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导师:吴宁

发布时间:2021-10-05 编辑:考研派小莉 推荐访问: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导师:吴宁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导师:吴宁内容如下,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敬请收藏本站,或下载我们的考研派APP和考研派微信公众号(里面有非常多的免费考研资源可以领取,有各种考研问题,也可直接加我们网站上的研究生学姐微信,全程免费答疑,助各位考研一臂之力,争取早日考上理想中的研究生院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导师:吴宁 正文

 


姓名: 吴宁 性 别: 女 行政职务 :  
专业技术职务: 教授 办公电话: 025-84892403 导师类别: 博士生导师  
最后学历: 硕士毕业 最后学位: 硕士 最后毕业学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电子邮件: wunee@nuaa.edu.cn      
工作单位: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主学科研究方向:
二级学科名称(主): 通信与信息系统 (招收博、硕士研究生) 学科代码11: 081001
博士生
(1)数字系统理论与技术
(2)电子系统集成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3)片上系统/片上网络研究与设计
(4)信息安全芯片研究与设计
辅学科研究方向:
二级学科名称(辅): 电路与系统 (招收硕士研究生) 学科代码: 080902
硕士生
(1)数字系统设计与计算机应用
(2)系统测控与故障检测
(3)FPGA/嵌入式系统设计
(4)片上系统/片上网络研究与设计

博士生
(1)数字系统理论与技术
(2)电子系统集成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3)片上系统/片上网络研究与设计
(4)信息安全芯片研究与设计
辅学科研究方向:
二级学科名称(辅): 集成电路设计 (招收博、硕士研究生) 学科代码: 0810Z1
硕士生
(1)数字系统设计与计算机应用
(2)系统测控与故障检测
(3)FPGA/嵌入式系统设计
(4)片上系统/片上网络研究与设计

博士生
(1)数字系统理论与技术
(2)电子系统集成与专用集成电路设计
(3)片上系统/片上网络研究与设计
(4)信息安全芯片研究与设计
个人简历(学历、学术经历及社会兼职):
1982/198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信息与系统/通信与电子系统 专业,获 学士/硕士 学位。长期从事数字系统理论与技术、控制与故障检测、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电子系统集成、专用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先后承担了“921”国家重点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国防重点型号等科研课题数十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重大科研项目有:“神舟号”载人飞船热控系统地面模拟试验台(“921”国家重点工程)、 基于全局通信管理的NoC低功耗容错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动态路径分配的低功耗高性能片上网络关键技术研究(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数字系统设计、验证与测试一体化的原理和方法(航空基金)、传感器节点片上系统SoC芯片研究(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飞机液压系统试验台高速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雷达发射、接收组件故障测试系统、基于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电力录波主控系统、同步时钟系统接收
发表学术论文,出版专著情况:
[1] Ning Wu, Yifeng Mu, Fen Ge, “GA-MMAS: an Energy- and Latency-aware Mapping Algorithm for 2D Network-on-Chip”, IA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2012, 39(1), pp109-114. (EI)
[2] Ge Fen, Wu Ning, Qin Xiaolin, Zhang Ying, “Performance- and cost-aware topology generation based on clustering for application-specific network on chip”, IAE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2012, 39(1), pp 88-95. (EI).
[3] Zhang Ying, Wu Ning, Ge Fen, “Adavanced Frequency-Directed Run-Lenth Based Coding Scheme on Test Data Compression For System-on-Chip”,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2012, 29(1): 77-83. (EI)
[4] Zhou Fang, Wu Ning, Zhang Ying, “NoC router power macro-modeling at high level”, Advances in Intelligent and Soft Computing, v141 AISC, pp199-206, 2012. (EI)
[5] Ying Zhang, Ning Wu, Xiazhi Ke, Fen Ge, “A coverage-driven verification platform for evaluating NoC performance and test structure”, Proceedings-26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Information Networking and Applications Workshops, WAINA 2012, pp261-265, 2012. (EI)
[6] 陈鑫,吴宁. 数字锁相环的最优化设计.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12, 44(1):87-92.(EI)
[7] 陈鑫,吴宁. 一种适用于数控锁相环的动态带宽调整算法. 电子与信息学报,2011,33(10):2500-2505.(EI)
[8] 周芳,吴宁,张颖,葛芬. 面向传输延时的片上网络缓冲区分配算法.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1(1):11-15.(EI)
[9] Wu Ning, Zhou Fang, “A Heterogeneous System-level Power Macro-modeling for Network-on-Chip Router”, ASME 2011 International Desig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nferences and Computers and Information in Engineering Conference, IDETC/CIE 2011. Washington, DC,USA. 2011: 47-52. (EI)
[10] 周磊,吴宁,葛芬. 三维拓扑结构功耗和延时性能比较与评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2011,17(11):2366-2372.(EI)
[11] Zhou Lei, Wu Ning, Ge Fen, “3D-Spidergon: 3-D Topology of Delay Optimization for Networks-on-Chip”,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2011, 28(4): 273-278. (EI)
[12] Zhou Lei, Wu Ning, Ge Fen, “A Joint-Coding Scheme With Crosstalk Avoidance”, ASME 2011 International Design Engineering Technical Conferences and Computers and Information in Engineering Conference, IDETC/CIE 2011, Washington, DC,USA. 2011: 53-58. (EI)
[13] Zhou Lei, Wu Ning, “A 3-Dimension Topology Generation Approach for Networks-on-Chip”,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Service System, CSSS 2011. 2011: 955-958. (EI)
[14] 段振华, 吴宁, 朱吉. 无线多媒体环境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1.2.
[15] Ge Fen, Wu Ning, “Genetic Algorithm Based Mapping and Routing Approach for Network on Chip Architectures”, Chinese of Journal Electronics, 2010, 19(1): 91-96. (SCI)
[16] 葛芬,吴宁. 面向特定应用的片上网络低能耗拓扑生成方法.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0,32(8):1754-1759.(EI)
[17] Ge Fen, Wu Ning, “Simulatio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Network on Chip Architectures”,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 2010.27(4):326-332. (EI)
[18] 毛飞, 吴宁. 伪随机屏蔽二进序列偶.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0.3, pp. 441-444. (EI)
[19] Zhang Ying, Wu Ning, Wan Yu Peng, Ge Fen, Zhou Fang, “Fault-tolerant Schemes for NoC with a Network Monitor”, The 10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ISCIT),Oct. 26 - 29, 2010, Tokyo, Japan. (EI)
[20] Zhang Ying, Wu Ning, Ge Fen, “Test Data Compression for System-on-Chip Using Advanced Frequency-Directed Run-Length (AFDR) Codes”,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Application (ICFIEA 2010), December 17-18, 2010, Shenzhen, China. (EI)
[21] 万玉鹏,吴宁. 基于自适应算法的NoC路由单元的系统级设计.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10,5:42-49.
[22] 罗丹, 吴宁. 基于OCP接口的片上网络性能评估平台. 中国集成电路, 2010.8:46-50.
[23] 毛飞,吴宁. 伪随机屏蔽二进阵列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9 ,41(4): 516-519.(EI)
[24] Wu Ning, Ge Fen, Dingshuai, “A Judgment Approach for Forward Link Load Based on Virtual Channels”, Proceedings of the World Congress on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2009, WCECS 2009, San Francisco, USA, Oct. 20-22, pp.191-194.(EI)
[25] Wu Ning, Ge Fen, Wu Fei, “Design of a GALS Wrapper for Network on Chip”, Proceedings of 2009 World Congress on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SIE 2009), Los Angeles, USA, March 31-April 2, 2009, pp.592-595. (EI)
[26] Ge Fen, Wu Ning, Wan Yupeng, “A Network Monitor based Dynamic Routing Scheme for Network on Chip”, Proceedings of IEEE PrimeAsia, Shanghai, China, Nov. 2009, pp.133-136.(EI)
[27] Wu Ning, Ge Fen, Wang Qi, “Simulation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Network on Chip Architectures Using OPNET”, Proceedings of IEEE ASICON 2007, Shanghai, October, 2007. (EI)
[28] 丁帅,吴宁,葛芬,王祺. 片上网络路由单元的系统级建模研究.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9,26(1):93-96.
[29] 洪佳洁,吴宁. 片上网络GALS接口设计. 中国集成电路,2009,6(18):35-38.
[30] 吴宁,潘小龙,虞皆侠. 高精度GPS同步时钟的研究与实现.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8,32(10) :61-65. (EI)
[31]毛飞,吴宁,周正. 最佳三元序列偶理论研究.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8,30(11) :2622-2625. (EI)
[32] 毛飞,吴宁,周正. 新型最佳周期循环相关阵列信号理论研究. 吉林大学学报,2008,26(6) :558-565.(EI)
[33] 葛芬,吴宁. 功耗优化的片上网络协同映射. 应用科学学报,2008,26(6):606-612. (EI)
[34] Ge Fen, Wu Ning, “A Minimum-Path Mapping Algorithm for 2D Mesh Network on Chip Architecture”, Proceedings of IEEE APCCAS 2008, Macao, 2008. (EI)
[35] 吴宁,葛芬.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用开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仪器仪表学报,2007,28(8):1486-1491. (EI)
[36] Ge Fen, Wu Ning, Wang Qi, “Simulation an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for Network on Chip Design Using OPNET”, Proceedings of IEEE TENCON 2007, Taipei, October 30-November 2, 2007. (EI)
[37] 葛芬,吴宁. 基于多种技术的Word设计文档自动生成平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36(2):263-266. (EI)
[38] 颜建峰,吴宁. 基于PCI总线的DMA高速数据传输系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36(5):858-861. (EI)
[39] 葛芬,吴宁. 基于AOV图及二叉树的梯形图与指令表互换算法.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6,38(6):754-758. (EI)
[40] Ge Fen, Wu Ning, “A Transformation Algorithm of Ladder Diagram into Instruction List Based on AOV Digraph and Binary Tree”, Proceedings of IEEE TENCON 2006, Hong Kong, November 2006. (EI)
[41] 吴宁,段惠明,等. 电网监测系统中数据网关的实现.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2,26(24):53-56.(EI)
[42] 吴宁,易湘嵘. 变电站安全操作监控系统. 数据采集与处理, 2001,16(3):384-387. (EI)
[43] 吴宁,张兴敢. 基于组合逻辑的复模准浮点计算方法. 航空电子技术,2000,(2):13-16.
 
科研成果获奖及专利:
(1)数字系统设计、验证、测试一体化技术研究,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
(2)数字系统设计、验证、测试一体化技术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四等奖
(3)液体冷却回路模拟实验装置的研究,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4)电网故障信息处理及控制系统,江西省电力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西省科技成果鉴定

(1)一种将梯形图转换为指令表程序及解释执行的方法与系统(授权,公告日:2010,07.28)
(2)一种应用于片上网络的动态路径分配方法(公开,公告日:2011.08.10)
(3)应用于ZigBee协议的加解密电路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公开,公告日:2012,05.09)
(4)一种将飞行规则转换成便于计算机执行的指令码的方法(公开,公告日:2012.06.13)
(5)一种飞行员飞行品质自动评估实现方法(公开,公告日:2012.06.27)
(6)一种飞行操纵品质评估系统及其方法(公开,公告日:2012.06.27)
(7)应用于ZigBee协议安全机制的电路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公开,公告日:2012.09.12)
(8)应用于ZigBee协议的安全协处理器的电路结构及其控制方法(公开,公告日:2012.09.12)
(9)应用于片上网络的系统级传输延时模型的建立方法(公开,公告日:2012.09.26)
(10)一种应用于片上网络的二维Mesh双缓冲容错路由单元(申请)
(11)一种嵌入式高精度网络时间服务器系统(申请)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主持的主要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全局通信管理的NoC低功耗容错机制研究”
(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动态路径分配的低功耗高性能片上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3)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传感器节点片上系统SoC芯片研究”
(4)江苏省产学研前瞻性联合创新基金,“基于演化技术的AES加密协处理器研究与SoC原型设计”

(1)嵌入式军用手持终端
(2)**型飞机液压系统试验台数据采集、监控系统
(3)**型飞机燃油系统试验台数据采集、监控系统
(4)神舟号载人飞船液体冷却回路模拟试验装置的研究
(5)卫星热控系统自动化设计平台研究
(6)**型雷达发射、接收组件故障测试系统
(7)基于Linux平台的天气雷达实时终端显控系统
(8)嵌入式电力故障录波系统
(9)基于嵌入式TCP/IP协议栈的电力录波主控系统
(10)电网故障信息集成与控制系统
(11)水电自动化监控系统
(12)地铁信号系统组态软件
(13)基于边界扫描技术的测试系统
(14)A320飞机飞行员飞行品质评估系统软件
(15)南京地铁一号线PIS系统改造
(16)卫星热控材料基础数据库
(17)同步时钟系统接收与时钟单元
(18)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嵌入式网路时间服务单元
(19)基于FPGA的大流量数据识别与分流系统
(20)双网融合的多媒体传感网络系统设计
(21)基于传感器节点芯片的Zigbee协议与AES算法研究与设计
(22)网络分析仪中基于PCIE的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23)B737飞机飞行员飞行品质评估系统软件
指导研究生情况:

毕业生去向有:高校,研究所,IBM,爱立信,Marvell,摩托罗拉,威盛,联发科,华为,中兴等
备注:

招收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以上老师的信息来源于学校网站,如有更新或错误,请联系我们进行更新或删除,联系方式

添加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姐微信,或微信搜索公众号“考研派小站”,关注[考研派小站]微信公众号,在考研派小站微信号输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分数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报录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群、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姐微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真题、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目录、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保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众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招生)]即可在手机上查看相对应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信息或资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考研公众号 考研派小站公众号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本文来源:http://www.abikesmart.com.cn/nanjinghangkonghangtian/daoshi_473561.html

推荐阅读