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简介

发布时间:2020-05-0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简介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简介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公共管理专业简介 正文

一、学科简介
1.一级学科简介
公共管理是人类活动的社会性需求使然,具有悠久的历史。作为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公共管理学从公共行政学演变而来,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
公共管理是一门研究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活动规律的学科。政府等公共组织及其管理活动是公共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包括组织结构、过程、功能、行为,及其组织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包括:公共组织、公共政策、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非营利组织与第三部门管理、司法行政、政企关系、社会保障、教育行政、土地政策、电子政务等。
公共管理的知识基础是与之相关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公共管理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与社会科学的其他研究领域具有密切的联系,包括管理学其他学科、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公共管理的知识基础,既涉及一般性的管理知识,也与公共活动本身的知识内容有关,比如卫生、社会保障、教育、土地管理等。
本校公共管理一级学科2006年获得授予权,为公共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社会发展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等四个学院所共建,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与评估等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公共管理学科拥有较强的学科基础,拥有结构合理、水平上乘的师资队伍。该学科导师共20人,其中教授15人。导师队伍中的知识结构涵盖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以及土地资源管理与评估等学科。承担国家级自然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课题计18项,各类横向项目计170项左右,总金额计1亿左右。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于推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较大贡献。
2.学科方向简介
本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四个方向,即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
行政管理以管理公共事务的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组织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结构、功能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研究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如组织、决策、沟通、协调、监控、评估等。本方向注重研究当代中国政府的职能与能力问题,研究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以及行政文化研究。
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系统的运行机制,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方式及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研究教育系统、教育制度、教育行政、学校制度、学校组织管理、教育评价等问题。本方向注重对教育学科基础理论研究,注重对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批判吸收和运用,在研究方法上倡导实地研究。
社会保障研究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机制,探索科学的社会保障政策及其实施,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和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增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方向注重研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转型和改革,研究和借鉴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福利政策,对建立失业保障机制,促进就业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土地资源管理以研究人地关系为核心,探索土地资源的特性、区域差异、配置规律等,探讨产权机制、经济机制、政策措施在土地资源利用中的作用规律,研究土地资源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索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与管理技术。本方向注重土地利用的遥感动态监测研究,土地信息系统的开发及其产业化研究以及土地价格研究。

二、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学科培养具备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知识,掌握相关研究方法,能够胜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需要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高级专业工作的能力,并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学科的专业外文资料。

三、质量标准
总体要求:
1.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实践工作的能力;掌握常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能够使用各种常用的计算机软件程序;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2.具有从事本学科理论或实践工作的专业精神、才智、涵养和创新意识;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并能将它迁移到其他工作领域;注重对研究规范和方法的掌握;了解本学科相关的知识产权、研究伦理等方面的知识,并能身体力行;
3.树立法制观念,?;ぶ恫?,尊重他人的劳动权;恪守学术道德规范,严守学术诚信,所有引用和参考都应该注明出处,出于任何目的都不能随意篡改研究数据;
具体要求:
1.完成规定学制,修满规定学分,高质量完成学位论文;
2.到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挂职实习,或参与社会调研活动,时间不少于三个月,并完成实践报告一份;
3.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次数不少于三次;听取高层次学术报告不少于十次;
4.广泛涉猎本学科相关经典文献,研读各二级学科所规定的必读经典书目;
5.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进行交流和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文献资料;
6.坚守学术品格,不从事任何有违学术道德的行为。

四、学制与学分
1.研究生学制三年,在校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学习的时间)最长不超过五年。优秀研究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者,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
2.总学分不少于30个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19个学分。

五、培养方式
1.研究生培养采取指导教师负责与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运用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内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课程学习为基础,通过案例分析、社会调查、方案设计、研究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
2.指导教师采取切实措施,调动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帮助研究生按时制定好个人培养计划,加强研究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训练,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3.积极搭建研究生培养合作平台,推动与国内外著名高校联合培养、学分互认、实地学习、短期交流等项目的开展,建立健全更加开放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4.指导教师培养研究生遵循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发挥对研究生的学科前沿引导、科研方法指导、学术规范教导的作用,又要发挥对研究生思想品德和科学伦理的教育作用。

六、培养环节
1.硕士生入学后二个月内,在导师组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并由导师组审查通过后报学院备案。
2.以课程学习为基础,着重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案例分析、社会调查、方案设计、研究报告等多种方式对学习情况进行考核,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
3.开列公共管理类经典文献目录,并在确定硕士生录取名单后尽早将其发给拟录取的硕士生,提出阅读和考核要求。
4.硕士生应在广泛阅读文献和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的基础上,与实际项目、课题或需解决的问题相结合,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进行开题,开题时间在第三学期。
5.论文工作环节侧重于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科研训练,培养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硕士学位论文实行校内外专家评阅和随机抽检盲审制度,通过后方能进行答辩。
南京师范大学

添加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师范大学报录比、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群、南京师范大学学姐微信、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真题、南京师范大学专业目录、南京师范大学排名、南京师范大学保研、南京师范大学公众号、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nanjingshifandaxue/yanjiushengyuan_270927.html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