(含合作):
  《汉语的字、词、词素探析》(独立),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汉语称谓大词典》(副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全唐诗大词典》(参撰),语文出版社2000年9月。
  《汉语大词典简编》(参撰),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年12月。
  《全唐五代词释注》(参撰),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0月。
  《中华成语故事》(参撰),山东友谊出版社1999年4月。

  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7项(含合作):
  《汉语词汇学》(合作,个人独立承担第二册《汉语的字、词、词素的探析》),2004年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汉语称谓大词典》(副主编),2002年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全唐诗大词典》(参撰),2001年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汉语大词典简编》(参撰),2000年上海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
  《汉语大词典简编》(参撰),1999年国家辞书奖一等奖。
  《汉语大词典简编》(参撰),1999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拉祜语苦聪话的若干特点》(独立),1994年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ò矗毫碛新畚幕竦蒙蕉笱Ш褪〖堆Щ岢晒倍嘞?,不具列。)

  主持承担和主要承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
  国家教育部十五社科规划基金项目(2001-2005):《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与汉语称谓发展研究》(主持承担,批号:01JA740031)。
  山东省七五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汉语称谓大词典》(副主编)。
 ?。ò矗浩渌巫钅看勇?。)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山东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山东大学考研分数线、山东大学报录比、山东大学考研群、山东大学学姐微信、山东大学考研真题、山东大学专业目录、山东大学排名、山东大学保研、山东大学公众号、山东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山东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山东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handongdaxue/daoshi_494489.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