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T41《艺术概论》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发布时间:2021-09-07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T41《艺术概论》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T41《艺术概论》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科目T41《艺术概论》考试大纲及参考书目 正文

一、考核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1.目标
《艺术概论》就是基础性的艺术理论。具体来说,就是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主要是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对于从事艺术行业的科研和创作人员来讲,这是最为基础性的理论基础。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掌握艺术的基础性理论知识,认识到艺术发生、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为艺术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基本要求
要求考上了解艺术分类划分的基本方式,对主要的艺术门类有所了解,了解艺术接受的性质与基本社会环节,以及艺术的审美教育问题。掌握艺术的本质特征,尤其是艺术的认识本质与审美本质,重点掌握艺术发生的几种重要理论,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艺术创作方法与流派,对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特点亦需进行重点把握。
二、考核内容
(一)艺术本质论
1.艺术的社会本质,艺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
2.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
3.艺术的审美本质
(二)艺术门类论
1.艺术门类的划分
2.主要艺术门类(美术、音乐、舞蹈、戏剧)
3.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
(三)艺术发展论
1.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艺术发生的基本过程
2.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艺术发展的自律性与他律性
3.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四)艺术创作论
1.艺术家的主体性
2.艺术创作过程
3.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流派
(五)艺术作品论
1.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2.艺术作品的意蕴、意境与风格
3.艺术美的根源 
(六)艺术接受论
1.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
2.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的过程
3.艺术欣赏的共鸣现象和共同美感
4.艺术的审美教育
二、考查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际允奔湮?20分钟。
三、考试题型
1.试题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多种题型。
2.试题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层次,各层次所占比重约为20%、30%、30%、20%。
3.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识记(约20%)、理解(约50%)和应用(约30%)三个方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同等学力加试
《艺术概论》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T41
科目名称:艺术概论
一、考核的目标与基本要求
1.目标
《艺术概论》就是基础性的艺术理论。具体来说,就是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揭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主要是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对于从事艺术行业的科研和创作人员来讲,这是最为基础性的理论基础。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系统掌握艺术的基础性理论知识,认识到艺术发生、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为艺术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基本要求
要求考上了解艺术分类划分的基本方式,对主要的艺术门类有所了解,了解艺术接受的性质与基本社会环节,以及艺术的审美教育问题。掌握艺术的本质特征,尤其是艺术的认识本质与审美本质,重点掌握艺术发生的几种重要理论,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艺术创作方法与流派,对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特点亦需进行重点把握。
二、考核内容
(一)艺术本质论
1.艺术的社会本质,艺术与社会生产的关系
2.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
3.艺术的审美本质
(二)艺术门类论
1.艺术门类的划分
2.主要艺术门类(美术、音乐、舞蹈、戏剧)
3.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
(三)艺术发展论
1.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艺术发生的基本过程
2.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艺术发展的自律性与他律性
3.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四)艺术创作论
1.艺术家的主体性
2.艺术创作过程
3.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流派
(五)艺术作品论
1.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2.艺术作品的意蕴、意境与风格
3.艺术美的根源 
(六)艺术接受论
1.艺术接受的性质与社会环节
2.艺术接受与艺术欣赏的过程
3.艺术欣赏的共鸣现象和共同美感
4.艺术的审美教育
二、考查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的方式??际允奔湮?20分钟。
三、考试题型
1.试题题型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多种题型。
2.试题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层次,各层次所占比重约为20%、30%、30%、20%。
3.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识记(约20%)、理解(约50%)和应用(约30%)三个方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添加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报录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姐微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真题、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业目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排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保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众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nanjingxinxigongchengdaxue/cankaoshumu_463333.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