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医学院导师:谷海瀛

发布时间:2021-11-20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宁波大学医学院导师:谷海瀛

宁波大学医学院导师:谷海瀛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宁波大学医学院导师:谷海瀛 正文

[导师姓名]
谷海瀛

[所属院校]
宁波大学

[基本信息]
导师姓名:谷海瀛
性别:男
人气指数:1423
所属院校:宁波大学
所属院系:医学院
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硕导
招生专业:临床检验诊断学、临床检验诊断学
研究领域:临床检验诊断学



[通讯方式]
办公电话:0574-87039597
电子邮件:guhaiying@nbu.edu.cn
通讯地址: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 宁波大学医学院

[个人简述]
中国微生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宁波市人民政府重点高层次人才,长沙市人民政府“3635”计划领军人才。现任宁波大学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士点学术带头人,《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等多家杂志编委。主要学术贡献:首次发现三种新致病菌,发明一种新的细菌鞭毛染色方法,并成功研制出“细菌鞭毛谷氏染色液试剂盒”,首次证实铜绿假单胞菌是双鞭毛菌,推翻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关于铜绿假单胞是单鞭毛菌的观点;首创谷氏幽门螺杆菌快速分离培养鉴定药敏,菌株保存试剂盒。作为大会主席,连续主持国家级I类继续教育项目“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八届。

[科研工作]
主要著作和论文:1. 著作(参编)[1]谷海瀛,细菌系统分类学概述//童明庆,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6:9-15.[2]谷海瀛,常见致病菌的初步分离和鉴定// 童明庆,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6:273-284.[3]谷海瀛,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童明庆,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6:311-315.[4]谷海瀛,参考值的确定及意义//贾杰,疑难疾病诊治释析与进展.科学出版社,北京,2006,999-1007.[5]谷海瀛,第七十四章 非发酵杆菌//丛玉隆,实用检验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9,942-954.[6]谷海瀛,第八章 实验室检查//吕云福,董家鸿,肝内外胆管扩张诊断治疗学.科学出版社,北京,2014,200-240.2. 发表重要论文[1]Haiying Gu, Role of Flagella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Current Microbiology, 2017 74(7):864-869.[2]Gu Haiying, The findings of staining flagella in clinical strains. Naugural Meeting of Bergey’s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crobial Systematics, 2011.[3]张晋玲,罗微,谷海瀛*.幽门螺杆菌鞭毛的分离鉴定及对巨噬细胞自噬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免疫学杂志,2016,32(10),917-920[4]陶凤云,谷海瀛*.幽门螺杆菌PFGE基因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6):728-732.[5]叶丽娜,谷海瀛*.幽门螺杆菌鞭毛致病机制.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5):2855-2859 .[6]谷海瀛.细菌鞭毛染色技术及其应用价值.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3,33(6): 462-464. [7]于柏峰,谷海瀛,翟英超,赵振东,袁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炎症反应分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0,30(8):717-721.[8]谷海瀛.细菌形态学检验及其意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11):1315-1320.[9]谷海瀛.细菌名称中文译名规范化原则的建议.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9):1064-1066. [10]谷海瀛,李凡.幽门螺杆菌动力在胃黏膜定植中的机制研究.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7):733-736.[11]谷海瀛.沙门氏菌名称的中文译名商榷.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8,28(9):781-781. [12]谷海瀛.铜绿假单胞菌鞭毛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致病性.中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杂志,2008,28(12):1149-1152.[13]谷海瀛,李凡,符新颖,郭红荔.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对铜绿假单胞菌双鞭毛影响的比较.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7,27(1):38-40.等论文20余篇。
其他成果:1. 继续教育项目[1]2008年9月19日,负责承办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微生物学与免疫学大会。[2]2010年11月13~16日,负责主办首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医学参考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国家级继教项目,项目编号:2010-02-07-015)。[3]2011年9月27~30日,负责主办第二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医学参考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国家级继教项目,项目编号:2011-02-07-001)。[4]2012年5月5~15日,负责主办首期幽门螺杆菌检测新技术培训班。[5]2012年10月12~13日,负责主办第三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医学参考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国家级继教项目,项目编号:2012-02-07-012)。[6]2013年9月13~15日,负责主办第四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医学参考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国家级继教项目,项目编号:2013-02-07-003)。[7]2014年9月13~15日,负责主办第五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医学参考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国家级继教项目,项目编号:2014-01-06-014)。[8]2015年9月3~5日,负责主办第六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医学参考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国家级继教项目,项目编号:2015-01-06-014)。[9]2016年9月9~11日,负责主办第七届中国临床微生物学大会暨《医学参考报》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论坛(国家级继教项目,项目编号:2016-01-06-002)。2.专利一种细菌鞭毛镀银法染色试剂及其染色方法,发明专利编号ZL 95 2 05969.6,2019年7月止。3. 技术检测报告[1]谷氏幽门螺杆菌快速分离培养、鉴定、药敏保存试剂盒.检测报告,编号QX201700408,2016.03.4. 科技成果转化 研发了谷氏幽门螺杆菌快速检测试剂盒(谷氏幽门螺杆菌快速分离培养试剂盒,谷氏幽门螺杆菌快速鉴定试剂盒,谷氏幽门螺杆菌快速药敏试剂盒和谷氏幽门螺杆菌保存试剂盒)。
科研项目:1. 著作(参编)[1]谷海瀛,细菌系统分类学概述//童明庆,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6:9-15.[2]谷海瀛,常见致病菌的初步分离和鉴定// 童明庆,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6:273-284.[3]谷海瀛,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童明庆,临床检验病原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6:311-315.[4]谷海瀛,参考值的确定及意义//贾杰,疑难疾病诊治释析与进展.科学出版社,北京,2006,999-1007.[5]谷海瀛,第七十四章 非发酵杆菌//丛玉隆,实用检验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9,942-954.[6]谷海瀛,第八章 实验室检查//吕云福,董家鸿,肝内外胆管扩张诊断治疗学.科学出版社,北京,2014,200-240.2. 发表重要论文[1]Haiying Gu, Role of Flagella in the Pathogenesis of Helicobacter Pylori. Current Microbiology, 2017 74(7):864-869.[2]Gu Haiying, The findings of staining flagella in clinical strains. Naugural Meeting of Bergey’s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crobial Systematics, 2011.[3]张晋玲,罗微,谷海瀛*.幽门螺杆菌鞭毛的分离鉴定及对巨噬细胞自噬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免疫学杂志,2016,32(10),917-920[4]陶凤云,谷海瀛*.幽门螺杆菌PFGE基因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6,28(6):728-732.[5]叶丽娜,谷海瀛*.幽门螺杆菌鞭毛致病机制.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5):2855-2859 .[6]谷海瀛.细菌鞭毛染色技术及其应用价值.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3,33(6): 462-464. [7]于柏峰,谷海瀛,翟英超,赵振东,袁素.铜绿假单胞菌肺感染动物模型的建立及相关炎症反应分析.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0,30(8):717-721.[8]谷海瀛.细菌形态学检验及其意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32(11):1315-1320.[9]谷海瀛.细菌名称中文译名规范化原则的建议.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9):1064-1066. [10]谷海瀛,李凡.幽门螺杆菌动力在胃黏膜定植中的机制研究.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7):733-736.[11]谷海瀛.沙门氏菌名称的中文译名商榷.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8,28(9):781-781. [12]谷海瀛.铜绿假单胞菌鞭毛功能的影响因素及其致病性.中华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杂志,2008,28(12):1149-1152.[13]谷海瀛,李凡,符新颖,郭红荔.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对铜绿假单胞菌双鞭毛影响的比较.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07,27(1):38-40.等论文20余篇。

[教育背景]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宁波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宁波大学考研分数线、宁波大学报录比、宁波大学考研群、宁波大学学姐微信、宁波大学考研真题、宁波大学专业目录、宁波大学排名、宁波大学保研、宁波大学公众号、宁波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宁波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宁波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宁波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ningbodaxue/yanjiushengdaoshi_530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