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0-05-08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培养方案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培养方案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培养方案 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学位点旨在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研究方法,较好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具备良好的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够胜任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等单位理论宣传与教育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基本年限为3年。优秀研究生最多可提前一年毕业,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年(含休学)。
三、研究方向
1、中国近现代经济社会问题研究
本研究方向重点通过对区域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互动关系的研究来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过程的发展变化。本方向主要探讨三大问题:一是近现代城市社会成长与发展问题,包括近现代中国底层民生与城市社会的冲突与共融问题——下层群体与市政当局的冲突及其调适,大众文化娱乐空间与近现代都市社会的成长问题等;二是近现代民营企业与中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三是近现代三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
2、中国近现代道路选择与政治发展研究
从历史和逻辑结合的角度探讨近现代中国政治变革和社会演进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深入总结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方向的主要内容有中国近现代政治变革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史和执政经验研究等。
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研究
本方向主要考察中国共产党自我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中国共产党从政党制度、基层社会民主制度建构、主流意识形态与核心价值观建构等多层面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活动与经验。
四、学分与课程设置:
1.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修满30学分,其中课程学分26分,实践环节4学分??纬萄Х种?,公共学位课7学分,基础学位课7学分,专业学位课4学分,本专业选修课至少修满6学分,公共选修课或跨学科选修课至少修满2学分。
2.同等学力、跨学科或专业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三门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并要求通过考核,取得及格成绩,但不计学分。
3.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中期考核
研究生中期考核是在研究生课程学习基本结束以后,以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研究生综合考核工作至迟在第四学期内完成。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1、开题报告:硕士研究生一般应在第4学期4月1日前确定学位论文题目并通过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生在确定论文选题后,应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相关领域研究及文献综述。研究生必须在完成文献综述和填写学校规定的开题报告书后,进行开题报告,由研究生导师组审定是否通过。未通过开题者须进行第二次开题报告。
2、论文中期检查: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要进行论文中期检查。导师应每月两次听取研究生的汇报,检查论文写作计划的进展和完成情况,并针对论文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加强指导,以保证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论文中期检查需在论文作者申请答辩前三个月完成,否则学校将不受理其答辩申请。
3、科研研究:为保证硕士学位的授予质量,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后方具有申请硕士学位的资格。本专业硕士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完成4篇课程论文,2篇学年论文,要求以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并以三峡大学名义至少公开发表1篇学术论文。对申请提前答辩的优秀研究生科研成果的要求以学校规定为准。研究生在校期间少应参加6次学术活动(学术会议、学术报告会和学术讲座等)。
4、论文答辩和申请学位:研究生在修满规定学分,且科研成果和外语水平达到学校要求方可进行论文答辩和学位申请,学位授予按照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执行。
七、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采取导师负责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导师要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履行职责,做到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
八、经典文献阅读目录
附件一:需阅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和专业学术期刊目录
1、主要经典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列宁全集
列宁选集
毛泽东选集
毛泽东文集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
2、参考史料
中国史学会等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等分册,1952-1961年版
戚其章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续编中日战争》,中华书局1989
《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7
《中华民国史史料三编》,辽海书社2007
《中华民国史史料四编》,广陵书社2009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包括近代工业卷,城市劳工生活卷、婚姻家庭卷、乡村社会卷、乡村经济卷、底层社会卷、华侨卷、人口卷、文教事业卷、少数民族卷等分卷

3、推荐阅读的著作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华书局2009

钱穆:《中国历史研究法》,三联书店2005

(德)马克斯·韦伯,胡景北 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美)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张茂元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华夏出版社,2006
(英)亚当·斯密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商务印书馆1997
(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
西奥多·威廉·舒尔茨著,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99
马洪、孙尚清:《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法)迪·托克维尔,冯棠译:《旧制度与法国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2006
(德)马克斯·韦伯著,阎克文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法)谢和耐著,耿昇译:《中国社会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法)布罗代尔著,施康强、顾良译:《十五至十八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与资本主义》三卷,三联书店1993
(日)滨下武志著,朱荫贵、欧阳菲译:《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英)安格斯·麦迪森著、伍晓鹰等译:《世界经济千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彭慕兰著、史建云译:《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德)贡德·弗兰克著、刘北成译:《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美)王笛著,李德英、谢继华译:《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 1870-1930》,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美)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长江上游区域社会研究1644-1911》,中华书局1993
从屈辱到崛起》丛书(英、德、俄、法、日、美各分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1996
赵德馨主编:《中国经济通史》,10卷12册,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剑桥晚清史》、《剑桥中华民国史》、《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55
张宪文主编:《中华民国史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和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
军事科学院军史历史研究部著:《中国抗日战争史》(三卷),解放军出版社1991-92
居之芬主编:《日本在华经济统制掠夺史》,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
刘志琴主编:《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全四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98
朱信泉等主编:《民国著名人物传》全四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蔡建国:《蔡元培与近代中国》,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
孟祥才:《梁启超传》,北京出版社1980
朱东安:《曾国藩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章开沅:《开拓者的足迹—张謇传稿》,中华书局1986
杨天石:《寻求历史的谜底—近代中国的政治与人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4、推荐阅读的中文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
《历史研究》
《近代史研究》
《史学月刊》
《安徽史学》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湾)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新华文摘》
民国档案
档案与史学
《人大复印资料》系列

附件研究生培养计划表框架(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

课程
类型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考核
方式
备注




公共学位课
 
Y201105001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1 考试 必修
Y1209001A 英语听说 32 1 2 考试
Y1209002A 英语写作 32 1 2 考试
Y1209003A 综合英语 64 2 1 考试
Y201105003A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1 考试 必修
基础学位课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32 2 2 考试 必修
  中国近现代史文献导读 48 3 1 考试 必修
  专业外语 32 2 1 考试 必修
专业学位课
 
  中国近现代史专题研究 32 2 2 考查 必修
  中国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32 2 1 考查 必修
实践环节   学术活动(笔记与讲座) 32 2 2 考查 必修
  专业实践(助教、助研) 32 2 2 考查




公共选修课 Y1108002E 数学建模 48 3 2 考试 专业选修课至少修够6个学分,公共选修课或跨专业课程至少修满2学分。
开班要求:原则上不低于10人
Y1105001E 历史与人生 16 1 2 考试
Y1107002E 演讲与口才 16 1 2 考试
Y1107001E 实用文体写作 16 1 2 考试
Y1109002E 英语演讲 32 2 2 考试
专业选修课   中国近现代史人物研究 32 2 3 考查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与中国共产党执政实践 32 2 2 考查
  国共关系史研究 32 2 3 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专题研究 32 2 2 考查
  政治学前沿问题研究 32 2 3 考查
  当代政治与社会思潮  32 2 2 考查
  领导科学与艺术 32 2 2 考查
补修课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需补修且不计学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注:1、要求至少不低于30学分
2、笔记与讲座:书面笔记达到50页;听讲座笔记达到10次以上,由导师、导师组组长、及教学办三层审核确定。
3、专业实践:指助教、助研、助调,由导师审核确定
三峡大学

添加三峡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三峡大学考研分数线、三峡大学报录比、三峡大学考研群、三峡大学学姐微信、三峡大学考研真题、三峡大学专业目录、三峡大学排名、三峡大学保研、三峡大学公众号、三峡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三峡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三峡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sanxiadaxue/yanjiushengyuan_275175.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