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二)

发布时间:2018-12-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二)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二)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山东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二) 正文

山东艺术学院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音乐与舞蹈学·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专业名称:音乐与舞蹈学                    专业代码:130200
    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方向代码:13020002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分析、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高级专业性人才,能够系统掌握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理论知识,熟悉本专业的重要文献、史料、研究现状及国内外学术动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艺术创新与实践能力的音乐学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文素质。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2.能够较系统、全面地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了解本学科前沿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独立研究的能力,治学态度严谨,获得具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
3.能够掌握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4.毕业后能够胜任专业单位的研究、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研究方向介绍
    主要研究自1840年以来中国音乐的发展状况,包括音乐创作、音乐理论、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等方面的成就与得失,音乐风格的演变,同时涉及相关民族音乐学的研究领域与方法。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2年,进行科研创作及学位论文写作时间不少于1年。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可延长,但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含休学、保留学籍时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
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环节三部分,总学分为40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8学分,选修课程8学分,必修环节包括学生在校期间进行的学术活动或发表论文、专业实践或与教学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与开题和学位论文写作与答辩,总计4学分。
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考入该专业的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补修本科有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两门,补修课程考核成绩须达到合格60分以上,不计学分。
    五、中期考核与学年考核
    在第四学期,由音乐学院组织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开题报告会结束之后,由中期考核领导小组组织,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表现、课程学习、科研创作能力、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中期考核合格者可由课程学习阶段进入学位论文写作准备阶段;考核不合格者,按照研究生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在读研究生每年需进行学年考核。在第一、二学年结束时均需提交学年论文,由主课导师给出学年专业考核成绩。第三学年由主课导师根据学位论文写作情况给出专业考核成绩。
    六、培养方式
    1.采取导师负责制及导师指导与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2.研究生培养过程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学习与艺术实践紧密结合,加强科研与创作能力的培养,形成良好的学风,在本专业研究方向能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3.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每位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研究生入学后的两周内制定出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并填写有关表格,报研究生处备案,并通过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网络提交。
    4.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讨论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着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授课教师应对开设课程精心准备,课程结束时按规定进行认真的考核并评定成绩。
    七、专业实践与教学实践
1.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相关课题研究,积极参加各类专业学术活动。在读期间需作为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在省级以上本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篇,要求3000字以上;举行学术报告会1次,报告时间约为50分钟;根据参加活动情况,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给予评价。
2.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参加教学实践等活动?;龊玫际υ诖笱П究瓢嘟萄У闹?,并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讲授部分章节,导师及任课教师会根据学生备课、讲课情况给与评价。
在职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无须参加教学实践,但要通过选修研究生课程的方式来获得该环节的学分。
    八、毕业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专业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不得剽窃或抄袭他人的成果。
    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当在本学科或交叉学科领域内,带有一定学科前沿研究性质,对研究课题有独特的见解,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学生在入学的第四学期,由各二级学院组织举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会。学生应将学位论文选题和主要论述过程撰写成3000字左右的开题报告,经由各二级学院组成的开题报告评议小组进行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始论文写作。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要求》。
学位论文的写作应当材料确凿、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有力、图表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格式规范,体现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学术能力。学位论文(不含谱例与图表)要求2—5万字;于第六学期的4月上旬定稿并提交。论文具体格式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格式统一规定》执行。
    2.学位论文答辩
    在修完规定的各门课程,考试合格并取得必需的学分后,由导师推荐申请硕士学位。毕业研究生按照论文格式要求匿名打印两份论文,二级学院统一收齐交研究生处,由研究生处组织对学位论文进行学术审核和论文盲评工作。学生的学位论文学术审查与盲评等各项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进入论文答辩阶段。
    论文答辩时间为第六学期的5月底或6月初。论文答辩委员会由5—7人组成,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是否通过学位论文和建议授予硕士学位作出表决,并写出评语,表决获三分之二以上票数者方可视为论文答辩通过。报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查,通过者,即按程序授予硕士学位。
    课程学习补考成绩不及格,未取得规定的学分,或毕业论文未通过导师推荐、或学术审核、论文盲评、论文答辩未通过者将延期半年或一年毕业。具体办法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延期毕业管理暂行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学位授予
    完成课程学习并获得相应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可授予硕士学位。具体要求参照《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授予工作暂行实施细则》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十、阅读书目
    1.《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二次修订版),汪毓和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2.《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第三次修订版),汪毓和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版;
    3.《中国当代音乐》,梁茂春著,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4.《新中国音乐史》,居其宏著,湖南美术出版社,2003年版;
    5.《中国新音乐史论》(上、下),刘靖之著,台湾燿文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版;
    6.《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述》,刘再生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7.《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1840-2000)》,孙继南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8.《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1840-1949)》,马金科、洪京陵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当代音乐的批评话语》,居其宏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10.《音乐史论新选》,汪毓和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6年版;
    11.《音乐学概论》,俞人豪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12.《中国音乐的人文阐释》,刘承华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13.《中国音乐美学史》,蔡仲德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14.《音乐学的历史与现状》,周青青等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15.《文化人类学》,(美)马文·哈里斯著,东方出版社,1988年版;
    16.《中国现代音乐史纲》,汪毓和,华文出版社,1991年版;
    17.《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四卷本,向延生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8.《中国近现代音乐家评传》(上、下册),汪毓和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1998年版;
    19.《彭修文民族管弦乐艺术研究》,彭丽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20.《萧友梅音乐文集》,陈聆群、齐毓怡、戴鹏海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21.《萧友梅传》,廖辅叔著,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22.《黎锦晖与黎派音乐》,孙继南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23.《黄自的生活与创作》,钱仁康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24.《马思聪年谱》,张静蔚编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
    25.《论江文也》,梁茂春、江小韵主编,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0年版;
    26.《论贺绿汀》,姜瑞芝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27.《刘天华全集》,刘育和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28.《刘天华的创作和贡献》,陈振铎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版;
    29.《刘北茂纪念文集》,刘育熙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版;
    30.《丁善德音乐年谱长编》,戴鹏海著,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1993年版;
    31.《钱仁康音乐文选》,(上、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版;
    32.《论中国现代音乐名家名作》,苏夏著,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5年版;
    33.《论音乐与音乐家》,汪毓和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4.《搜索历史——中国近现代音乐文论选编》,张静蔚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35.《回首百年——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论文集》,汪毓和、陈聆群主编,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36.《中外音乐交流史》,冯文慈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7.《中西音乐交流史稿》,陶亚兵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38.《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文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曾遂今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39.《争鸣与求索》,居其宏著,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2005年版;
    40.《学堂乐歌考源》,钱仁康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41.《中国传统音乐概论》,袁静芳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
    42.《传统是一条河》,黄翔鹏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43.《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840-1949)》,俞玉滋、张援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4.《中国音乐结构分析概论》,李吉提著,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45.《当代音乐的批评话语》,居其宏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年9月版;
    46.《中国弓弦乐器史》,项阳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版;
    47.《音乐学——历史、文献与写作》,陈铭道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48.《音乐与文化的人本主义思考》,蔡仲德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9.《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陈嘉明等,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50.《中国文化的出路》,陈序经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51.《音乐美学基础》,张前、王次炤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版;
    52.《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周宪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53.《20世纪中国音乐批评导论》,明言著,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10月版;
    54.《当代文化哲学沉思》,李鹏程著,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版;
    55.《中国现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56.《中国音乐中复调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朱世瑞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5月版;
    57.《中国历史研究法》,钱穆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6月版;
    58.《文化的边缘》,滕守尧著,作家出版社1997年4月版;
    59.《音乐史论问题研究》,于润洋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版。
    60.《修补裂痕:音乐的现代性?;昂笙执纯觥?,伊凡·休伊特著,孙红杰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山东艺术学院

添加山东艺术学院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山东艺术学院考研分数线、山东艺术学院报录比、山东艺术学院考研群、山东艺术学院学姐微信、山东艺术学院考研真题、山东艺术学院专业目录、山东艺术学院排名、山东艺术学院保研、山东艺术学院公众号、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山东艺术学院考研信息或资源。

山东艺术学院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dysxy/zypm_165986.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