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科简介

发布时间:2020-05-06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科简介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科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科简介 正文

南京医科大学药理学科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1988年起本学科被遴选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7年被遴选为国家重点学科。学科于1981年成为硕士点,1986年成为博士点,2000年成为博士后流动站。药理学科是江苏省神经退行性疾病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学科,2003年经江苏省学位委员会批准本学科成为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南京医科大学新药创制与研究中心)。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在刘天培教授、饶曼人教授等老一辈药理学家的带领下,在心血管药理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成就,多次获得教育部、卫生部和江苏省的科技奖励,为学科的持续发展积累了坚实的基础。从“八五”开始,张银娣教授最早在国内开展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对相关药物药动学与药效学影响的研究,开拓了临床药理学的研究方向,研究成果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从“九五”后期起,学科进一步拓宽了研究领域,在学科带头人胡刚教授的带领下,神经精神药理学研究方向成为学科发展的新生长点,尤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相关性及其神经?;ぜ恋难芯苛煊蛉〉昧讼灾某杉?,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精神药理学、心血管药理学、肿瘤药理学和临床药理学,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及其多项省部级课题科研任务。近5年来,以第一完成单位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SCI论文200多篇,获得相关专利10多项,先后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长期以来,学科还积极为国内医药企业开展药理学、药效学、毒理学等新药研发工作,为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全系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24人。其中,学科带头人胡刚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江苏省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和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的获得者,受聘担任SCI刊物《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of Natural Products》和《CNS Neuroscience & Therapeutics》副主编,《Clin Exp PhysiolPharmacol》和《Acta Pharmacol Sin》的编委;李胜男教授被遴选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胡刚教授、李胜男教授、杨俭教授、孙秀兰教授、鲁明副教授被评定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胡刚教授、李胜男教授、孙秀兰教授、鲁明副教授均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005年药理学科被遴选为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2006年神经药理学研究团队(针对神经退行性病的神经?;ぱ芯浚┍诲嘌∥帐?ldquo;青蓝工程”首批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并于2007年获批成立江苏省神经退行性疾病重点实验室。2007年药理学科被遴选为国家重点学科。至此,药理学系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学科发展体系:国家、省重点学科——省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团队——各类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
长期以来,药理学科的研究生培养质量一直受到国内同行和用人单位的高度评价,先后获得我校首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3)和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2009、2013),近5年来多人次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奖和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工程项目。同时,学系还承担了全校各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药理学教学任务,年平均3000多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本系教师体现了良好的教师风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积极探索教学改革,有多人次获奖,受到表彰和师生的好评。“药理学(全英文)”被评为2016年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2015年获江苏省“巾帼文明岗”,2017年获校“三育人先进集体”称号。
南京医科大学

添加南京医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南京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医科大学报录比、南京医科大学考研群、南京医科大学学姐微信、南京医科大学考研真题、南京医科大学专业目录、南京医科大学排名、南京医科大学保研、南京医科大学公众号、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医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医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nanjingyikedaxue/yanjiushengyuan_271622.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