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学专业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发布时间:2020-12-2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1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学专业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2021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学专业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1南京医科大学心理学专业综合研究生考试大纲 正文

1
347 心理学专业综合考试大纲
707 心理学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Ⅰ 考试性质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347/707)考试是我校应用心理学研究生
入学考试的自主命题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
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专业型/学术型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
础技能,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相关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达到的及格
或及格以上水平,利于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择优选拔,确保招
生质量。
Ⅱ 考查目标
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范围为普通心理学、心理咨询的理论
与实务、心理与教育测量、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心理学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心理咨询相关理论
与基本技能,心理测量、心理学统计及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基本技
能,能够运用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
Ⅲ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 30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普通心理学(25%)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25%)
心理与教育测量(20%)
2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20%)
心理学研究方法(10%)
4.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45 题,计 90 分)
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10 题,计 50 分)
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10 题,计 100 分)
综合题(每题 30 分,共 2 题,计 60 分)
Ⅳ 考查内容
普通心理学
【考查目标】
1.掌握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2.掌握人的信息加工(感觉、知觉、意识和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
行为调节和控制、能力、人格的基本概念及过程。
3.掌握学习和人生全程发展的概念、特性和规律。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心理学的任务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4.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二、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1.神经系统与脑的进化
2.神经元
3.神经系统
4.脑功能学说
三、感觉
3
1.感觉的一般概念
2.视觉
3.听觉
4.其他感觉
四、知觉
1.知觉的一般概念
2.知觉的特性
3.空间知觉
4.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
5.错觉
五、意识和注意
1.意识的一般概念
2.几个不同的意识状态
3.注意的一般概念
4.注意的认知-神经机制
六、记忆
1.记忆的一般概念
2.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3.感觉记忆
4.短时记忆
5.长时记忆
6.内隐记忆
七、思维
1.思维的一般概念
2.表象
4
3.概念
4.推理
5.问题解决
6.决策
八、语言
1.语言的一般概念
2.语言的神经生理机制
3.语言理解
4.语言产生
九、动机
1.动机的一般概念
2.动机的种类
3.动机的理论
4.工作动机与组织行为
十、情绪
1.情绪的一般概念
2.情绪与脑
3.表情
4.情绪理论
5.情绪的调节
十一、能力
1.能力的一般概念
2.能力的种类与结构
3.能力的测量
4.情绪智力
5
5.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
十二、人格
1.人格的一般概念
2.人格理论
3.认知风格
4.人格测验
5.人格成因
十三、学习
1.学习的一般概念
2.学习理论
3.认知和动作技能学习
4.学习的规律
十四、人生全程发展
1.个体发展
2.身体、动作与感知觉的发展
3.语言与认知发展
4.社会性发展 5.中老年时期的发展
参考书籍:《普通心理学》,第 5 版,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
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
【考查目标】
1.掌握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概念与技术
2.掌握主要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的基本理论与技术
3.熟悉并理解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伦理规范。
一、绪论
6
1.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定义、区别和联系
2.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哲学基础与科学基础
3.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性质与特点
4.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历程
二、心理咨询的要素
1.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适用对象
2.咨询师/治疗师的角色、功能以及个人特点
3.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共同要素
4.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其他变量(咨询关系、理论、策略和方法)
三、咨询目标
1.咨询目标的意义、概念
2.确定咨询目标的方法
3.健全人格的含义、标准、模型、维度
4.不同流派的治疗目标
5.咨询中的价值问题与处理
四、咨询关系
1.咨询关系的定义、决定性因素、特征、意义和作用、作用机制
2.工作同盟的概念与作用
3.咨询师在咨询关系中的个人特点
4.咨询关系的发展
5.咨询师的个人发展
五、咨询过程
1.咨询过程的概念
2.咨询阶段的基本划分、各咨询阶段的任务及基本内容
4.心理咨询与治疗结构化的内涵
7
5.咨询会谈的概念、作用及会谈技巧
6.探索与领悟的含义、意义及促进策略
7.激发当事人改变的意愿及处理抗拒
六、个案厘析与评估
1.个案厘析的含义及临床评估的基本方法
2.心理动力理论的个案厘析
3.人本-存在理论的个案厘析
4.认知行为治疗的个案厘析
七、专业伦理问题
1.制定及遵循专业伦理的意义
2.当事人/来访者的利益和权利
3.咨询师与当事人/来访者关系方面的伦理
4.保密原则
5.其他伦理问题
八、主要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
1.精神分析疗法
2.认知行为疗法
3.以人为中心疗法
4.结构式家庭治疗
参考书籍:《心理咨询的理论与实务》,第 2 版,江光荣著,高等教
育出版社
心理与教育测量
【考查目标】
1.掌握心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8
2.熟悉心理测验的编制与实施过程。
3.熟悉常用的心理测验及应用方法。
4.能够运用心理测量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解决研究和实践问题。
5.了解心理测量学科的发展趋势。
一、心理与教育测量基础
l.测量的基本要素及不同水平的测量量表
2.心理与教育测量的性质
3.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种类及其功能
4.心理与教育测量工作者的素质要求及道德准则
5.心理与教育测量简史
6.经典测验理论的基本假设
二、心理测量的信度
1.信度定义
2.信度的估计方法
3.提高测量信度的方法
三、心理测量的效度
1.效度定义
2.效度的估计方法
3.提高测量效度的方法
四、测验的项目分析
1.难度定义与估计
2.区分度定义与估计
3.猜测问题与猜测率
4.多重选择题的项目分析
五、心理与教育测验的编制与实施
9
1.编制的基本程序
2.测验实施程序和步骤
六、常模参照测验
1.常模参照测验定义与作用
2.常模与常模团体
3.常模的编制
4.常模参照测验分数的解释与应用
七、目标参照测验
1.标准参照测验定义及应用
2.目标参照测验的信度与效度
3.目标参照测验的项目分析
4.常用标准设定方法
八、测验等值
1.测验等值的基本概念、实质与条件
2.测验等值结果的表示方法
3.测验等值关系计算的基本方法
4.常用测验等值设计方案
九、常用心理测验及应用
1.学绩测验
2.智力测验
3.能力倾向测验
4.创造力测验
5.人格测验
6.态度和品德测验
7.兴趣测验
10
8.心理健康测验
十、测量理论与应用的新发展
1.项目反应理论
2.概化理论
参考书籍:《心理与教育测量》,第四版,戴海琦、张锋主编,暨南
大学出版社
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考查目标】
1.掌握心理与教育统计的基本概念。
2.掌握有关统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并能正确解释统计分析结果。
3.能围绕科学研究的目标,熟练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来处理研究数据,
并分析、解释结果。
一、统计图表
1.数据整理方法
2.次数分布表
3.次数分布图
4.其他类型的统计图表
二、集中量数
1.算术平均数
2.中数
3.众数
4.加权平均数
三、差异量数
1.全距与百分位差
11
2.平均差、方差与标准差
3.标准差的应用
4.差异量数的选用
四、相关系数
1.相关、相关系数与散点图
2.积差相关
3.等级相关
4.质与量相关
5.品质相关
6.相关系数选用与解释
五、概率分布
1.概率的基本概念
2.正态分布
3.二项分布
4.样本分布
六、参数估计
1.点估计、区间估计与标准误
2.总体平均数的估计
3.标准差与方差的区间估计
4.相关系数的区间估计
5.比率及比率差异的区间估计
七、假设检验
1.假设检验的原理
2.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
3.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12
4.方差的差异检验
5.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
6.比率的显著性检验
八、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
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
4.事后检验
九、x2检验
1.x2 检验的原理
2.配合度检验
3.独立性检验
4.同质性检验与数据的合并
5.相关源的分析
十、非参数检验
1.非参数检验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2.两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3.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4.等级方差分析
十一、线性回归
1.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方法
2.回归模型的检验与估计
3.回归方程应用
十二、多变量统计分析
1.多因素方差分析
13
2.多重线性回归
3.因子分析
十三、抽样原理及方法
1.抽样的意义与原则
2.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
3.样本容量的确定
参考书籍:《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第 4 版,张厚粲、徐建平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心理学研究方法
【考查目标】
1.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
2.基本掌握心理学研究方法及常用实验设计。
3.基于常用心理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可以拟开展心理学应用研究
及结果分析,撰写研究报告。
一、基本概念
1.心理学的科学背景
2.心理学研究的思路
二、科学方法
1.一般方法、观察、报告、概念、一起、测量、假设
2.科学方法的目标(描述、预测、解释、应用)
3.科学理论的建构和检验
三、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1.研究前需要思考的伦理问题
2.风险收益比
14
3.知情同意
4 心理学研究中的欺骗
5.解释
6 动物研究
7 心理学研究的报告
8 伦理决策的步骤
四、观察法
1.抽样
2.观察法的分类(直接观察法,间接观察法)
3.行为记录
4.观察数据的分析
5.观察研究的批判性思考
五、调查研究
1.调查研究的使用、特点
2.调查研究的抽样、种类及设计
3.调查问卷
4.关于调查研究的批判性研究
六、独立组设计
1.心理学家为什么要做实验
2.实验研究的逻辑
3.随机组设计
4.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5.确立实验结果的外部效度
6.匹配组设计和自然组设计
七、重复测量设计
15
1.研究者为什么使用重复测量设计
2.重复测量设计的练习效应
3.重复测量设计的数据分析
4.差异转换的问题
八、复合设计
1.复合设计的效应描述
2.复合设计的分析
3.解释交互作用
九、个案研究法和单被试设计
1.个案研究法
2.单被试(小样本)实验设计
十、准实验设计和项目评估
1.真实研究
2.准实验
3.项目评估
十一、数据分析与解释(一):描述数据、置信区间、相关
1.呈现研究结论
2.计算机辅助的数据分析
3.分析样例:均数分析,相关研究
十二、数据分析与解释(二):统计显著性检验与分析
1.虚无假设(零假设,NHST)的显著性检验
2.实验敏感性和统计效力
3.NHST:两均数比较
4.统计显著性和理论及实际意义
5.均数比较的建议
16
6.均数比较的结果报告
7.多重条件的数据分析
8.单因素独立组方差分析
9.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
10.独立组设计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11.复合设计分析中置信区间的左右
12.双因素混合设计的方差分析
13.复合设计的结果报告
十三、心理学的学术交流
1.互联网与心理学研究
2.研究报告的写作指导
3.研究报告的结构
4.口头报告
5.研究计划
参考书籍:《心理学研究方法》,第七版翻译版,第十版英文版,肖
内西等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南京医科大学

添加南京医科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南京医科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医科大学报录比、南京医科大学考研群、南京医科大学学姐微信、南京医科大学考研真题、南京医科大学专业目录、南京医科大学排名、南京医科大学保研、南京医科大学公众号、南京医科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医科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医科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nanjingyikedaxue/cankaoshumu_403848.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