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深圳技术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发布时间:2021-09-09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2年深圳技术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2022年深圳技术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2年深圳技术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正文

085601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

一、基本信息
专业 085601 专业名称 材料工程
学制 3年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学院名称 126 应用技术学院 招生人数 4
联系人 连老师 联系电话 0755-23256355
电子信箱 NMNE@sztu.edu.cn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917]材料科学基??;
复试科目 [FS64]材料工程专业基础知识;
 
注:具体考试科目参考书目信息详见深圳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https://yz.szu.edu.cn/info/1006/11860.htm。

二、专业方向及指导教师
专业方向代码 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
01 光电材料与器件  
02 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  
03 微纳技术半导体薄膜  
04 晶体生长与检测  
05 陶瓷与增材制造  
06 材料检测技术  
07 太阳能智能微网技术  
 



三、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掌握材料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和听说能力;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方向
1)光电材料与器件:
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器件,包含复合钙钛矿光电材料及器件;碳化硅、金刚石等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有机光电材料;柔性显示技术等。
2)电池材料与器件:
新型电池及其材料的制备、加工工艺与性能研究;包括高效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智能新能源系统。
3)微纳技术半导体薄膜:
先进微纳米加工,包括纳米压印、软刻及自组装、电子束刻蚀、光刻、打印、芯片加工(传感器芯片等)。
4)晶体生长与检测:
光学及半导体晶体,功能陶瓷,金刚石薄膜等材料的生长机理与材料物性研究;利用TEM, STM,低温及超快光谱技术来研究材料微观结构, 电子组态,及物理化学性能的关系。
5)陶瓷与增材制造:
三维打印技术,光固化成型技术,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等主流陶瓷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
6)材料检测技术:
材料分析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测过程和处理技术,其中包括: X射线衍射分析、透射电子显微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电子探针分析、扫描隧道显微分析和原子力显微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俄歇电子能谱分析、原子光谱分析、分子光谱分析、拉曼光谱分析等。
7)太阳能智能微网技术:
太阳能光伏/光热系统、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智能微电网技术研究。

师资队伍
本学科拥有广东省高校晶体生长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进裸眼3D显示及芯片设计中心、微纳芯片产业中心、表面与界面前沿科学与应用工程中心、准分子激光及功能器件研究中心。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37人,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18人,教授11人,副教授12人,40人具有博士学位,大部分具有海外学习和工作经历。师资力量雄厚,学历结构合理。
 
韩培刚,博士生导师,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国家特聘专家,2015年中国侨界科技(创新人才)贡献奖获得者。韩培刚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拥有近三十年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研发经历,200多家企业技术服务和工程建造经验,曾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新材料研究室工程师和香港城市大学光电研究中心研究员。2012年起任内蒙古圣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韩培刚教授现任广东省高校晶体生长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亦兼任深圳大学材料学院客座教授。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拥有中国专利技术5项。承担主持过的科技项目有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省市科技项目,深港“创新圈”科技计划项目,目前承担省市级科技项目3项,总经费达1000万元。
 
刘清侠,博士,特聘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C5MPT(清洁煤, 清洁能源及矿物加工)中心创始人、主任、国家特聘专家、阿尔伯塔大学终生教授;对表面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基础理论有深刻的研究和见解,在许多关键工业问题上,如资源利用、矿山环境?;ず臀部蟠?、煤的清洁和升级、CO2捕集与封存及建筑材料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78篇,H因子42,授权美国专利27项,其中大部分成功得到商业应用,其中一项专利涉及市场达十亿美元。刘教授在把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方面有着杰出的成就。例如,他新近提出的纳米活性的油性气泡和双气泡改善细颗粒浮选的概念在硫化矿分离、油砂提取、煤炭升级、和稀土矿提取方面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作为矿物加工和表面与胶体科学的权威,刘教授参与了多个解决气候变化、淡水和矿产资源的稀缺性、资源回收再利用、清洁能源和环境?;さ染哂腥蛐蕴粽降难芯肯钅?。
 
翟剑庞,教授,长期从事LED衬底晶体生长,磷酸铝沸石晶体生长,碳纳米管和低维量子结构材料的组装、表征及其光学特性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讲授“光电检测技术”、“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薄膜技术与物理”、“纳米材料与器件”等课程。曾入选第七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深圳市高层次专业地方级人才、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中山市先进工作者、深圳大学“荔园优青”。先后在Phys. Rev. Lett, Chem. Mater, Appl. Phys. Lett, J. Phys. Chem. B, J. Phys. Chem. C, Nanotechnology,Carbon,CrystEngComm, Micropor. Mesopor. Mater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已发表相关的SCI、EI收录论文60余篇。申请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0项。“LED级蓝宝石晶体生长”项目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实现产业化。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基金、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山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项目、中山市科技强企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科技扶持专项资金及配套等项目。
 
王志忠,特聘教授。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半导体专业,之后获得法国高等电力学院微电子系统设计硕士,法国里尔大学电子学博士。具有三十年半导体行业的从业经历,曾就职于飞利浦、恩智浦、意法爱立信等国际知名半导体企业,历任芯片研发、市场及管理岗位,对半导体上下游产业链有深入了解。创立北京唯通科技并任总经理及CTO,为多家国内一线客户提供过移动通信及芯片设计服务。后加入深圳九音科技,作为公司核心成员负责芯片设计业务,应用于音频产品领域。在研发方面,曾从事射频芯片及音频芯片设计开发,具有多款芯片从定义、设计、封装测试到量产商用的成功经历,包括GPRS/EDGE transceiver、5G multimode transceiver、音频CODEC、SOC以及模拟芯片等。曾对半导体Piezo-resistivity特性做过深入研究,属于MEMS压阻传感器的早期研究,获得法国Schlumberger公司的赞助支持,有多篇相关学术论文发表。研究过硅基工艺和MOSFET器件特性的模型化,以及器件EDA仿真工具研发。曾参与九十年代欧共体半导体振兴计划PROMPT,负责3D oxidization和MOSFET Piezo-resistivity的模型研究,和相应仿真工具的开发。目前专业方向主要包括射频集成电路、数?;旌霞傻缏?、芯片架构等。
 
孔令兵,博士,特聘教授。入职前担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及西安交通大学,分别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曾经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淡马锡研究所从事电磁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多年。研究领域包括陶瓷功能材料,电磁复合材料,纳米储能材料等。掌握陶瓷粉体制备工艺核心技术,部分项目具有产业化潜能。已发表学术论文250多篇,4本英文专著,17篇书章节。SCI他引5000余次,H-因子39。
 
李顺朴,博士,特聘教授。1990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学士,硕士),1993年获中科院物理所博士学位(与前苏联科学院金属物理所合作培养)。曾先后在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和法国国家研究院(CNRS)做博士后研究,爱普生剑桥实验室任高级研究员,剑桥显示技术公司任高级工程师。于2013获欧共体科研基金资助返回学术界在剑桥大学工程系任玛丽亚-居里高级研究员(Marie-Curie Senior Research Fellows)。其研究兴趣广泛,工作涉及多个领域,包括自旋电子器件与磁存储介质,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微/纳米材料加工等?;穹⒚髯ɡ?9项,参与了三部专著的撰写,作为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各种权威刊物上(Nature, Nature Communication, Advanced Materials,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etc.)发表论文60多篇。 主持过欧洲国家级项目两项,欧共体项目一项。
 
朱海鸥,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2004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士学位。2008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从谢毅院士硕博连读,2013年获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博士学位。2014年在深圳大学光学工程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于2017年1月进入深圳技术大学。主持及参与的基金包括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青年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基金等??蒲谐晒⒈碛贜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cientific Reports,Materials Letters等期刊上。
 
陈丽琼,教授,中山大学博士,2018年1月入职深圳技术大学,曾先后就职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2003.6-2010.3)和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2010.4-2017.12)。主要从事纳米光电材料、光电材料检测、质量工程及标准化技术研究。担任过暨南大学工程硕士(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指导教师、深圳大学材料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ISO TC 181 WG8联合召集人、ISO TC 181 WG6委员、ASTM E 27委员、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374,简称检标委)能源工作组组长?;袷谌ǚ⒚髯ɡ?项,主持或参与3项国际标准制修订、6项国家标准的制定。

课程设置
主修课程包括晶体学、电化学原理与应用、材料分析与表征、高等物理化学、半导体物理与工艺、激光原理及技术、光催化材料的制备及应用、薄膜物理与技术、太阳能系统设计与模拟、新能源技术导论、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平板显示材料与工、集成电路工艺模拟、电子器件热管理技术等。

教学资源
本专业依托深圳技术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和实验工作,所有教学和实验条件均对培养研究生开放。目前,已拥有
1)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级研究中心4个以及光电创新实验室、光电工程实验室、先进材料实验室、材料测试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
2)总价值达8千万元、齐全而完善的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其中包括先进的原子层沉积(ALD)等薄膜制备、器件工艺设备,完善的X射线衍射仪等测试、表征设备仪器;
3)与深圳地区的聚飞光电、中芯国际、周大福珠宝等知名企业建立了30家校企合作单位,形成我们独特的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新体系。

奖励体系
参照学校标准

培养特色
1)利用高水平的科研平台,让学生直接参与老师所承担的各级科研项目研究,实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
2)以学科前沿技术,尤其是产业所需的关键技术为研究内容,以实验和方法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能力;
3)结合本专业老师的项目研究团队,形成团队式的培养方法,使学生掌握团队协作能力,并在研究团队中共同成长。

就业情况
所培养学生主要面向深圳及周边地区的新材料与新能源相关企业,从事于技术、产品研发和项目管理等工作。往届毕业生绝大多数很快成长为企业的技术主管或项目负责人,其中有些已成为企业的副总经理级人才。

咨询方式
连老师,电话:0755-23256355 ,邮箱:NEME@sztu.edu.cn

报考要求
报考要求
报考本专业的学生要求具有材料科学、物理和化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深圳技术大学

添加深圳技术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深圳技术大学考研分数线、深圳技术大学报录比、深圳技术大学考研群、深圳技术大学学姐微信、深圳技术大学考研真题、深圳技术大学专业目录、深圳技术大学排名、深圳技术大学保研、深圳技术大学公众号、深圳技术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深圳技术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深圳技术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cjsdx/yjszy_463919.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